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桥新明大戏院传

2023-4-9 18:05| 发布者: weiwei |来自: 古城历史地理

摘要: 1912年,民国成立后,朱启钤出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在1912年到1916年的短暂任期内,朱启钤大刀阔斧地推进他的构想:改建正阳门;打通南北长街、南北池子、景山前街;开辟改造社稷坛为中央公园;开辟先 ...

1912年,民国成立后,朱启钤出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在1912年到1916年的短暂任期内,朱启钤大刀阔斧地推进他的构想:改建正阳门;打通南北长街、南北池子、景山前街;开辟改造社稷坛为中央公园;开辟先农坛为城南公园等。其中,规划并建设“香厂新市区”就是他在任内主持的重大项目。

1914年开始,朱启钤在北京天桥地区香厂一带按照当时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进行了城市规划。当时不仅开辟出多条新马路,还聘请外国建筑师设计并建筑了很多西式楼房。短短几年内,这里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新市区”建设中,先后开辟了十四条马路,将土地投标承租,一时租地盖房者甚为踊跃。

那时开始开始建设的新明戏院、东方饭店、仁民医院、以及新世界游艺场和城南游艺园都是“新市区”(1914-1918)规划建设的产物。
蒲殿俊先生联合其他股东一起,在香厂新市区投资建设了新明戏厅,后来又叫新明戏院、新明剧场、新明大戏院和新明影戏院。戏院的地址就在北京新市区东西向的香厂路北侧,在南北向的板章路和仁寿路之间。

新明戏院于1919年1月24日开业,它是京城第一座自称为“戏院”的剧场。新明戏院为二层砖木结构的建筑,从大门进去就是观众席,座位分成包厢、池座、廊座三种,楼上楼下可容纳观众百余人。

开业之初,新明大戏院以京剧为主。最令人感到新鲜的是,在京城首推购票入场、对号入座的先河。当时戏院在报上刊登声明:“本场对号入座,各有定位,原为尊重惠顾诸君人格起见,以免先后凌乱,彼此争执。特此郑重声明。”

当时新明戏院最重要的投资股东,是国会众议院议员蒲殿俊。这位议员可是位中国历史上响铛铛的人物: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成功时,蒲殿俊任四川军政府都督,此后出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次长、北京市政公所督办等职。

1922年蒲殿俊、陈大悲等人还在北京南城的南横街创建中国第一所话剧学校“人艺戏剧专门学校”。蒲殿俊任校长,陈大悲任教务主任,鲁迅、周作人、梁启超、汪优游等为校董。

为引导学生重视舞台实践,学校先后举行过12次公演,演出熊佛西的《新闻记者》,胡适的《终身大事》,陈大悲的《幽兰女士》、《良心》、《英雄与美人》,蒲殿俊的《道义之交》等剧。

其中1923年5月,该校在蒲殿俊出资建造的北京新明剧场作首次实习公演,演出 5幕话剧《英雄与美人》,由女生吴瑞燕饰演女主角土娼,在北京开创了男女同台合演戏剧的第一例。

因是投资股东的关系,蒲殿俊在新明大戏院主要上演京剧的同时,在空隙时穿插上演一些新型话剧,演员均是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学生。剧目角色是男女合演,在那个时代,开创了男女同台演出的风气之先。演出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此举在当时虽有悖旧制,但由于蒲殿俊的众议院议员身份,警察当局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了。

开业没多久,新明大戏院便迎来了它的兴盛。姚佩兰、王毓楼组织喜群社众多名角儿在新明大戏院演出。

1919年的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新明戏院演出了轰动京城的应节戏:《天河配》。该剧由梅兰芳扮演织女,姜妙香扮演牛郎,程砚秋、芙蓉草、刘凤林、小凤凰等人扮演八个仙女,李连仲扮演牛郎的哥哥,张文斌扮演嫂子,可谓众星云集。戏中当演到织女生下两个孩子,牛郎请嫂子给孩子起名字时,扮演嫂子的张文斌现场抓哏,说:“这个叫程砚秋,那个叫芙蓉草吧!”顿时引得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此戏在新明大戏院连演三天,场场爆满。

1919年9月,新明大戏院由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姜妙香、朱桂芳等分别演出三四场单折戏。随后,梅兰芳演出八本《雁门关》,一天一本,八天演全,新明大戏院名声更振。

