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坚雄关御强敌

2023-8-16 09:3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鹏|来自: 北京市方志馆

摘要: 北京长城,尤以明朝中后期修筑的长城最为精坚雄壮,保存最为完整,这与谭纶、戚继光两位文臣武将“固塞守边”的防御策略密切相关。在边关抗敌期间,他们联手书写了长城防御固若金汤的历史传奇。密云区古北口村的戚继 ...
北京长城,尤以明朝中后期修筑的长城最为精坚雄壮,保存最为完整,这与谭纶、戚继光两位文臣武将“固塞守边”的防御策略密切相关。在边关抗敌期间,他们联手书写了长城防御固若金汤的历史传奇。

密云区古北口村的戚继光公园(图片来源:《古北口村志》)

 抗倭名将 驰援京师防务

嘉靖朝后期,蒙古军屡次突破长城关口,进入内地抢掠。一时间,烽火连天,边关告急,京师危殆。

嘉靖四十五年(1566),裕王朱载垕即位,次年改元隆庆。新皇登基,雄心勃勃,很想在抗击外敌上有所作为。但这年刚一入夏,京师北部就豪雨如注,农田成了一片汪洋,数段长城边墙被冲塌。吏部尚书杨博上书朝廷,建议整饬边备,及时修缮长城,以御外敌。隆庆帝准奏,马上要求蓟辽总督刘焘、宣大总督王之诰务必“竭忠为国、协力整理”。同时,派出几位巡按御史沿长城巡查。

6月,几位巡按御史向皇帝上书:蓟镇长城年久失修,工程量浩大,特别是两镇军队士气低落,一半兵士缺少训练,精锐更是少之又少,此类问题积重难返,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御敌于长城之外。

隆庆帝闻奏,让朝臣举荐贤能。工科给事中吴时来建议,两广总督谭纶,浙江、福建总兵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文武相资、配合默契、战功卓著,可调往北部边关加强防务。朝廷遂批准,谭纶进京任兵部右侍郎,戚继光待处理完福建军务再赴京任职。

这年深秋九月,俺答汗部、土蛮汗部不约而同率军大举南犯,俺答汗部西攻宣镇,土蛮汗部东犯蓟镇,边塞战火再起。俺答汗攻破外长城,深入山西腹地攻掠一个多月;土蛮汗攻破蓟镇长城,在蓟镇东部州县烧杀抢掠。然而,当蒙古军撤走时,蓟镇守军畏敌不前,不予追击,为搪塞朝廷,反而割取被害百姓的头颅,甚至杀害流离失所的难民,冒充敌军首级,谎报战功,骗取朝廷赏赐。

敌寇屡犯,边关失守,损失惨重。隆庆帝为此忧心忡忡,专门组织文武官员对防御蒙古部落进行廷议。陕西道御史李叔和建议,速调戚继光到京,担任蓟镇总兵官。兵部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也提出,应立即调戚继光前往蓟镇,整饬防务、训练边军,抗击蒙古军队。

隆庆二年(1568)二月,戚继光奉旨入京担任神机营副将。谭纶随后调任蓟辽总督,他考察蓟镇沿线防务后,发现边军羸弱、训练废弛、军事设施破败、设险而不守险等诸多问题。他建议由戚继光负责蓟镇的练兵,并修筑长城敌台、边墙,整顿军队等。很快,朝廷任命戚继光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次年,戚继光又兼任蓟镇总兵官。

 严阵以待 抗击来犯之敌

文武联手,共治边关。从此,谭纶、戚继光共同投入到长城边关防务之中。他们首先从调整军事防区和兵力部署入手,将蓟镇、昌镇的军事防区划分为14路,又将14路总分为4区。总兵官戚继光驻三屯营,负责军事防务;总督谭纶驻扎密云,居中调度。

蓟、昌二镇总兵力不足10万,且驻扎较为分散,往来策应的机动兵力仅1.5万人,难以有效抵御蒙古骑兵动辄几万人的大举入侵。为此,他们挑选3万人马,列为3营,分别驻守密云、遵化、三屯营,既可造成互为掎角之势,也可作为固定应援之兵。但是,3万应援之兵,也存在“合之虽若有余,分之则只见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们又选出3000精兵,组建专门机动部队策应增援。这样,蓟镇在不大量增兵的情况下,防卫和突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锻造精兵,是边塞防务的重中之重。戚继光上任后,把主要精力放在练兵之上。针对蓟镇守边官兵纪律松散、战斗力很弱的现状,他想到了在南方抗倭战斗中起关键作用的义乌兵,便请示朝廷,专门从浙江招募火铳手,作为练兵的骨干。3000名义乌兵到达蓟镇那天,雨暴风狂。

