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清宫凉棚

2023-5-25 12:4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崇璋|来自: 《国民杂志(北京)》

摘要: 溽热薰蒸,汗淋如洗,三伏的滋味,非享受凉棚风扇富贵阶级所知也,北京有俗谚:“天棚鱼缸石榴树,冰桶肥狗胖丫头。”乃谓在凉棚之下,倚卧竹床,左观鱼,右看花,美妾俏囗,浮瓜沉李,花阴酣睡之狗,尚且肥头肥脑, ...
溽热薰蒸,汗淋如洗,三伏的滋味,非享受凉棚风扇富贵阶级所知也,北京有俗谚:“天棚鱼缸石榴树,冰桶肥狗胖丫头。”乃谓在凉棚之下,倚卧竹床,左观鱼,右看花,美妾俏囗,浮瓜沉李,花阴酣睡之狗,尚且肥头肥脑,则主人之脑满肠肥,不卜可知,此情此景,试与冒暑跑马路者一比,岂非尘宾神仙,茲承编者索稿,下班后,大跑马路,至蜗居,踞斗室,握笔挥毫,思及凉棚享受,今生已不可能,因追忆三十三年前,宿卫大内时所见之内宫凉棚,以为拙稿之开场第一出。

凉棚在今日,均为芦蓆所搭,在清代,则以布棚为主,约分五种,一曰“黄布棚”,二曰“白布棚”,三曰“蓝布棚”,四曰“捲顶布搭”,五曰“蓆顶蓆搭”。

黄布棚,只用于内宫,乃用金黄色大辗布为幕,又因阶级不同,分之为三级,类如大宫(大宫即帝后及皇太后太妃所驻之宫殿),用黄布黄油杉杆黄绒绳,妃以上所驻之主位宫,用黄布红油杉杆黄绒绳,嫔一下所驻之主位宫,用黄布绿油杉杆黄绒绳,此三级凉棚之总名,皆曰“黄布棚”,然在光绪三十四年以后,因红绿颜料价昂,已由内务府奏请,一律改用黄油杉杆。

白布棚,乃用白色大辗布白油杉杆白绒绳,所搭之凉棚,惟此种凉棚,专用于帝后大丧时,亦因阶级之不同,分为三级,一,如大丧时,新帝在苫次所居之凉棚,曰“白幄殿”,白幄殿前面之凉棚曰“白布棚”,二,帝后大丧奉安山陵时,殡葬在沿途憩宿,王公诸戚所居之白布棚,名曰“白布帐子“,三,停放梓宫之”芦殿左之白布棚,名曰“白布行幄”,乃沿途之苫次也。

蓝布棚,用蓝色大辗布为幕,此种凉棚,最为普遍,如内廷各机关,各王公府邸,以及仿效“府派”之京官宅第,均喜用此,绿油杉杆,红油柁头,天蓝布幕,雪白绒绳,雅致之中,别具庄严。

捲顶布搭,即棚顶用芦蓆,而四周垂幅,则为布也,此种凉棚创于西太后重修万寿山时,清制大内不准支搭蓆棚,为防火灾也,然布棚易透阳光,尤其黄色者,遇溽暑,黄光刺目,薰蒸更甚,反不如无棚之为佳,故西太后初驻万寿山时,乐寿堂前之第一次凉棚,为黄杆黄绳,蓆顶东西垂黄布幅,名曰“捲顶布搭”,在炎热九十度以上时,以水龙喷蓆顶及布幅,则风动幅摇,凉风袭人,如入清凉界,在光绪庚子后,则又将此黄布幅,改为蓝布幅,清凉淡雅,已近平民化矣,当时京内各宅第,群仿效之,因是,布棚渐无人用之矣。

蓆顶蓆搭,即现在之天棚,乃棚顶及东西均用蓆者,此种凉棚,在民间甚普遍,东西之遮阳作斜坡式,曰“燕翅棚”,作垂式者而悬芦蓆或苇蓆者,名“双挂”,因院内形势关系,只遮一面者,名曰“单挂”,然不论单挂双挂,终不及燕翅棚之透风。

清宫搭凉棚之期,始自四月中旬,由内务府总管大臣带领营造司匠役入宫,名曰“进匠”,而郊园之凉棚,则必在四月初八以前搭齐,至中秋节后,重阳节以前,则为拆棚之期,亦由总管大臣带领进匠,惟在三伏期内,棚内享受者,虽特别风凉,而棚外“内务府激桶(水龙也)处”官兵,则手握龙头,天逾热,人逾忙,棚内因凉而体战,棚外则因暑而晕倒,此真所谓:“冷热不匀”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3 19:10 , Processed in 1.1377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