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的交叉路口北行,快到台基厂大街北口(台基厂大街与东长安街的交叉路口)时,路西侧可见一座树木掩映下的大门,大门乏善可陈的铁艺门扇及立柱为当代所建,大门两侧的两个相同的门房却格外引人注目,散发出历史气息。门房为灰色四坡屋顶,屋脊以蜗卷形铁艺装饰。屋顶四面出檐,檐下有铁艺支架,墙身以红砖砌筑,沿街居中开门,门上口为弧券,券中心饰以券心石,门两侧各开一窄高小窗,窗上口亦为饰以券心石的弧券。这两座具有乡村气息的门房为意大利使馆原物。 大门内与北侧门房相邻,有一座经过翻新的西式建筑,建筑为二层,屋顶为覆以灰瓦的坡屋顶,屋檐出挑深灰色线脚,檐下设小巧的托檐石式装饰,在托檐石与二层窗上口之间是一圈白色线脚,在首二层之间亦有一圈白色线脚。首层及二层窗套及窗槛墙相贯通形成整体。 在大门南侧不远处,有一座悬山顶、清水脊屋面的中式门楼,门楼紧邻围墙内的两座西式建筑,两座建筑均为山墙外露桁架,屋面为双坡顶。 上述三座紧靠大门及围墙的西式建筑由于紧邻台基厂大街,得以将其顶部及二层部分展现给过往行人,但将这几座建筑的位置对照意大利使馆总平面图来看,这几座也具有一定历史的建筑并非原意大利使馆内的建筑遗存,或许是后来的使用单位所建,其建造年代不详。而真正属于意大利使馆并留存至今的几座老建筑则隐匿在机关大院庭院深深的树木之中,难窥其庐山真面目。关于意大利使馆的肇始,还得追溯至160年前的清代晚期。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之后几年英、法、美、俄、德等国相继在北京东交民巷地区建立各国使馆。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原撒丁王国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成为了意大利国王。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1820-1878) 清同治五年(1866年),不甘落后于西方列强侵占海外殖民地步伐的意大利为攫取海外利益,派遣海军中校阿尔明雍为特使,率领“马真塔”(Magenta)号战舰抵达中国,要求与清政府缔结通商条约。1866年10月9日,左侍郎谭廷襄作为清廷的全权大臣,“会同驻扎天津办理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办理义大利亚国通商条约事务”。 完颜崇厚(1826-1893),字地山,号子谦,别号鹤槎,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外交家 1866年10月26日,“办理义大利亚国条约已竣”。并上奏清廷为中意通商条约画押盖章。整个谈判过程,仅仅用了18天,经过中、意两国特使磋商,最终议定中意通商条约共计为五十五款,中意通商章程暨海关税九款。其中第二款规定:“凡为大邦敦好睦邻,向有各遣钦差大臣通好之礼,今兹两国订约,亦可按照常例,彼此交派代国行权大员,往来通好,以期永守守和谊。”这个条约为意大利在北京名正言顺地建立使馆奠定了基础,也为中意两国开始国家间的外交往来和通商事宜制定了所谓的法律依据。 清同治八年(1869年),根据与清廷的协议,意大利在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交叉路口东北角的民宅里设立自己的公使馆(今东交民巷13号和甲13号圣·米厄尔教堂东侧附近),其南侧隔东交民巷与清朝大学士徐桐的宅邸相对。意大利首任驻华公使馆公使为费三多(CountFed’Ostiani)。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爆发“庚子战乱”,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各国使馆时,意大利使馆处于东交民巷地区各使馆“东部防线”之外,因此被战火损毁严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东交民巷地区被正式辟为“使馆界”。意大利趁机择址另建使馆,占据东起台基厂,西抵御河,南至海关税务总司衙门、北临东长安街的大片地区,包括堂子全部及总税务司以北、肃亲王府之一部分及其东部之民宅。 1903年使馆界总平面图中的意大利使馆及兵营 意大利使馆及兵营总平面图(1912年) 堂子位于皇城外东南台基厂北口西侧,北临东长安街。堂子是满语的音译,是满族用来拜天、祭神、敬佛的神庙,是清朝满族皇室特有的本民族礼制建筑,源于其先人所信奉的萨满教。