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下的河道就是大名鼎鼎的龙须沟。因为地处明代的天地坛和山川坛的后坛墙外,所以明代那时称为"郊坛后河"。 清代时,人们传说北京的中轴线建筑像是一条龙,前门是龙头犄角,天桥是龙鼻子,桥下两边的河道是龙须,就把“郊坛后河”改称"龙须沟"。 龙须沟原是古代北京湾永定河三角洲冲积扇上,遗留在古高粱河故道下游中的一道低洼地,斜贯北京外城的西北到东南方向。 金中都建立在西边的蓟丘高地上,元大都建立在北边高地上。龙须沟一带就是这两个都城的九河下稍,一直是雨季洪水的排泄河道。 在金元两代,曾三次利用古永定河故道引水,作为城市用水和运河漕运用水。多余的引水量,也同样排泄入龙须沟。 第一次在金代,据《金史.河渠志》记载:“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在石景山北侧的麻峪建金口闸,开金口河,在金中都城会城门东侧流入金中都北护城河。然后从光泰门东侧(现在的旧帘子胡同和新壁街)流向正东远方,这条河道称为“金口河”以及“金闸河”,也就是后来的通惠河。 第二次:到了元代在水利专家郭守敬的主持下,于1262年开始了重开金口闸的努力。利用金口河上游的一段河道,再拐向东北,修了一条“运石大河”,通向古高粱河故道进入元大都西护城河。作为修筑大都城运送西山木石和补充漕运水量。 至元二十八年(1291)郭守敬建议疏凿通惠河时就指出“改引浑水溉田,于旧闸河踪迹导清水”(《元史·河渠志》)。多余的水量,在元大都城南的护城河上(现在的西长安街南侧)有泄水沟“西沟”和“东沟”。西沟流经现在的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进入旧金中都北护城河到东护城河。东沟流经现在的北新华街和南新华街。两沟汇合后,在虎坊桥的东南方向至陶然亭湖附近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季节性湖泊(野凫潭、黑窑厂洼、黑龙潭、下洼子、香厂苇塘、大小川淀等等),然后向东经天桥地区至金鱼池、红桥流向下游。这条河在天桥东西的两段就是后来的龙须沟。 第三次引金口河水时,下游一段在金中都城护城河东北角(原称翠花湾)改向东南斜行,途径三里河、金鱼池和龙潭湖流入萧太后河。这一段称为“金口新河”,也就是后来的三里河以及龙须沟的下游河道。 因为卢沟河水含沙量大,在旱季淤积堵塞水闸和渠道;在雨季水势太大,激流汹涌,无法控制。每次从卢沟河引水,几年或十几年后最终只能以封闸废弃金口河告终。 虽然金口河的上游废弃干涸了,但是它在元大都护城河下游的河道:金闸河(通惠河)、金口新河(三里河)以及西沟(大明濠)、东沟(龙须沟)却以漕运、泄洪与城市排水排污等等不同的方式,继续发挥着作用。 据目前已知最早的北京地方志书,元代熊梦祥的著作《析津志·河渠桥梁》记载:丽正门南有三桥,“此水是金口铜闸水,今涸矣”。就是指的这三次金口河引水渠不同故道上的桥:当时的金口河桥被称呼为一桥,当时的金口新河桥被称呼为二桥,当时的天桥被称呼为三桥。 明代以及清代中期以前,龙须沟的上游在位于先农坛(祈谷坛)西北角的湖泊“野凫潭”一带。吳长元著《宸垣识略》记:“野凫潭在祈谷坛西北,积水十余顷,四时不竭,每旦有野凫游泳其间,因名之。 康熙年间翰林院編修查慎行诗: 潭潭积潦浸城隈, 不长菰蒲长水菭。 我梦江湖归未得, 野凫何事却飞来。” 到乾隆年间,朝廷为了解决南城的排水问题,疏浚了龙须沟河道,降低了野凫潭湖面的水位和面积。剩下的湖洼被称为“下洼子”。 那时下洼子湖泊西北不远处就是虎坊桥,虎坊桥下的的河道名叫“东沟”,原来是从宣武门东水关内化石桥下流出来的,汇入南护城河水后,又流经琉璃厂、庄家桥、梁家园到虎坊桥。在旱季,虎坊桥以下东沟水向西南流入原金中都的东护城河后流到黑龙潭。 在雨季时,因为原金中都东护城河的“潘家河沿”一段河道淤积堵塞排水不畅,虎坊桥这一段河道内的河水在雨季溢出改道,向东南汇入到下洼子湖泊之中。这样就又把龙须沟的源头延长到宣武门东的护城河以上。 我们从1861年(咸丰11年绘制)的《北京全图》和1865年(同治四年)绘制的《北京地里全图》上都可以看到龙须沟这条河的大致水系。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天咫偶闻》就记有;“宿雨初霁,踏青至天桥。登酒楼小饮,樨柳清波,漪空皱绿。渺渺余怀,如在江南村店矣。” 据北京市志记载:龙须沟流经“虎坊桥,曲折东下,经永安桥、天桥、红桥,经天坛北,复南折至永定门畔之(东)护城河,长约一万九千余尺。” 龙须沟在金鱼池一带还接纳了一条支流,就是从前门正阳桥东溢出的泄水河三里河。孙承泽著《天府广记》载:“正统时因修城濠,作坝蓄水,虑恐雨多水溢,故于正阳门东南低洼处开通濠口,以泄其水,始有三里河名。” 三里河流经的其实是金口新河的故道。从正阳桥东南流出,途径打磨厂、长巷头条、小桥,穿过芦草园,过三里河桥到金鱼池附近汇入龙须沟。 公元1909年(宣统年间),随着天桥市场的酒楼饭铺以及周边居民增多,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这条河就开始变质了。 根据《北京市工商界联合会会员录统计》资料,在清末民初时,龙须沟沿岸,天桥以西的香厂、蜡烛芯胡同、永安桥、阡儿胡同等开设了41个洗染皮毛的小作坊。天桥以东的半壁街、苏家坡和东大市也开设了81个洗染皮毛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随便往龙须沟里排放污水,又由于龙须沟沿岸居民任意往龙须沟旁倾倒垃圾,致使龙须沟变脏变臭。夏天蚊蝇乱飞,臭水到处流。 