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小清河减水坝和钢桥创造了 三个北京和永定河历史的第一 王锐英 读《再续行水金鉴》,发现北京第一座钢桥、第一座路灯、第一次使用水泥混凝土且是国产水泥的历史,以及对小清河钢桥建成年代更正为1895年。 据《再续行水金鉴·永定河卷》《永定河十一》中记载: 1、光绪十九年(1893年),洪水漫过卢沟桥桥面三米。 “六月乙亥(二十五日),李鸿章奏:本年入伏后,大雨时行,河流涨发。......(六月)十三日寅刻,雨势益疾,风力亦狂。山水忽又爆发,排山倒海而来,浪高卢沟桥顶者丈余。桥上东西石条冲走数十块。该桥迤上西岸石堤,冲倒四十余丈。......卢沟桥东雁翅漫水,灌入拱极城。七月,李鸿章奏:......窃查本年六月十三日,永定河水势狂涨,高过堤巅。......卢沟桥北西雁翅迤上无工处所,冲破土山三十余丈。漫水右税局后旋奔东南,入哑巴河。南北冲逼,刷成河渠,宽深丈许。......该桥东雁翅迤上石堤外戗灰土,冲壊三十余丈。” ——此段文字记载:卢沟桥被洪水淹没“丈余”,至少三米以上,即从桥面算起,洪水有狮子望柱的两倍高度,而且大水漫过东侧堤岸灌入了宛平城,同时漫过西侧堤坝,“刷成河渠”。说明小清河此前或早已成陆,或仅留田间沟渠而已,此时因洪水冲刷方才形成分洪泄流的河道。 2、光绪二十年(1894年)修建减水坝,北京第一次使用水泥、外国人监工。 “正月丁酉(十九日),许振袆奏:为遵旨会勘永定河上下游,......一曰建减坝。臣未抵京以前,督臣已饬司道定议,于卢沟桥上半里南岸,建减水大石坝一座。......六月初四日,李鸿章奏:为永定河卢沟桥以上南岸新建减水大石坝,依限趱办完竣事。.....卢沟桥以(东)[应为西]增置减水大坝,乾隆以后,具有成规,事尚可行。......复派精于测算之副将陈季同,并洋员吉礼丰,赴工会勘。议于卢沟桥以上南岸,即上年漫溢处所,建设减坝,甚属合宜。酌定坝口宽五十丈,龙骨、金刚墙及出水坦坡簸箕,俱用大料石砌做。连同两面石堤、土堤、坝下减河,共估需银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九两。” ——根据上下文和后来修桥的位置分析,文中“卢沟桥上半里南岸”“卢沟桥以上南岸”即今卢沟桥西侧小清河桥位置。靠宛平城一侧为“北岸”,对侧为西偏南方位为“南岸”。 ——吉礼丰(Griffon),法国人,曾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总工程师身份监工旅顺港工程,又曾监工拒马河铁桥。此次监修永定河减水坝工程和桥梁,并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以监修永定河工测量得法,赏洋员吉礼丰宝星。”得到了皇帝嘉奖。(《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五) “本年二月初十日开工,饬将做成分数,逐月报核。计自兴工以来,每日夫匠万数千人,分投力作,昼继以夜,喘汗不停。又虑限期过迫,灰浆未能干透,过水或致冲损。开平煤矿局有仿洋式制成塞门土,运来三百数十万斤,以之勾砌石缝,填筑槽底,较石灰坚结易干。” ——塞门土,英语Cement,即:水泥。还曾有赛门敦、赛门得土、崔门土、西门土、四门町、塞门德土、红毛泥、士敏土、塞门德、水门汀、洋灰等十余种译名。 ——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泥。“较石灰坚结易干”是水泥的特点。 ——中国最早使用水泥是在1872年上海英国领事馆。到了1889年,河北唐山开平煤矿,第一次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此建立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1905年,詹天佑建京张铁路时,使用的就是启新洋灰公司的国产水泥。那么,卢沟桥减水坝使用的应该是开平煤矿生产的“细绵土”国产水泥。 小清河钢桥上游减水坝遗迹(侯秀丽提供) 3、使用水泥混凝土修建减水坝,且埋下建桥的伏笔。 “据报于五月十五日全工完竣。计砌成坝口大料石龙骨宽五十丈,高八尺。大料石坦坡儿宽五十丈,进深三丈五尺。出水簸箕宽五十丈,进深十九丈。内用大料石铺砌三丈,塞门土和沙石筑成十六丈。龙骨两面金刚墙高二丈二尺五寸,进深四丈一尺。两面片石堤共长三百五十九丈,高一丈三尺五寸至二丈一尺五寸不等。土堤共长一千四百十三丈四尺,高九尺至一丈一尺不等,顶宽二丈五尺至三丈五尺不等。开挖引河长七百五十丈,深四五六尺不等,宽五十丈、三十丈不等。下游护村堤长一千四十四丈。......陈季同、吉礼丰细加考校:若正河水涨一丈四尺八寸,与龙骨相平,渐涨则渐泄。若照光绪十九年,异常大涨,坝上应过水六尺。必不掣动正河大溜,致添下游清河之患。......该坝保固日期,即自本年五月十五日起,限照例保固三年。” ——显然,李鸿章没有亲临现场,故关于卢沟桥西侧减水坝的具体方位描述不是很准确。 ——坝口大料石龙骨宽五十丈,高八尺,即减水坝横截河道的主体结构总长度五十丈约150米,也是此处小清河河道宽度、两侧金刚墙形成的口门间距。