清廷在关外时即设有堂子,并有一套祭祀制度,称为“谒庙”。清宫堂子祭是萨满教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祭祀方式与汉族传统礼制不同,颇具神秘色彩,所以历来对其所奉神祗传说颇多。堂子在关外时只是祭祀努尔哈赤以上四祖遗物的场所,入关以后作为一种民族传统的象征保留下来。清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即在北京长安左门外、台基厂北口路西建立堂子。在堂子举行的祭祀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国家大事,每逢新年初一及出征凯旋,皆由皇帝和近支宗室致祭;另为一般祭祀如月祭、浴佛祭、马祭等。堂子主体建筑名圜殿,是一座八角亭子,前有神杆,后有神殿。在圜殿内祭伺主神纽欢台吉(萨满“苍天神”)和武笃本贝子(萨满“创世祖先神”),神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及关帝。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堂子 堂子地盘样(样式雷画样) 堂子立样 在堂子被圈入意大利使馆用地后,因“祀典攸关”,堂子是皇室祭天的私家场所,当时的地位不仅列在“六部”衙署之上,而且涉及清廷皇家的尊严。因而奕劻和李鸿章专门请求意大利公使萨尔瓦葛让出此地,并代表清廷提出愿意用比这块地皮大的海关总税务司衙署及廨舍的用地进行置换补偿,但意大利公使萨尔瓦葛则坚持非拆除征地上的所有建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廷不得已由庆亲王奕劻主持将堂子“照式堪丈绘图”,择地“东安门内迆南河东岸尽东南隅”(今长安街路北的南河沿南口的东侧)迁建堂子,并以七千两银子的高价,从洋人手中购还原堂子拆下的材料,“着张百熙等敬谨改建”。设计者是清代著名工匠世家样式雷的第六代传人雷廷昌。 新堂子立样(样式雷画样) 新堂子入口设在西北角,为栅栏门形式,门外有挡众木,保留了满族先人树栅木为城寨的习俗。南行折而东为宫门三间,门内北为神殿(又称祭神殿、飧殿等),南向,面阔三间周围廊,单檐歇山顶,内置如来、观音、关帝。其南与丹陛相连的是圜殿八方神亭(又称拜天圜殿、迎神殿、堂子亭式殿、八角亭等),位于院落中心,平面为八角形,周围廊,单檐攒尖顶。殿内供奉满洲诸神,神位北向。圜殿之南,设有皇帝致祭时立神竿的大石座一个,两侧为宗室王公致祭时立神竿的小石座各三十六个。石座东南有水井一口,再南另有神树架七座。过东南角门是尚锡神亭(或称上神殿、尚神殿),平面为八角形,门南向,内供尚锡神,即田苗神,神位北向。三座主体建筑均“黄色琉璃瓦米色油饰。”建筑群最南端(即皇城东南角)还遍植松树。此外,尚有净房一间、值房二座共五间、灯库二间、祭器库三间。建筑群西南角紧邻皇城御河闸口还有跨河石桥一座。 自东向西俯瞰新堂子 新堂子宫门 新堂子祭神殿及宫门(左侧) 民国以后,祭祀停止,但堂子建筑群仍完好地保存下来。直至1985年,因修建贵宾楼饭店,新堂子被拆除。 肃亲王府在御河东沿,东北部与堂子搭界,南边与詹事府为邻。 肃亲王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先祖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 末代肃亲王善耆 肃亲王府院内是三组并列的院落。中路是主要建筑物的所在,宫门外是个半封闭的院子,东西有阿斯门相对;宫门里边还有仪门,两侧有回事处、管事处;仪门内是东西配殿和银安殿,银安殿五开间,建在月台之上;银安殿后边西小院是厨房,正北是北宫门,里边是后殿和后罩房。府内东路,南边有四合院,北边是三进院的家庙,家庙外边有牺牲所,家庙东北随墙开有后门。府内西路是花园,花园南侧有书房、含翠堂、大观堂等,花园北侧有望楼。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肃亲王府 庚子战乱后的肃亲王府沦为一片废墟 在意大利使馆新址东部建设使馆,由东侧的大门及门房、东南侧的接待用房、南侧的主楼、西侧的教堂及神父住宅、北侧的两栋官邸等七座建筑围合成庭院;在新址西部建设兵营,营房多为单层四坡顶建筑,仅有一两栋二层楼房,以中间的两列共计五排平房为核心,其它兵营建筑在周边围绕布置。 意大利使馆大门位于台基厂大街北口内的路西侧,由南、北两座相同的门房与中部的曲线形墙及铁艺门栅组成。南、北两座门房相距13米,门房外墙以红砖砌筑,四坡屋顶挑出深远,檐下有精美的金属花式支撑。