进入民国以后,整条河都成了臭水沟,河道两旁垃圾成堆,每至夏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 民国三年(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当年,就计划以新华门为起点修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北与总统府(中南海)相连,南可直达厂甸、虎坊桥,既方便交通,又促进了琉璃厂厂甸经济。当时把化石桥到虎坊桥下的河道东沟改成了暗沟,盖板上修建了南新华街。 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天桥以西的香厂新市区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发展,民国政府开始投资整治龙须沟西段。《北京市志稿建置志》记:龙须沟“年久失修,其雍塞淹积较大……亟宜修理。”但是,限于经费不足,所以只将天桥以西“邻近商场,餐馆林立,距城南公园尤近,于交通卫生均有关系……香厂以南,城南公园以北之龙须沟,计西自永安桥起东至仁寿寺之南止一段,先行掏挖,改砌暗沟。” 民国十六年(1927年)年底,营造局制订的民国十七年(1928年)市政建设工程计划,其中包括:虎坊桥 至龙潭湖明渠改暗沟工程 及暗沟上修筑道路工程。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下旬,虎坊桥至龙潭湖明渠改暗沟工程开工,十月底因材料问题暂停施工。翌年( 1929年)春季继续施工,五月底,因为天桥以东需要拆迁民房较多,(工程资金难以为继,)暗沟修至天桥以东(天桥东一巷东口)为止,就此报竣。所以,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的《最新北平全市详图》上,天桥西边河道已成大马路,天桥东一巷以东的龙须沟下游还是明沟。 施工期间,拆除天桥上部 结构,暗沟穿过天桥桥孔 ,天桥的下部结构埋于地 下,暗沟上面修筑道路。 虎坊桥至太平桥南街北口,命名虎坊路。太平桥南 街北口至西经路命名永安 路。永安路以东至天桥命 名天桥西沟旁大街。 剩下没有盖板的龙须沟下游两岸是北京早期时代一个"移民"区。这里主要当时居住了很多从外地不远万里逃荒来的,也有一些本地的贫困居民。龙须沟的下游逐渐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沟,市政当局无钱治理,成为三不管地界。当时流浪的穷人都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民国营造局整治龙须沟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的商务区。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而东南仍为明沟,垃圾遍地,散发着恶臭。这里当时是一片"肮脏之地"。工程史料记载,龙须沟下游一带的地质很差,地层是由垃圾脏土垫起来,5米以下才见原始地面。那条臭水沟越来越淤塞满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了解到天桥东侧的龙须沟淤塞严重,垃圾遍地,臭水溢出,民不聊生的景象。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卫生环境,立即安排在次年就对龙须沟下游进行整治,开启了对龙须沟的彻底治理。 1950年5月16日,龙须沟治理工程正式启动。治理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从5月16日开始到7月31日结束,主要是修建永定门内大街、东晓市大街、金鱼池大街和北坛根四条下水道干管。二期工程从10月12日开始到11月22日结束,主要是修建红桥至南护城河的下水道干管。这两期工程共完成新建干支管下水道9380.7米,疏浚明沟199米,填平旧暗沟土方11820立方米。 除了修建下水管道,党和政府还在龙须沟地区展开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修建沥青马路,开通电车,装上路灯,并安装自来水供水设施。到1950年底,龙须沟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须沟治理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龙须沟工程的概算占到了当时全市卫生工程局全年预算的近1/5,可见当年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1950 年11月22 日,龙须沟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共计完成新建干支管下水道9380.7 米, 疏浚明沟199米,填平旧暗沟土方11820 立方米。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命名为天坛路,彻底掩盖了龙须沟昔日的肮脏模样。但是龙须沟从此就失踪了。 北京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电影,记录了这段历史变迁。 一条臭水沟本来无从出名,但大作家老舍先生大笔一挥,创作了话剧《龙须沟》,不但成为戏剧经典,而且使龙须沟声名远播,京城内外无人不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3:54 , Processed in 1.07849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