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台区档案馆馆藏声像档案中,有一组十分珍贵的照片,反映了1958年首都各界热烈欢迎志愿军归国的热烈场景。照片中的鲜花、笑脸、舞动的彩旗,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回到60多年前…… 1958年7月21日,群众迎接志愿军进入丰台西站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不久,美国就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帮助韩国为由对朝鲜宣战,并别有用心地将战火一直燃烧到我国的鸭绿江边。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奋战,中朝军队终于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1953年7月,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然而,“联合国军”在停战后却迟迟不肯撤离朝鲜,并不断制造摩擦、滋生事端。直到三四年后,朝鲜的停战局面才日趋稳定。1958 年初,中朝两国经协商后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完成神圣的和平使命,25万官兵分别于3月15日到4月25日、7月11日到8月14日、9月25日到10月26日分三个批次从朝鲜撤军,全部返回祖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侵略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信,巩固了新中国的根基,也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一座镌刻着伟大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而用血肉之躯铸造这座丰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则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成为备受崇敬的英雄。因此,在整个撤军期间,每批志愿军回国,从迈进国门的第一站丹东开始,就能感受到祖国六亿五千万人民的深情厚谊:铁路沿线的十几个省市、几千里路途,都是彩旗飘飘,歌声飞扬,逢站必庆,热烈相迎。其中,位于北京西南的丰台西站因其特殊的军事功能,成为志愿军途经北京的唯一停靠站,丰台各界群众代表首都人民热烈欢迎英雄凯旋。周恩来总理亲自率领三总部和国防部的领导,到丰台站欢迎胜利归国的志愿军将士,表达党和国家对人民子弟兵的亲切关怀和慰问。 据丰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从1958年3月29日至10月 23日,丰台火车站共接待了一百多列志愿军专列,火车途经丰台时要停留三至五个小时进行休整,借此时机,丰台区组织欢迎与慰问活动。 志愿军归国前夕,北京市委、市人委和丰台区委、区人委高度重视欢迎志愿军的工作,专门成立了“欢迎志愿军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并向参加单位和集体下发了《欢迎志愿军队伍应注意事项》,丰台区人民委员会供应站也拟定了专项计划,对欢迎志愿军活动的安全保卫、迎接欢送、招待服务等各个环节都作了周密部署。 欢迎志愿军归国的主要方式是举行欢迎会、演出文艺节目和招待官兵吃饭。此外,更为贴心的是在站前广场上,丰台区专门组织供销社和新华书店开设了临时售货点和卖书摊,方便志愿军官兵下车后购买日用品和书籍。为激发欢迎群众对志愿军的情感,很多学校事前给学生宣讲志愿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英雄事迹。所有参加活动的单位都组织人员学习了朝鲜舞(因为志愿军大多都会跳)和欢迎、欢送的歌曲。不少学生听到自己将要参加欢迎志愿军的活动后激动不已,连夜赶排节目。在听到火车即将进站的通知时,参加活动的党政军群负责人和数百名群众马上到指定地点集合。欢迎群众由中直机关、国家机关、市级机关和丰台区的机关干部及大、中学生组成,很多单位的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亲自带队前往。当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响起时,站台上瞬间锣鼓齐鸣,掌声雷动,从战场上凯旋的志愿军将士在首都人民的欢呼声中,踏上心中的圣地——北京。 欢迎群众情绪激动,都想向“最可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深深敬意,都愿意为英雄们做些什么。志愿军下车后往往被欢迎的人群包围,握手、拥抱,一遍又一遍,不少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从站台出来后,有的群众带着志愿军去洗漱,有的端茶送水周到服务,有的问长问短亲切交谈,广场上被亲人久别重逢的氛围包围着。雨天、冷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和志愿军推让雨衣、雨伞和棉衣,见到有的战士手伤未好,群众就抢着帮他洗脸,战士们很受感动。 1958年7月21日,丰台西站的欢迎群众为志愿军打洗脸水 在欢迎大会上,志愿军战士代表和首都人民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少先队员代表的献词最受欢迎,每当讲到想念志愿军叔叔的情景和首都少先队员决心的时候,都会得到志愿军官兵的热烈掌声,很多志愿军战士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文艺节目的演出,更是丰富多彩。在临时搭建的戏台上,京剧、评剧、杂技、歌舞、曲艺等各界著名演员都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一位演员都为自己能参加演出而自豪,他们努力把最好的状态呈献给志愿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的儿子、19岁就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的京剧演员李小春,曾不分昼夜连续演出七场;青年演员张鸣宇在一次演出中就打了四十多个璇子。戏曲学校学员们的表现更为活跃:他们演完节目后,有的还在广场上为休息的志愿军表演打璇子、翻跟头,有的表演其他节目,有的演员甚至连妆都没有卸就和志愿军跳起舞来。不仅如此,他们还充分发挥文艺特长,每当志愿军专列将要进站时,就和音乐组的同志敲锣打鼓欢迎,演完之后还参加欢送仪式。 1958年7月21日,在丰台西站为志愿军表演节目的群众 欢迎工作除表演节目之外,重头戏是保障成百上千的志愿军官兵吃一顿可口的饭菜。据档案资料显示,招待饭分为大灶、中灶和小灶,标准各不相同。在当年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丰台区积极筹备了大量新鲜的肉、菜、蛋与大米、白面、水果、茶叶等,并想尽办法做出多种花样,让官兵们吃得好、吃得饱。志愿军官兵十分感动,有的同志甚至连饭还有没吃完就专门找到炊事员道谢,并称赞:“你们做的饭真好吃,既保质保量又有北京风味。”对于各次列车上的病号,办公室派负责干部带领医生、护士拿着慰问信和水果、点心等到车厢上逐一进行巡诊、慰问,一旦发现重病号,马上安排送往当地条件较好的医院住院治疗。 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周到服务让志愿军官兵十分感动,离别时不少人热泪满面。上车后,战士们纷纷打开窗户高呼:“感谢首都人民招待!”“永远做祖国好儿女!”有的部队在火车一开出丰台站就开始讨论:“首都人民为什么这么热爱我们?”战士们说:“为了报答祖国人民的爱戴,一定进一步学好本领,随时等待祖国召唤。”据当年驻丰台火车站的军代表反馈,某部战士回驻地后打靶,获得了“完全优胜”的成绩。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丰台区档案馆馆藏的一组照片中,依然能看到当年首都人民热烈欢迎志愿军归国的动人场面,其中一张照片上有清晰可见的几个大字——“英雄们,首都人民欢迎你!” 节选自:《北京档案》 作者:吕萍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9 , Processed in 1.08958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