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从故宫文华殿到天桥南大街

2023-7-6 14:2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林硕|来自: 北京日报副刊

摘要: 6月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揭牌,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翻开崭新一页。馆址初定故宫内72年前的4月2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在故宫的文华殿区域正式成立。从此,在几代自然科学家和博物馆学者的辛勤耕耘之下, ...
6月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揭牌,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翻开崭新一页。

馆址初定故宫内

72年前的4月2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在故宫的文华殿区域正式成立。从此,在几代自然科学家和博物馆学者的辛勤耕耘之下,新中国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事业扬帆远航。

早在1951年3月,经中央宣传部文教委员会批准,中央文化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了“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该筹委会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的丁西林先生兼任主任委员,委员则包括裴文中、郑作新、张春霖、胡先驌等古生物学家、动植物学家,可谓阵容强大、熠熠生辉。

当年4月2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在故宫成立,由筹委会委员裴文中担任筹备处主任,主持建馆的各项工作。裴文中先生既是1929年北京西郊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也是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为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倾尽心血、四处奔走,使筹备处得以选址故宫东南角,具体位置在协和门与东华门之间,涵盖文华殿、传心殿和清史馆等殿阁。

文华殿位于故宫外朝东路的南端,前殿为文华殿,后殿为主敬殿,中有穿廊相连,呈现出工字型。在明代嘉靖朝以前,这里曾作为太子就职治事之所(又称东宫、储宫),后改作明清两代君主举行经筵的场所。所谓经筵,可以理解为专门为君主设立的御前讲席,以博学鸿儒充任经筵讲官轮流侍讲,内容则以“四书五经”为主。

文华殿区域内的文渊阁

在文华殿之后,矗立着故宫中唯一的黑琉璃瓦绿色剪边的建筑——文渊阁。之所以使用黑色琉璃瓦覆顶,则源自我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五色”之说,认为“黑色”象征着水,寓意“以水克火”。

在文华殿建筑群以东,还有一处名为传心殿的小跨院,也是昔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心殿供奉着三皇(伏羲、神农和轩辕)、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以及周公、孔子等十一位先圣先师,是经筵举行之前进行祭告礼的场所;有时皇帝亲临致祭,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遣官代行,上香供果。

值得一提的是:传心殿院落中有座卷棚悬山加盝顶的井亭,里面就是有“玉泉第一,大庖第二”之称的“大庖井”。此井出水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入驻该区域之后,因地制宜,利用原有殿宇作为办公室和展陈空间,并对庭院广场加以改造,摆放大型标本,使得旧时的帝王读书之所成为供人民游览的科普博物馆。

传心殿跨院

新楼建在天桥旁

在选定馆舍的同时,馆藏标本、人才建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接收了来自南京博物院、北海大众自然博物馆以及河北省的大批鸟类标本、珊瑚标本和古脊椎动物等化石标本,形成了自己最初的家底。另一方面,从各地抽调业务骨干和行政管理干部,如文化部科普局所属标本制作所、中央人民科学馆全部职工都并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

1954年6月,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的首个展览“祖国的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展览”,简称“全国矿产资源展览”在故宫文华殿正式对外展出。

这是一个密切配合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任务的展览,是在中央工业部、燃料工业部、地质部等九家单位大力合作与帮助之下筹备而成。全部展览分为自然环境、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煤、石油共六个单元,通过匠心独运的设计分别陈列在三个馆里。展览不仅材料丰富、科学性强,更利用电动模型标出我国丰富的地下资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很快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上世纪50年代,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面对当时迅猛兴起的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中共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1956年1月的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主席突出强调了技术革命问题:“要搞科学,要革愚蠢同无知的命。”同时,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潮。当年10月,中央自然博物馆在天桥南大街动工兴建。

国家自然博物馆

1958年5月,中央自然博物馆陈列楼竣工,馆名由彼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与此同时,紧锣密鼓的馆舍搬迁工作随即展开: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里,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各类标本、藏品和仪器从故宫文华殿辗转妥善迁移到天桥南大街的新馆址。1959年元旦,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不但填补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也使百姓们从此有了一个自然科普和科学研究基地。为了祝贺中央自然博物馆开馆,邮电部还在1959年4月1日专门发行一套2枚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特种邮票以及一枚首日封。该馆的首任馆长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先生兼任,至今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主楼大厅的左侧还悬挂着杨先生的照片,以示纪念。

三年之后的1962年,中央自然博物馆更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继续由杨钟健先生担任馆长。馆内陆续开辟了古生物、动物、植物、植被4个陈列室,展出标本多达5000余种,陈列总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

南中轴侧再规划

1959年以来,杨钟健先生担任自然博物馆馆长之职长达20年之久,直到1979年,由裴文中先生继任馆长。裴老亦与自然博物馆渊源颇深。如前所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时期,裴老就担任筹委会委员、筹备处处长,为博物馆筹建呕心沥血。如今,在国家自然博物馆B区二层的“人之由来”展厅中,仍伫立着一尊裴老的半身铜像,令人们追忆起自然博物馆肇启之际,从故宫文华殿到天桥新馆舍的那段历史。

裴文中先生半身铜像

2023年1月,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6月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天桥馆舍正式揭牌,成为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今天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屹立在古都北京的南中轴线上,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藏品总数达到37.22万件,涵盖古生物、动物、植物、古人类以及地质类标本,庋藏的珍稀标本数量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居于首位。国家自然博物馆馆藏展览以生物进化为主线,除了设有古爬行动物、古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以及神奇的非洲等常设展览,还为迎接更名推出了“撷英集萃·继往开来——国家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可谓集保护、研究、收藏、阐释和展示等职能于一身。

除了天桥南大街的“现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将在北京丰台区的大红门博物馆群建设新馆。从目前的建设规划图上看,这座新建筑的大致区域东毗凉水河河道西侧规划绿地,西达文博合院(规划),北达南顶路(规划),南至大红门艺术公园(规划),总面积达到20万平米,未来将成为南中轴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2年来,从中央自然博物馆,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再到国家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几代科学家和博物馆学者秉承着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公众的办馆理念,在做好标本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和科学普及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创新,向观众们呈现出自然物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自然遗产,为公益文化的传播发挥出积极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7:59 , Processed in 1.08513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