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艺表演艺术家魏喜奎1926年8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当时她这个曲艺世家的全家人正在当地巡回演出。 魏喜奎的祖籍是河北省蓟县,她的祖父以及父亲魏永富、哥哥魏宝华、嫂嫂金兰英都是以演唱或伴奏乐亭大鼓为业的,一家人在京东各州县以及天津和东北几处巡回演出。 在20世纪30年代,魏永富唱乐亭大鼓响遍京东各州县,素有“盖京东”之称,走到哪里,响遍哪里。 “乐亭大鼓”在河北省乐亭县当地称为“乐亭调”,起源于当地民间小曲儿“清平歌”。自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开始流行。魏喜奎从她懂事时起,就受着弹唱艺术的熏陶,自己也学着哼哼,摸摸弦子,用手指拨拉出声。 魏喜奎5岁时,随父亲到东北营口,遇见父亲的师弟周永福,是这位周师叔开始教她唱乐亭大鼓的。 魏喜奎的父亲带着全家在东北、天津和京东各县等地说唱,魏喜奎耳濡目染,6岁时就能独自唱上几句大鼓书了。鼓书艺人在旧社会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她的父亲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再学艺,免得像自己一样饱受歧视与压迫。尽管小喜奎天生的一副好嗓子,俊模样,学艺的自身条件也很优越,可老人不愿意再让她吃这难吃的饭了。 魏喜奎12岁那年,父亲突然病倒,借钱治病欠下不少债,她为了挣钱治好父亲的病,瞒着父亲出去唱了三天大鼓。没想到,竟闹了个“挑帘红",挣了一些钱,还清了债务。父亲见事已至此,狠了狠心,只好允许女儿正式登台演出。 她13岁那一年(1937年)随父兄来到北京天桥,演唱当时北京还没有人演唱的唐山大鼓(乐亭大鼓的一个支派)。不久就赶上曲艺同业为纪念祖师爷周庄王生日(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在北京庆乐戏院(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北)举行联合艺演。经当时曲艺公会会长曹宝禄推荐,她得以在这次义演中首次登台,不仅博得观众好评,而且得到同行的嘉许。继而她又随曹宝禄在电台演唱,于是魏喜奎的名声在北京与日俱增。 魏喜奎自小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加上她勤学苦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尤其可贵的是她善于借鉴其他曲种,形成了自已的大鼓艺术风格。她曾向著名的曲艺前辈刘宝全(京韵大鼓艺人)、金万昌(梅花大鼓艺人)、王佩臣(铁片大鼓女艺人)、白云鹏(京韵大鼓艺人)、骆玉笙(艺名“小彩舞”,京韵大鼓女艺人)等求教以深造。此外,她还向京剧名演员筱翠花(于连泉,花旦演员)、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马连良(三十年代四大须生之一)、吴素秋(青衣、花旦女演员)以及“评剧皇后”白玉霜和她的养女小白玉霜等讨教表演艺术,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使自己演出的大鼓表演艺术达到了唱腔圆润内敛、唱法有纵有收、变化自如,表达情感酣畅淋滴的境界。 在旧中国极不公平的社会里,艺术再好唱得再红也是“下九流”,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提出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的社会里,艺人才真正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魏喜奎可以说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北京解放了,天桥天亮了。魏喜奎也和其他艺人们一道迎来艺术的春天。 北京解放后,魏喜奎紧跟时代的脉搏,勇于奉献自已的艺术,积极演唱歌颂新社会的新曲艺节目。 1951年,她和曹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老舍等人的建议下,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以北京流行的几种大鼓曲调唱腔为素材,准备创造一个新剧种。 