大坝坝顶比上游河床高八尺,约2.4米;坝体上顶宽度四丈约12米。 ——大料石坦坡儿进深三丈五尺,即堤坝上游为斜坡,水平长度约10.5米,坡长4丈约12米。 ——出水簸箕进深十九丈,即下游斜坡水平长度约57米,是上游斜坡长度的近5倍。下游斜坡簸箕,其中有三丈(约9米)采用大料石铺砌,余十六丈(约48米)使用“塞门土和沙石”筑成,这种混合材料即现今的水泥混凝土。可以推断,这是北京最早使用现代水泥混凝土的记录。 ——龙骨(大坝)两侧金刚墙高二丈二尺五寸,进深四丈一尺。“异常大涨,坝上应过水六尺”约今2米水深,此数据可与今日(2023年7月31日)大水进行对比分析,今年水位已然超过了130年前的洪水水位,实现了李鸿章时代的设想。 ——注意金刚墙垂直高度约6.8米,墙长约12.3米,在此自卢沟桥西出的道路势必被截断,从而变成渡口吗!交通是如此显明的需要,想来这是策划修建减水坝的一大漏洞,因为修建当初并没有考虑周全。另外也不排除当初为了“立项”争取皇庭同意,故意为之的可能,这样方有下述修桥方案的“追加”提出。 小清河钢桥河岸金刚墙和石堤遗迹(侯秀丽提供) 小清河钢桥接驳道路两侧石栏杆遗迹(侯秀丽提供) 4、北京第一座现代钢铁桥梁 “至该处地当孔道,伏秋减坝泄水,文报行旅,未免阻滞。拟建钢桥一座,长五十丈,宽一丈六尺,可过三千斤重之大车。桥之两面,护以鉄栏。间设灯架,两头接铺石道,并加石栏。应设石桥墩七座,每座高一丈五尺,即砌于龙骨之上。此桥应向西洋订购,铸造需时。本年秋后运到,明春始能设妥。今夏坝上过水,暂行设船济渡。 再,查原领部款三十万两,除拨归濬船项向下用银三万二千五百四十一两外,坝工实造原估用银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九两。惟原估并无桥工在内,现已垫款赶办。俟桥成之后,核计不敷若干,即在赈捐款内提用,届时核实报销。......是月初七日,李鸿章奏:......查卢沟桥以下两岸石堤,向归卢沟桥司巡检兼理。应将卢沟桥以上,南岸自英山嘴至桥西雁翅止,土堤民工长九里,就近拨归该巡检兼理。 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二十四日,李鸿章奏:为永定河卢沟桥迤上南岸建设减水石坝工程,缮具丈尺、银数清单恭呈御览事。......据永定河河防局司道详称,建设减水石坝,并砌钢桥下石桥墩,两面添修石堤。......共享部拨经费银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九两零。" ——小清河铁桥,这是通称,“咬文嚼字”的话实际上应称为钢桥,而且最早就名为钢桥。桥长五十丈,与减水坝等长,桥宽约4.8米。七座石桥墩,每座高一丈五尺,砌于龙骨(坝顶)之上。说明桥墩以大坝为基础,相当于筏式基础。 ——可惜,该书没有记载桥梁的具体结构。据罗英《中国桥梁史料》记载,该桥由法国人设计和承造,为下承式钢桁架桥,采用螺栓联接。桥两旁装有铁带跨镂花灯柱,颇为美观。 ——以镂花灯柱“间设灯架”是为照明,这是北京“路灯”的最早出现!其它历史文献记载北京最早的路灯出现在1906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首先在北京东城(前门楼子下)安装了官办路灯,管理路灯的官员叫稽查员。 早在1843年,中国第一盏路灯是煤油点燃的,出现在上海街头。直到1929年,北平日报报道:“平市增设路灯:大街改用电灯,小巷添设油灯”,自此才开始推广街道路灯。 ——钢桥桥梁是向西洋订购的,但“铸造需时”,因此不是本年即1894年建成,而是秋后方才运到,第二年春天才建成。为此,1894年夏天,“因坝上过水,暂行设船济渡”,因此应纠正该桥建成年代,正式建成在1895年。 ——留下一个疑问:金刚墙高6.8米、长12.3米,墙还是垂直的,如果大坝不过水,人们又是如何过河的呢?是否从旁边的河底通行? 小清河桥头的空中岗亭(已经拆除) 结语: 永定河卢沟桥西侧的小清河铁桥应该正名为“小清河钢桥”,建成年代为1895年春季。谨此,对罗英《中国桥梁史料》记载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做一纠正。在小清河出现了北京历史上最早的钢桥和水泥混凝土,稍晚一些的是1898年修建的卢汉铁路桥(桁架钢梁、混凝土桥墩)、1905年建设的京张铁路、1923年建设的京门公路钢筋混凝土桁架肋拱桥和桥墩。这里还有北京最早的路灯,以及历史照片中看到的桥头岗亭,均为珍贵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建议: 鉴于小清河减水坝(遗迹)和钢桥(墩台)作为北京永定河水利文化遗产和北京交通文化遗产,应将小清河减水坝和钢桥遗址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锐英 2023年8月29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5 13:49 , Processed in 1.08112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