|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兵马司胡同中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2022-12-13 13:4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文鼎|来自: 筑城通鉴

摘要: 兵马司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地区东北部,为东西走向,旧时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763米,均宽5米。图片明代因负责治安的西城兵马司衙署在此,故称西城兵马司,亦称兵马司胡同。1965年将沙井胡同 ...

兵马司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地区东北部,为东西走向,旧时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763米,均宽5米。

明代因负责治安的西城兵马司衙署在此,故称西城兵马司,亦称兵马司胡同。1965年将沙井胡同、小褡裢胡同并入,定名兵马司胡同。

“兵马司制”起源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元大都设置南、北二兵马司,“掌捕盗贼羁押案犯事宜”,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由兵马司都指挥使管辖。明代北京内城设置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每城各设正、副指挥,负责治安捕盗。清同明制,兵马司并不掌兵,品秩极低,只负责京城辑盗、防火、道路等相关事宜。

今日北京旧城街巷胡同名称中,除西城区的兵马司胡同外,与兵马司有关的胡同仍存北兵马司胡同与前(后)兵马街。北兵马司胡同为明代北城兵马司所在地,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交道口南大街与南锣鼓巷之间;兵马街因明代南城兵马司在此而得名,清代分为前、中、后街,位于原宣武区东南部。

兵马司胡同通至太平桥大街的西段拆除前后

今日兵马司胡同仅存旧时胡同的东半部,西半部已湮没于一片拆迁后围成的空地中,今胡同西端终止于空地的东围墙,不再通至太平桥大街,南侧西城区财政局及北侧中国法学会两单位的多层办公楼及围墙构成靠近西端的消极胡同界面。在西城区财政局东侧有一南北走向的支巷通至丰盛胡同。

此支巷与兵马司胡同交叉路口东北角的倒座房仅存一道开有高窗的南墙,墙内为仍有住户居住的杂院,院门开向西侧。此院以东为兵马司胡同中仅存的一片较连续、完整的四合院平房区域,一些房屋经过重新修葺。除此之外,胡同南北两侧不同单位的大院及家属院将胡同原有界面拆分为零星片段。

胡同南侧自东向西被兵马司胡同6号院、中直礼堂、国家档案局、西城区财政局等单位占据,四合院门楼所剩无几。胡同北侧留存四合院门楼相对多些,中间也被分列东西的兵马司胡同15号院及兵马司胡同19号院的多层建筑所打断。

胡同北侧自西向东分布南玉带胡同、小院胡同、朱苇箔胡同三条南北走向胡同的开口。

胡同东口西北侧正在拆迁改造,仅存沿街一座二至三层砖楼。

从胡同东口走进胡同,可见南北两侧分布着几间店铺,包括餐馆、美发店、食品店在内的小型商业业态从繁华的西四南大街渗透进来。

兵马司胡同东口开向繁华的西四南大街

兵马司胡同中留存的几座四合院门楼大多都在修缮时被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多数安装了金属防盗门,有的粉饰一新后却失去原有韵味,也有将传统建筑元素堆砌、拼凑而成的新建门楼。

修缮前的兵马司胡同17号(2012年)

位于胡同中部北侧的兵马司胡同17号的蛮子门是整条胡同中留存的型制等级最高的门楼。

2015年6月18日初次造访兵马司胡同时,此门楼前围着黑色纱网的施工围挡,可见门楼额枋下两侧的一对雕有卷叶纹样的木制雀替,由此推测这座蛮子门或许是由原先更高型制的金柱大门或广亮大门改造而成。清水脊的屋面堆着枯黄的杂草与藤蔓,对开的红色门扇上了锁,右侧门扇上有一扇紧闭的小门,左侧门扇上挂块牌子,上面竖书:“王卓然故居,一八九三——一九七五,张学良书”等字。

此院为王卓然故居当有十之八九的可信度,但字迹由张学良书写一事却有些经不起推敲,令人难以置信,或为现房屋主人杜撰用以规避拆迁。

王卓然(1893-1975)为辽宁抚顺人;1919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两年后毕业,返回奉天(今沈阳)任省教育厅视学;1923年获政府资助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1928年返回奉天,被刚主政的张学良聘任为东北大学教授、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咨议,并兼做张学良子女的家庭教师,自此成为张学良的得力助手。