1952年初,魏喜奎选择了老舍宣传婚姻法的剧本“柳树井”,排演一岀大戏。在老舍支持下,魏喜奎积极投入排练,她开始创作,尝试使用曲艺的唱腔演唱,把有史以来只唱小段的小曲,排演进入戏剧中。当时魏喜奎与同行对以单弦为主的北京各种曲艺形式进行加工提炼,融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坠子曲牌为一体,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北京地方戏,北京地方小曲登上戏剧舞台,名震了中国曲坛。 “柳树井”公演时盛况空前。老舍先生偕夫人观看,北京文化局文管处领导同来看戏。观众反映强烈,轰动一时,连演连满,影响颇大,新剧种成为剧坛一枝新花。老舍兴奋提出:“新剧种由单弦牌子曲演化发展形成北京地方戏,可以叫作“北京曲剧”,于是剧种由此而得名。 魏喜奎创作表演的北京曲剧《妇女代表》在荣获一等奖。她还先后创作与改编了《老顾问》、《丹桂飘香送英雄》、《钱包》等20多个剧目。 1957年,新生的北京曲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编排演的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曲剧也标志魏喜奎的表演艺术有了新的升华,显示了她演唱艺术的功力。值得一提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演出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杨乃武与小白菜》1957年初在前门小剧场上演。一天晚上,日理万机的周总理通过小胡同,步行来到剧场,自已买票看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剧。散戏之后,周总理和全体演职员亲切座谈了两个小时,他对剧的主题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还提出请老舍先生帮助加工。在周总理的重视和各方的支持下,《杨乃武与小白菜》后来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向海内外发行。从此北京曲剧也被介绍到了国外。 魏喜奎多才多艺,她还是一位优秀的电影、电视演员。她不仅把主演的北京曲剧《箭杆河边》《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搬上了银幕,而且还把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的名著《啼笑因缘》由小说改编成戏剧,又把戏剧改编成四集电视连续剧。那年她已经58岁了,主演剧中的唱大鼓书的青年女子沈凤喜,风韵依然不减当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7年,魏喜奎到苏联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在那次联欢节上,她获得了金质奖章。后来,她又两次去美国、一次去日本进行访问、表演、讲学。当时海内外新闻媒体都用醒目的标题进行了报道。值得提出的是,每次去美国参加活动,美国的《时代报》等大报刊都以醒目的标题,显著地作了报道。魏喜奎的名字和她的曲艺艺术,曾在美国风靡一时。现摘其精彩的段落,亦可见一斑:1984年3月23日,《时代报》报道:“中国曲艺名家魏喜奎,昨离旧金山赴华盛顿,参加中国说唱艺术研讨会年会,并将赴美、加各大学访问”。文中称:“应邀来美参加《东方说唱研讨会》年会的中国著名曲艺家魏喜奎女士和弦师韩德福先生,在旧金山停留两天,于昨晚启程前往东部,参加自今日起一连三天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今年的年会由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主持。魏喜奎女士除了在年会上报告中国曲艺界的状况之外,并将在会上表演她的曲艺,表演的项目和内容为:(一)单弦'杜十娘';(二)奉调大鼓'鞭打芦花'、'宝玉哭黛玉';(三)乐亭大鼓'王二姐思夫'。会后魏女士和韩弦师将在啥佛大学参观和讲学,停留约一个月。然后将应石清照教授之请,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并介绍中国曲艺发展。