1920年3月5日(庚申年正月十五日),梅兰芳先生在新明大戏院首演《上元夫人》。梅兰芳先生并未按照戏班惯例在元宵节上演传统应节戏,而是与业师陈德霖、名家王凤卿,及弟子程砚秋合作了一出古装新戏《上元夫人》,于新明大戏院连演三晚,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上元夫人》原为齐如山编剧,取材自《汉武帝外传》及清人《钩七宫传奇》的一出秦腔。梅兰芳先生在好友相助下,将其改编成一出古装新戏。此剧讲述的是:汉武帝刘彻喜好求神访道,以求长生不老。一日,他在承华殿与董仲舒、东方朔谈论自己对仙家十分倾慕时,忽然有一仙女从天而降,传口谕∶王母因念刘彻虔诚,特派郭密香、阮凌华、董双成、许飞琼四仙女伴随上元夫人下凡,与汉武帝相见。届时,上元夫人果然领四仙女至宫中,载歌载舞,舞完腾空而去。

作为一出神话剧,《上元夫人》情节简单易懂,舞台调度灵活、场面热闹。角色多而不感到堆砌,几位主要演员都有戏可做,宾主轻重又分得清楚,绝不互相夺戏。尤其是梅兰芳扮演的上元夫人,技巧精炼,歌舞新颖,服饰鲜艳,整台演出齐整严谨,角色搭配十分默契,观众无不为之倾倒。剧场上座特别踊跃,仅三日,票房收入高达一万五千元大洋。

该剧引起轰动,从那以后,各地戏曲艺人争相效仿,《上元夫人》后来也成为京津戏园元宵节必演的应节戏。此后,新明大戏院上演过很多新鲜好戏。

新明大戏院也见证了很多名角的崛起。1926年,孟小冬在新明大戏院演出《击鼓骂曹》,孟小冬以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女老生,居然能独当一面,以唱大轴的头牌身份出现,而具有相当号召力,可见其功力不凡。

1927年10月,新明大戏院上演黄桂秋主演的《女起解》。黄桂秋1906年出生于北京的士绅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以票友“青霞客”之名在北京浙慈会馆“春阳友会”演出《女起解》。她清脆甜润的嗓音一鸣惊人,引起了行家的注意,随后“下海”拜师陈德霖。黄桂秋成名于北京,后来独树一帜,立派于上海。

“杨派武生”沈华轩曾在新明大戏院演出《连环套》、《盗御马》两出戏。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沈华轩用真马上台,引起轰动。马身肤毛雪白,训练有素,虽有惊堂的锣鼓声,白马却毫不惊慌,调转自如,连演数十场,场场观众如潮。关于沈华轩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比较确切的资料显示,他是清朝某府的书吏,也是个戏迷。他长得高大魁梧,人送外号“沈大个儿”。辛亥革命后,溥仪逊位,沈华轩丢了差事,干脆做了专业演员。沈华轩学杨派武生戏学得精彩地道,特别是扮演三国戏中的赵云,虎虎有生气,受到观众的喜欢。

1926年,中国无声片电影时期号称“四大金刚”之一的上海影星杨耐梅,到新明大戏院登台表演。杨耐梅时常在银幕上出现,但一直未能开口发声,因此,大家听说杨耐梅来表演,虽然杨耐梅的票价比梅兰芳演出的票价还高,但京城观众受好奇心驱使,仍趋之若鹜,座位居然天天爆满。这也成为当时坊巷间的谈资趣闻。

关于新明大戏院的资料,只能从梅兰芳在此演出《上元夫人》时的一张老剧照中看出一些端倪。从这张模糊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其台口为镜框式,宽度在10米至11米之间。曾有观众在当时的《晨报副刊》上发表评论:“(新明大戏院)建筑颇觉简陋,去第一台尚远,而名之曰大戏院未见其当也”。当时的人们也习惯将新明大戏院、开明大戏院和真光大戏院三者并提,因为这三个剧院建造的时间相近。

1927年6月,新明大戏院改称新明电影院,专门放映电影,并在夜场加奏西洋音乐。可惜的是,1927年11月14日的一场大火,将新明大戏院吞噬。当年火势异常凶猛,将路边的电线杆都烧着了,周边华康里一带的居民纷纷弃屋而逃。仅存八年多的新明大戏院就这样结束了它的历史。这也使得新明大戏院留存至今的资料非常稀少。

在如今北京市天桥地区香厂路中部与板章路相交的丁字路口东北角,有一座小学:香厂路小学。在近百年前,这里就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新明大戏院的旧址。在新明大戏院的旧址上建起了小学校,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承载过热闹喧天的锣鼓和来来往往的匆匆看客。

(注:本传主要内容引自邱崇禄著作《新明大戏院首推购票入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3 16:09 , Processed in 1.11465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