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厂所属的剧场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首钢五一剧场了。1955年,首钢在厂区西侧石景山下建设了一座庆祝劳动者节日的“五一剧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电视台和电视机,电子管收音机也极为罕见,剧场和电影院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载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拥有一千多个座位的五一剧场,里面有两排柱子妨碍观看效果,也没有冬暖夏凉的空调设施,但丝毫不影响钢铁工人欣赏文艺演出的热情。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年代,从中央到地方的文艺团体都到这里为钢铁工人举办慰问演出,五一剧场每天都是劳动者的节日,每天都激荡着胜利的凯歌。 工厂的剧场不同于社会上的商业性剧场,各种大型会议都在这里举行。1957年7月,首钢“服务人员及医务人员代表大会”在五一剧场召开,会议结束时,京剧名家马连良、张君秋登台为大会代表演出了经典唱段。 1959年6月7日,首钢干部职工在五一剧场庆祝三大工程竣工投产,梅兰芳演出的《凤还巢》,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文艺团体来华访问,到首钢演出是重头戏。1957年10月2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音乐话剧院艺术团在五一剧场上演了一台充满草原风情的歌舞节目,周恩来总理在蒙古国驻华大使鲁布桑陪同下,坐在剧场第三排,兴致勃勃地与首钢工人一起观看了演出。 早在五一剧场建成之前,1952年,首钢在金顶街和苹果园两个职工住宅区之间,建设了一座容纳46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其规模之大,创造了北京市剧场之最。1955年5月16日晚6点,梅兰芳率领剧团来到露天剧场演出《贵妃醉酒》,剧场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无缘进场的人们,就站在剧场周围的高墙外听戏。梅兰芳见首钢工人如此热爱他的戏,深受感动地说:“今晚有几千工人同志来看戏,他们是难得看到我的戏的,我为他们演出一定要特别演好。” 起源西方的芭蕾舞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于用脚尖跳舞,难度系数很高,国人会跳芭蕾舞者凤毛麟角,直到1959年底国家才成立中央芭蕾舞团。1957年10月11日,苏联新西伯利亚国立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到首钢进行友好访问演出,露天剧场出现了继梅兰芳献艺之后的又一次盛况,人山人海的观众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座椅之外的所有空间全坐满了观众,近六千名钢铁工人平生第一次领略了“跳跃的足尖艺术”,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天鹅湖》和苏联舞蹈家精彩表演,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首钢还在古城地区建设了一座“古城剧场”。到1957年,首钢剧场达到4座,共计9100个座位,而当年首钢职工总数为11406人。由工人文艺爱好者组成的业余京剧团、话剧团、评剧团、歌舞团和工会电影放映队活跃在各个剧场,使首钢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露天剧场除了演节目和开大会,主要功能是放电影。我童年生活在苹果园,每次露天剧场演电影,我们这些孩子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高兴,提前几个钟头跑到露天剧场排队买票。尽管一张电影票只要一毛钱,也不能每场都看。因为那时工人家庭多则八九口人,少的五六口人,全靠在首钢做工的父亲工资生活。露天剧场的长条木板椅子后来改成长条水泥座,夏天太阳暴晒了一天,晚上坐在上面还烫屁股,冬天坐久了凉彻肌骨。在露天剧场看电影最怕下雨,五六十年代,塑料制品非常稀罕,塑料凉鞋称为“玻璃凉鞋”,女孩子扎小辫的塑料头绳叫作“玻璃丝”,在商店里用尺子量着卖,塑料雨衣更稀缺。下雨天在露天剧场无法打伞看电影,人们就坐在雨地里把电影看完。冬天在露天剧场看电影,双脚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剧场里此起彼伏的跺脚声常常响到电影结束。尽管露天剧场条件简陋,却给首钢职工和家属带来了欢乐。21世纪初,这座首都最大的露天剧场,因为建设苹果园交通枢纽被夷为平地。1965年,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古城剧场被拆除。途经那里的597路、399路、专108路公交车,至今还保留着“古城剧场”站名。 随着岁月流逝,砖木结构的五一剧场日渐陈旧,在20世纪70年代初拆除。1976年,五一剧场在原址重建。新五一剧场占地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1636个席位,两侧为观众休息厅,舞台后面有演员休息室、化妆间,总投资45万元。我作为正在学徒的建筑木工,有幸参加了五一剧场建设。为了确保观众和演员安全,五一剧场混凝土结构全部采用现场支模浇筑成型工艺,我跟着师傅们完成了基础、圈梁、墙柱、舞台大梁支模施工。这座动乱年代建设的剧场经受了历史考验,在改革开放时期迎来高光时刻,成为首钢的政治文化中心。除了上演电影、戏剧和歌舞,首钢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发布,职工代表大会、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和劳动模范报告会在这里召开。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导演、编剧和演员在这里同工人联欢,画家吴作人、叶浅予、黄苗子的作品在这里展出。1987年9月24日,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也在这里隆重举行。 2010年底,五一剧场随着首钢老厂区停产,曲终人散,一度成为一些影视剧的取景地。在之后的工业遗址改造中,五一剧场被保留下来。 今天,五一剧场广场上再也不见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象,附近高炉的炉火也早已熄灭。但是广场前面的“铁”字雕塑,像一团火焰仍在熊熊燃烧。这座见证了首钢燃情岁月的文化殿堂静静地矗立着,里面似乎还在回响着钢铁工人的掌声和欢呼声。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2 , Processed in 1.0912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