两座门房之间有造型优美的曲线形墙,墙高4米,红砖墙身上有石材镶边和大涡卷等曲线装饰;内侧有石柱墩,其上部有华丽的“盾徽形”装饰,石墩内侧为曲线矮墙,上有金属栅与宽3.7米的两扇大铁花门连为整体,其上高高挑起的铁花灯架,使大门更显得精致与华丽。 此门为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与东交民巷其它使馆高大、威严、庄重的大门相比,意大利使馆大门表现出更为近人的尺度和乡村庄园般的气息。从使馆大门两座门房中间的新艺术风格的涡卷造型实墙及铁艺门扇可以感知到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浪漫特质,遗憾的是保存至今的大门为了便于汽车的出入,于1970年代初期将虚实对比得当的大门中部曲线形墙拆除,仅存孤寂的两座门房,与中间新修的两根纤细的门柱不存在任何的形式关联,两座门房也失去了向心构图的整体统一性。令人庆幸的是两座原汁原味的门房得以留存至今。 意大利使馆主楼位于院落中部偏南,坐南朝北,东西长37米,南北宽27米。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由于进深较大,在中央纵向承重墙以南的体量比北部体量略向内缩进。东、西立面被划分为各三开间的两部分。外墙以红砖砌筑,水平腰线、窗套、墙转角、檐部及基座处皆为石材。地下室在基座处有弧形窗,并饰以精美的铁花。 主楼北立面为主立面,被划分为三部分,中央三开间微向前凸出,大门之外罩以石材大门廊,正面与侧面券洞上部有金属花饰及吊灯。二层中央三开间与大门廊作整体处理,墙面饰以科林斯式壁柱,三个窗套上部为弧形山花。屋顶女儿墙处做成漏空栏杆。 主楼南立面的中部六开间为敞廊,柱子为方形塔司干柱式,柱身有水平凹槽划分,中间两开间为大门,前有四开间长的水平大台阶通往花园。现南立面两层敞廊已封装窗户。 主楼层高五米,室内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由北部大门进入门厅,其左右各有前室进入东、西侧房间。穿过门厅是大楼梯厅,并可继续进入南部房间。三跑式大楼梯位于大厅东侧,大楼梯厅西侧设有封闭楼梯间。二楼大厅为跑马廊式,顶部为玻璃顶棚,可直接采光。所有栏杆铁花具有新艺术运动风格。门厅及楼梯厅内地面及墙裙为大理石,粉色墙面用镏金线框划分,门为精致的意大利式门套装饰。厅内立柱为罗马爱奥尼柱式。全部房间为连列厅式,各房间可全部贯通。各厅室有装修精美的壁炉。原敞廊的地面为彩色马赛克铺砌。主楼于1999年进行了修缮。 使馆大门内北侧为两幢二层官邸建筑。位于使馆院内东北隅的官邸,平面呈“U”字型,二层砖木结构,长31米,宽17.1米,坐北朝南,前有敞廊。建筑外形简洁,灰砖清水墙面,首、二层间以腰线划分,腰线饰以卷草纹样。外墙装饰扁方壁柱,窗外饰以窗套。坡顶檐下有卷草装饰带。这座官邸在1949年以后成为著名国际主义人士路易·艾黎的住所,艾黎逝世后辟为纪念馆。 意大利使馆东北隅官邸 使馆大门内南侧为一层接待用房。其中一间中有一樘伊斯兰风格的室内装修,雕刻精致,彩绘细腻,并刻有大量阿拉伯祈祷经文,保存十分完整。据说,这樘装修原在圆明园西洋楼的“方外观”。“方外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专为当年入宫的维吾尔和卓氏“和贵人”即传说中的“香妃”而建,其形式仿自西班牙著名的伊斯兰阿尔罕伯拉王宫中的“狮子院”。 使馆院内西侧为教堂,建于1907年,建筑坐西朝东,单层砖木结构,主要供使馆人员与兵营的士兵使用,故体量不大。平面东西长26米,南北宽14米,正门入口向东,半圆弧形祭坛在西端。墙面为红色清水砖砌筑,檐部和门窗套用灰白色石材。四根简化的科林斯式壁柱将主立面分为三部分,宽大的中央部分有三个大门,门过梁之上又做三个半圆形联拱窗。两侧开间墙面上设狭长小窗,侧墙开长方形窗。壁柱上的简洁檐壁环绕整个建筑。屋顶为四坡瓦顶。小教堂现已改建,室内已装修改造为礼堂,祭坛部分改为舞台,门窗更换,已无原貌。 教堂北侧有一幢二层西式楼房,有连廊与教堂建筑部份相连,应是神父的住所及官邸。 意大利使馆旧址位于今台基厂大街1号,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等单位使用。美国作家、纽西兰社会运动者路易·艾黎、Anna Louise Strong、Rewi Alley曾在院内居住。意大利使馆原有建筑现存两座门房、使馆主楼、官邸、教堂、接待用房等建筑。