2017年9月5日再来兵马司胡同时,此蛮子门已修缮一新,两侧戗檐增加崭新的砖雕装饰,额枋处施以牡丹花等图案的彩画,原先的一对木制雀替已消失,门中槛上增加四个写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门簪,红色镶金边的对开门扇依然上着锁,右侧门扇上仍为一扇紧闭的小门,原先左侧门扇上写有“王卓然故居”等字样的牌子不见了,自此这座院落的历史变得鲜为人知。

一座如意门尽管原屋顶及象鼻枭已损毁,屋瓦已被波纹板取代,外侧简陋单薄的防盗门已显得陈旧,但门楼墙身虚实比例没变,嵌入防盗门的一对方门墩及门前被水泥加固的整石台阶仍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而另一座修葺一新的如意门由于缺少了两侧象鼻枭,也缺失了如意门原有的灵动。

两座西式门楼虽然增加了防盗门,其砖砌叠涩线脚及弧形门楣拱券却依然保持原有风貌。

一座由须弥座墙基、门簪、戗檐砖雕、门楣栏板砖雕、垂花门花罩等拼凑而成的大尺度门楼为当代“草创”风格。几座包括小门楼在内的随墙门却基本维持原汁原味的特征。

时隔两年,14号院和27号院的小门楼显露出时光冲刷的印痕。

如果没有兵马司胡同15号(原兵马司胡同9号),如今被现代建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兵马司胡同只是一条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的胡同;正是由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的存在,使兵马司胡同成为一条依然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寻常胡同。

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前身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矿务司的地质科,再早则是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的地质科。1913年9月由丁文江在丰盛胡同3号创办地质研究所,1916年地质研究所迁入兵马司胡同9号院(今15号院),并更名地质调查所。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丁文江、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章鸿钊、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地质学博士翁文灏等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先后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

中国地质调查所创办人、所长丁文江

中国地质调查所是我国早期地质研究的大本营,是二十世纪初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科学研究机构,被蔡元培先生赞誉为“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地质调查所成立后,迅速成为地质学家聚集之地,当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的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常来此从事研究工作并参加学术活动。1920年地质调查所陈列馆馆长安特生(J.G.Andersson 瑞典人)发现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1929年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裴文中发现震惊中外的“北京人”头盖骨。兵马司胡同9号在中国科学史中被誉为“科学圣地”。

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旧照

如今,兵马司胡同9号已变更为15号,院落占地4亩,共有房屋264间,建筑面积3517平方米,已沦为几十户居民居住的大杂院和库房。值得庆幸的是,三座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式建筑留存至今。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总平面图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模型

正对院门坐北朝南的南楼为最先建成的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建于1922年,由时任所长丁文江与章鸿钊、翁文灏会同农商部矿政司司长邢端发起募捐兴建,由德国雷虎工程司设计并承建。

位于院落西侧的西楼为地质调查所办公楼,建于1928年,由时任所长翁文灏带着王恒升到各矿厂募捐集资建造,这座德国样式的二层坡顶砖楼由中国到西方学习建筑的第一人贝寿同先生设计,贝寿同先生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祖叔,其留存建筑作品较罕见。

位于院落最北侧的北楼是沁园燃料研究室,建于1930年,由丁文江和翁文灏的好友金绍基捐建,金绍基以其父金焘的字“沁园”命名这座三层楼房。

2015年6月初来兵马司胡同时,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的院门还在维修施工中。2017年9月再来兵马司胡同时,此处已矗立起一座西式线脚与中式撇山影壁相结合的牌楼式大门。

大门正中的红色牌匾书写“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八个金字,门右侧靠墙树立一块刻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旧址,北京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一年六月十三日公布,北京市文物局二零一二年六月立”等字的石碑,胡同中的匆匆过客也不禁会回眸向院内投去好奇的一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2:48 , Processed in 1.0906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