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阅《通惠河漕运图卷》的一个疑问

2023-6-22 18:4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展阅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沈喻画作《通惠河漕运图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发现两个问题,其中一个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是为纠正,特此请教各位。(建议观看网上高清《通惠河漕运图卷》鉴赏 (bigpixel.cn))第一个 ...
展阅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沈喻画作《通惠河漕运图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发现两个问题,其中一个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是为纠正,特此请教各位。

(建议观看网上高清《通惠河漕运图卷》鉴赏 (bigpixel.cn))

第一个问题:先看图中的庆丰闸。

为适应通惠河水量减少情况,自明代吴仲改造通惠河及其闸坝后,不再实行行船过闸办法,而是在漕运季节实行“倒载制”,即由人夫将漕粮从闸下游的漕船搬运到闸上游漕船中。“倒载”就是倒运、倒腾、搬运。如此一来,漕船各自集中分布于两道水闸之间,每道水闸则需要配置足够多的扛夫(人夫)。
图中庆丰闸就可看出人夫倒运漕粮的镜头。不过很是奇怪,人夫倒运的路线是从水闸下游的南岸卸船,扛上粮包爬台阶上到闸上后,要从闸桥上走到北岸上游装船。这种设计一是可能限于庆丰闸的具体情况,二是画家的“美术”表现。

庆丰闸(原图。从中亦可知晓,有闸就有桥,且闸桥合一的情况。)

庆丰闸倒运漕粮路线图

再观看图中的其它水闸,如平津上闸、平津下闸、普济闸,均为此种搬运路线。这就肯定不是因为水闸自身的“历史”原因了,如是画家的“美术”表现,也令人奇怪,画家能够这样随意的“表现”吗?

人夫扛运沉重的粮食,每次过闸桥换岸,显然增加了运输距离、耗费了更多的时间,于人力物力财力均不是最佳方案。同时我们知道,从绘画中也能够看到,逆流而上的漕船需要纤夫拉拽。如果装卸不在同一岸边的话,纤夫就必须中途换岸,这又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难题。

这个疑问待解。但从图中的大通桥头倒运漕粮到护城河中的漕船来看,通惠河漕船逆流上行和倒载过闸都在北岸才是最佳方案,中途不用过闸桥,大通桥也不用过桥,纤夫则一直行走在北岸。

所以,最后看一下大通桥图。首先是一张在网上常见的局部图。

上述局部图有点掐头去尾。再看下面比较全的局部图,展现了东便门附近的几座桥闸和建筑,自西向东:

城内东南角的泡子河上的石桥和小桥,以及远处的观象台和朝阳门,以及隐隐约约中的东岳庙和朝日坛;

东便门内(南)蟠桃宫(未画)前的喜凤桥,比较模糊的东便门西侧的水关和骆驼脚下的小桥;

东便门外(北)的三孔大通桥闸,倒载漕粮在桥头北面;

外城东水关(未画)外边的露出一点桥面的水关桥(头道桥);

外城东北角东西向跨外护城河的二道桥;

庆丰闸(二闸),以及旁边支流上的截水闸和小桥,简练而传神。

这是八里桥。在《通惠河漕运图卷》中,作者描绘了大大小小30座桥闸,通惠河上按桥梁算计也是不少的。

第二个问题:此图绘制时间不是康熙,而应是雍正十一年后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介绍,这幅沈喻绘制的《通惠河漕运图卷》描绘的是清代康熙年间通惠河漕运情况,可能不是很确切,大概率应该是在雍正年间绘制,具体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之后。

请看上面的八里桥图,其左下方的碑亭极有可能就是“御制通州石道碑”,位于八里桥桥东200米处,今京通快速路北侧,立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敬请读者指正,并致夏至问候、洁日安好!



2023年6月21日夏至日初稿,端午节成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4 22:52 , Processed in 1.10544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