意大利使馆旧址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意大利使馆庭院内残留若干座椅、围栏等石雕构件,或为肃亲王府遗存,也有说法认为是从圆明园劫掠至此。有的石雕构件留存至今。 意大利兵营位于意大利使馆西侧。意大利使馆及兵营的北墙与东长安街相邻,但与街道之间留出大量空地。1901年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条约中为“使馆界”增加了很多安全措施,规定了“使馆界”和道路要有几十米的安全空地,整个“使馆界”四面整体筑墙,墙体设立箭垛和二层射孔,并在墙外建壕沟。意大利使馆整体拆除了堂子的北墙,留出空地,在堂子中部重砌新的欧式防御墙。意大利使馆及兵营的北墙同时也是“使馆界”的北墙。兵营北墙外与东长安街之间的开阔地带作为练兵场使用,它平时是军队训练的场地,战时则是便于警戒与射击的开阔地。 意大利兵营北门开向东长安街南侧的开阔地带,在意大利使馆开设开向台基厂大街的东门之前,意大利使馆及兵营共用此门出入。进门后路分左右,左侧为使馆区域,右侧为兵营区域。 关于这对铜狮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根据圆明园管理处的遗失物品清单,这对铜狮来自圆明园的绮春园。其二,这对铜狮来自北海阐福寺。 运送铜狮 关于第二种说法,由于有较详细的记载,从而更具可信度,也更具故事性。1900年发生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城,意大利部分水兵因协助守卫西什库教堂,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联军中的意大利驻军后占据距离西什库教堂不远的北海北部地区作为营地,阐福寺也被其占据。 1900年11月25日意大利米兰出版的《周日信使报》的封面即为一张当时的意大利驻华公使salvago-raggi在阐福寺铜狮子前的画作,底下的注释为:意大利驻华公使salvago-raggi即将把这个北京皇家的大狮子带回到意大利作为战利品。以此可知意大利人在1900年底就已经打定主意要霸占阐福寺铜狮。 1900年11月25日意大利米兰出版的《周日信使报》的封面,当时的意大利驻华公使salvago-raggi在阐福寺铜狮子前的画作。 1901年,意大利驻军放弃了北海北岸的暂住区,统一撤防到东交民巷使馆界的意大利使馆新址。 意大利兵营驻军 在回撤的同时,意大利驻军把阐福寺山门口的一对铜狮子一并运回了其占据的堂子。因堂子北门原有一对石狮子,阐福寺的铜狮就临时性的安置于堂子西向的二门前。意大利使馆新馆建成后,意大利人把抢来的铜狮放置于意大利使馆北门吊桥外侧。约在1905年前后,经历几年的和平时期,外军和清廷的关系好转,军事对峙基本结束,为了交通方便,意大利使馆及兵营北门外壕沟的吊桥基本作为平桥使用了,桥头的两个狮子开始显得碍事和突兀,于是意大利人为了彰显和平,把北门外的两个铜狮移到了门内侧,这个时期的意大利使馆北门内侧左右两边各建了两个欧式方形攒机岗亭,铜狮相对应放置于左右岗亭各一个。 约在1910年前后,外交事务变成使馆的工作重点,和平时期军营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原有的北门因早前的军事目的显得过于狭小,意大利人遂决定在台基厂大街东向,单独建一个东门,作为使馆独立出入的大门,即留存至今的意大利使馆大门。并用一道围墙分隔了使馆和兵营,原使馆与兵营合用的北门转变为独立的意大利兵营大门,此时将铜狮子从北门内侧迁到使馆主楼大门两侧,直至今日。 意大利兵营大门及北围墙残迹留存至今。这一小段残存的围墙现在依旧维持着“围墙”的功能,但墙外不再是原来的与东长安街之间的便于射击的开阔地带,而墙也成为分隔两个机关大院的共用围墙。墙外的地坪高度也有所变化,已被垫高。 围墙与东长安街之间的开阔地带在建国初期建起折中风格的煤炭部大楼,现为轻工业协会等单位。 意大利兵营与使馆之间的围墙也留存至今,令人徒生唏嘘与感慨。 从意大利使馆大门向东穿过台基厂大街,来到台基厂头条西口,走进这条不宽的胡同,在胡同中部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西式大门,大门两侧为弧形围墙,大门主体共五开间,由两侧向中间高起,两侧为门房,中央开间顶部为三角形山花,山花下为门洞,门洞两侧立柱为双柱。此大门为原奥匈使馆大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8 , Processed in 1.0908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