此外,并将应各电视、广播等单位之邀请演些访问目。”“昨天魏喜奎等由金山海韵剧社负责人赵柏溪和曲艺家吴召南安排,在旧金山会见了记者,世华电台并录制了魏女士的表演,将在周日晚间四十八频道播出。研究中国曲艺的美国白素贞著名教授,昨天也专程来旧金山参加聚会。 1992年2月,应台湾"大汉育集剧艺团"之邀,大鼓名家,魏喜奎于从北京前往台湾海峡彼岸进行她赴台交流演出,魏女士此次台湾之行,引起台岛曲艺界同行及热爱曲艺的台胞们的极大关注,她在台北市共演出四场,得到台湾观众的热情欢迎和衷心赞誉。 魏喜奎是在北京成名以及创新发展了曲艺行业的前辈艺人,对传承、延续和发展中国曲艺有着光辉的成就。魏喜奎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曲艺艺术瑰宝介绍给了世界。 (注:本传前半部分主要内容引自刘仲孝著作《天桥》) 1938年,魏喜奎13岁时,父亲魏永富和哥哥魏宝华把她带到北京来,打算让她在北京登台演唱。因为当时唱唐山大鼓的极少,北京更没有唱的,哥哥就让她学唱唐山大鼓,哥哥给弹弦伴奏。 那年四月二十八,曲艺同业为纪念祖师爷周庄王生日,在北京庆乐戏院举行联合义演。经当时曲艺公会会长曹宝禄师哥推荐,魏喜奎在这次义演中首次登台,受到本行及外界的赞赏。此后曹宝禄师哥又让她跟他上电台演播,从此逐渐有了名气,成为北京曲艺界数得着的“角儿”,经常在各处演唱。 魏喜奎跟曲艺公会会长曹宝禄苦练八角鼓,学唱单弦,很快就掌握了几段,还把曹宝禄的拿手唱段“五圣朝天”学会。魏喜奎还经常去开明戏院听评戏,结识了小白玉霜母女,在小白玉霜引荐下结识了京剧演员吴素秋,从此她们三人结成京评曲三姐妹。不久,曹宝禄筹办鼓界大王刘宝全演唱会,魏喜奎荣幸地参加助演,并且拜见认识了刘宝全大师。魏喜奎敬仰刘宝全的艺术成就,要求父亲带她登门拜访,请求学艺。刘宝全提携后辈,欣然同意。 在学艺的日子里,刘宝全先生不但认真地教给魏喜奎《赵云截江》这个唱段,仔细给她纠正字音和唱腔;一招一式地教给她武功身段“刀枪架”,不厌其烦地给她一次又一次地做示范动作,而且告诉她一些演唱中的诀窍。 刘宝全先生说的第一件事是:演员到了台上,全凭着精气神。曲艺界有句话是:“上场如猛虎,下场似绵羊。”这很重要,应该算作是每个演员的座右铭。无论哪个演员,只要在台上一松劲,精神一涣散,就绝对唱不好,兴许把观众唱走了。你想想,台上的演员都无精打采的,台下的观众还能起劲吗?要做到“台上如猛虎”,必须在没有上场前先养精蓄锐。最好是一进后台,就像大姑娘刚下轿子一样,多低头,少说话。不要张罗与你自已演出无关的事,不然的话,没上台就把精力浪费了,上台去反倒蔫了,那还能不“砸锅”吗?况且在底下说话说多了,嗓子容易疲劳,到场上该用嗓子的时候,嗓子一不给劲,也得闹笑话。 第二件事,刘宝全先生是针对魏喜奎学习身段“刀枪架”说的。他说:学的时候,你得全按照我说的学,我说怎么着,你就怎么着。不能走样儿。到用的时候,就得灵活了,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怎么学的就怎么往出拿。要是搁到其他地方,就更得根据需要,该用哪点用哪点,还得变化着使。他说:“我使的身段很多是从杨小楼先生那儿学来的。我最爱看杨老板的戏,他的《长坂坡》、《古城会》等几个戏,一招一式我都照样子学来了,可是我唱我的《长坂坡》、《古城会》的段子的时候,所用的身段,‘刀枪架’,都是经过改革的。基础是人家的,用出来就成我自己的了。不然的话,把大戏的动作原原本本往咱们曲艺段子里搁,听众准会觉得‘硬山搁檩',认为格楞着。所以我说无论学什么都是一样,当你跟老师学的时候,千万别总想着改人家的,要诚诚恳恳把老师的东西原样不变地都学下来,真得学得深、学得透。等着自已打算使的时候,才能想到这个‘改’字。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想这个‘改’字,就又不对了。有的人跟老师学,刚开始学,还没弄明白,就改上了;有的人只知道死学死用,一点也不敢变化。这是两个极端,都对自己的提高长进没有好处,所以也都是不足取的。” 第三件事,刘宝全先生强调:演员在场上得灵活,懂得随机应变。咱们唱的主儿,总得跟弦儿说话。人到了场上,没了弦,就会僵在那儿。可是“久在江边站,难免不湿鞋”,有时候咱们正在唱着,忽然间弦儿断了。弦师接弦,接得快的,半分钟左右,一眨眼就过去了,显不出什么来。接得慢,要等两三钟。时间一长,演员不能总在台上愣着等。演员愣着等弦师接弦,“倒好”就会上来了,遇见难说话的听众,还许往上扔茶壶、茶碗,整个演出就全搅了。这时候,就得随机应变了。