他们伫立校场,从早到晚,岿然不动。严明的军纪、整齐的军容、昂扬的斗志、健壮的体魄,令蓟镇守军大为震惊、深感羞愧。操练时,戚继光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战术训练,强调灵活用兵,根据不同地形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并要求士卒在训练中必须如亲临战阵一般,不能徒具形式。经过严格的训练,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幅提高。

紧锣密鼓的苦练锤打中,传来了蒙古军进犯的消息。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下旬,蒙古朵颜部首领董狐狸纠集3000余人进犯长城。谭纶将指挥大营前移,戚继光兵驻墙子岭迎敌。27日,他们接敌交战,各路人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获得大胜。3天后,正值除夕,戚继光又亲率精兵驰援喜峰口,运用礌石、弓箭、枪炮等武器,以凌厉攻势围歼朵颜部。刻苦练兵的成效,在战场上得到充分体现。

战场上,戚继光身披盔甲,伫立长城,凝望塞外,3000名义乌子弟兵正与驻军一起追杀敌人,不由得感慨万千,正如一首题为“蓟门述”的长诗,抒发了他的壮怀激烈:“边事日隳习日荒,西北之陲嗟金汤。君看圣代边策长,十六万人俱戎装。不将筋力答吾皇,方寸何安颜何光。蓟门老卒言非狂,令予挥涕立斜阳……”

创新敌台 打造铜墙铁壁

兵强还需关固。谭纶、戚继光把加强蓟镇防务的又一重点,放在修筑敌台和边墙上。

他们创造性地修筑了空心敌台,与边墙直接连为一体。空心敌台高三四丈(一丈≈3.3米),边宽12~17丈不等,开阔地每100步修筑1个,险要地每50步或30步修筑1个。整个敌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连接长城边墙;中层用来居住和储存战备物资,四面有箭窗,以便发射火器、弓箭;上层建楼阁,周边有垛口环绕。每座空心敌台均配备佛郎机、快枪、火箭、石炮等武器。谭纶离任时,蓟、昌二镇已修空心敌台1500余座。

加固长城边墙时,内外都采用砖砌,并以灰浆灌注。戚继光还发明了尖砖垛口,扩大了枪铳、弓箭的射击面。对边墙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通过“物勒工名”形式,将施工负责人、工匠、部队番号及修建年代镌刻在碑石或边墙上。交砖检验时,由两名兵士抱砖互击,如铿锵有声、清脆悦耳而不破碎,属于合格;如互击断裂,责令重新烧制。他们修筑的边墙分为3等,双侧包砖边墙为第一等,单侧包砖边墙为第二等,全部用石头修筑的为第三等。从隆庆三年(1569)至万历九年(1581),明朝完成了蓟、昌二镇边墙的修筑工程,绵延2000余里。

内阁首辅张居正赞誉,依靠空心敌台守护长城,是最佳的防御策略。1000多座敌台和坚固的长城边墙,首尾相连,让来犯的敌军望而生畏、不敢冒进,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隆庆五年(1571)秋,蒙古土蛮汗大兵压境,图谋南犯。是时,已升任协理京营戎政兼守蓟门的谭纶亲率一支精兵防守黄花镇。蒙古军见蓟镇防守严密,不战而退,由此谭纶获得“身当黄花”之美誉,被后人传为佳话。次年,谭纶升任兵部尚书,戚继光仍在蓟镇担任总兵官,两人依然同仇敌忾,互相支持。

万历三年(1575),朵颜部落长秃率军进犯蓟镇长城关口。戚继光兵分两路,同时出击,活捉主帅长秃。这一战,明军打出了威风,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蒙军大为吃惊,慌忙向北逃离,连长城都不敢靠近。几个月后,朵颜部落首领长昂亲自来到长城关口前,乞求明军放回长秃。

戚继光见他态度诚恳,恩威并施,释放了长秃,并严令其不要再次犯边。几天后,长昂等入关接受抚赏,一再表示臣服,并对天发誓“子子孙孙怀德内附”。万历十一年(1583),镇守边关16年的戚继光卸任蓟镇总兵官,用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赴任时“蓟门宴然”的诺言。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谭纶、戚继光这对忠臣将,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殚精竭虑,固防御敌,确保了隆庆、万历两朝北部的安宁,他们主持修建的关隘要塞,成为长城建筑史上的典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4 13:28 , Processed in 1.11687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