能随机应变的人,就会在这工夫自已找点事儿,比如念几句话白,打一段鼓套子什么的。可是也得安得合适,让所众觉得自然,不显山露水,这就要靠平时的锻炼、舞台上的火候了。刘宝全先生还谈到,唱的中间断弦,一种是自然现象,一种是弦师因为和唱主闹了意见,故意给演员“一把家伙”,出演员的洋相。所以演员应该提醒弦师,上场前仔细检查一下乐器;平常演员要和伴奏的人处好关系,彼此谦虚,互相尊重。 魏喜奎得到名师指点,技艺有了很大长进。 这时天津来人,约她父女去天津南市庆云戏院演唱。魏喜奎认真准备,用她最拿手的“鞭打芦花”鼓曲唱段打炮。当魏喜奎出台亮相,头一句唱下来获得满堂好。一炮打响,在津门一唱即红。后她又结识了梅花大鼓名家金万昌,她又学唱梅花大鼓。之后她在群英戏园和小梨园曲艺厅演唱。她与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同台演唱,小彩舞对她要改进唐山大鼓的设想十分赞成与鼓励。魏喜奎又在大观园曲艺厅和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同台演唱,深得白派的启迪。她在津门演唱到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北平。 魏喜奎在北京登台重新演出大获成功。她的大鼓书技艺经过在天津曲艺舞台的磨砺和锻炼,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时期,魏喜奎作为北京著名曲艺艺人,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前线慰问团。 魏喜奎既是北京曲艺、曲剧的头牌人物,又精通京剧、评剧、歌曲。魏喜奎把各流派唱腔逐步融进唐山大鼓腔内,把乐亭大鼓、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的曲韵精华合为一体,开创成为奉调大鼓,为中国曲坛增添了一个新曲种,可谓开宗立派,功深艺博。 魏喜奎独创了崭新的曲艺形式“奉调大鼓”。得到了观众、同行和领导的鼓励和帮助。北京市王昆仑副市长专为奉调大鼓写鼓词,周恩来总理还点名让魏喜奎到中南海唱奉调大鼓。 魏喜奎参与拍摄的影视作品以及她开创的北京曲剧电影有: 1、电影《方珍珠》,大光明影业公司1952年,魏喜奎饰方大凤。依据老舍同名作品改编,有许多艺人出演。 2、北京曲剧电影《杨乃武与小白菜》,北京电影制片厂1962年拍摄,魏喜奎饰毕秀姑。 3、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北京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魏喜奎饰玉芳。 4、CCTV11播放的魏喜奎纪录片,内有演唱奉调大鼓《鞭打芦花》片段、《方珍珠》[乐亭调]“孟老师你听我对你来讲”、《泪血樱花》[奉调]“我也曾海滨痛别将夫送”的录像。 5、1985年,拍摄四集电视剧《啼笑因缘》,时年59岁高龄的魏喜奎出演沈凤喜。 6、北京曲剧团在1982年还拍摄了《珍妃泪》(电影名为《清宫怨》)。 7、1993年5月拍摄了舞台实况北京曲剧《罗汉钱》片段。魏喜奎饰小飞娥,她的学生许娣饰艾艾。原定赵俊良饰张木匠,当时赵已退休,故精简剧情改为魏喜奎许娣二人对唱。是魏喜奎目前仅见的整幕舞台演出,亦可窥见五十年代初创时的演出面貌。 1984年2月,魏喜奎创演戏曲独唱会,一人演唱单弦以及梅花、京韵、乐亭、奉调四种大鼓,选唱经典曲剧选段,开戏曲演员办独唱会之先河。 魏喜奎的曲艺艺术独具特色。她歌喉纯美,技艺纯熟,韵味隽永,情感真挚。她的演唱艺术可算是曲艺和戏曲完美结合的典范,味美如甘露,情真似友邻。同时,她广纳众长,融会贯通的大家风格和气质为后代的从艺者树立了典范。 魏喜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曾任历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 1996年3月22日下午,魏喜奎于北京突发脑溢血,延至23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0岁。 (本传后半部分主要内容引自周桓著作《魏喜奎传》)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08 , Processed in 1.0990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