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余件档案资料及实物中领略“最美中轴线” “京城之脊”在巨幅卷轴上展开。 从永定门出发一路向北,途经天坛、天安门、故宫等地,最终到达钟鼓楼,这条全程约7.8公里的线路就是北京中轴线。700余年来,它统摄着整座城市的空间秩序,被称为北京城的灵魂与脊梁。 正在北京市档案馆展出的“最美中轴线”主题展览上,300余件档案、文件、照片、实物及视频资料等,从哲思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传承之美4个部分,带领观众沉浸式行走“京城之脊”,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 观众可以用特制眼镜观看立体照片,沉浸式观展。 用红酸枝木制作的故宫角楼模型。 现场展示的天坛模型。 观展·亮点 一点一线 穿起“中和”哲思之美 推开古朴典雅的朱漆大门,走进“最美中轴线”主题展览,全长约7.8公里的“京城之脊”缓缓展开卷轴。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标准。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一切都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历经7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北京中轴线演变至今,穿起了中华文明“中和”的哲思之美。 展览中的一份题为“1935年北平市民政局关于天坛等坛庙历史及现状的介绍”的档案,记录了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孔庙等坛庙建筑的历史变迁、功能以及现状等,生动地呈现出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秩序理念的遵循。 以观众们最为熟悉的天坛和先农坛为例:档案里记载,在中轴线上,天坛作为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内含两个重要建筑——北为“祈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是明清两代皇帝冬至日进行祭天仪式的地方。与天坛“隔线相对”的是先农坛,为明清两代皇帝亲耕耤田、祭拜农神的地方。沿着中轴线的结构和走向,两组建筑群对称布局,展现了“中和”的境界和哲思。 一字一句 记录中轴传承之美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演变,也透过展览中一份份详尽真实的档案,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幅元大都中轴线位置示意图,还原了北京中轴线的始建阶段:元大都依托积水潭而建,于积水潭东岸设立全城建设基点,立中心台、建中心阁,由此向南形成中轴线。图中还能看到一座“万宁桥”,这是中轴线上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桥梁,它的位置自元代始建就没有变化,桥梁所在的地安门外大街的位置与走向也从未改变。如今,万宁桥仍在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上静静伫立,它的完整保留也证明了明清北京城是延续了元大都中轴线而建立的。 从明永乐四年朱棣皇帝营建北京城开始,至明嘉靖四十三年,北京城形成标志性的“凸”字形内外城格局,全长7.8公里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后,北京中轴线上古代建筑设施等发生公众化功能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的规划格局与建筑景观分期建成;如今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在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均强调着对它的保护和尊重。 一瓦一色 描绘“营造”建筑之美 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则体现在精美的传统营造工艺上。中国传统营造技术分为“八大作”——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裱糊作。其中,瓦作最为经典,首屈一指的就是琉璃瓦。 五颜六色的琉璃瓦都在哪里使用?背后蕴涵着哪些含义?展柜中展示了一组明清时期的北京官式琉璃瓦,其用色就极为讲究。 第一块黄色的琉璃瓦是在皇家建筑中使用的,因为黄色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二块同样是黄色的琉璃瓦,但观众仔细辨别就能发现,这块琉璃瓦的纹样不同,是向日葵图案。讲解员白天宇介绍,这个纹样的琉璃瓦仅用在天安门——1969年天安门进行重建工程时,有专家提出是否继续使用龙形纹样琉璃瓦件。最终,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瓦头等小件琉璃瓦换上向日葵图案,代表着欣欣向荣、向阳而生的新中国。 最不寻常的是黑色的琉璃瓦,这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之说有莫大关系。黑色在五行文化里面代表的是水元素,用在瓦色上有镇水之意。位于故宫外东路的文华殿小院,最后一进是一座二层楼阁,名为文渊阁,这里是清代储藏四库全书的场所,其上所覆盖的琉璃瓦便以黑色为主,以期能够起到防火的效果,这也是古人对于建筑颜色的一种极为朴素的认知。 观展·提示 ●地点:北京市档案馆三层西侧展厅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时至17时(16时30分停止入馆,周六仅限参观展览) ●票价:免费 故宫“垂兽”备用件。 观展·解码 戴上立体眼镜漫游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由一系列建筑群、历史地标、历史道路、桥梁及遗址组成。早在民国时期,我国就很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了,以展览中展示的1947年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编印的《古建筑保养须知》为证,上面提到了古建筑的保养方法足足有13项,涉及瓦顶拔草扫陇、天沟排水、地面排水等,并详细地梳理了对应的操作步骤。 为了帮助观众沉浸式观展,展览创意性地引入了三维立体眼镜,通过立体照片和特制眼镜相配合,全方位展示中轴线上建筑的魅力。 第一个通过立体展示生动地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中轴线建筑是燕墩,又称“烟墩”。透过特制眼镜仔细瞧,该建筑呈现上窄下宽的形态,有点像一个土台子。它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明清时期,永定门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便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时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人们看来是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 屋脊“小动物”难得聚齐了 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上常常能看到一列“小动物”,这就是传说中的脊兽。古人在修建宫殿时,将脊兽筑于其上,希望借助这些有象征意义的辟邪之物,带来吉祥,避火消灾。本次中轴线展览就将殿宇之上的脊兽“请”到了展厅之中,让观众近距离了解瑞兽背后的含义。 中国高等级古建屋顶的脊兽,一般为九个,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全国仅有无上等级的太和殿有十个脊兽,增加的这个脊兽位于最后,叫作行什。行什是一种带翅膀的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因为长相似雷公,也被认为是雷震子的化身,端坐在太和殿之脊,用以驱雷避火。 将太和殿十个脊兽同时放在一起展示,在日常展览中并不多见。白天宇指着展柜里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说:“在屋顶上你觉得它非常非常小,但放在我们面前,才发现每个高度都有四五十厘米高。古建筑对比例尺度的控制非常好,而且近距离看,每一个琉璃的小兽造型都非常精美,体现了清中前期的艺术特征。” 故宫角楼模型重达1吨 绕着展厅走一圈,便能发现,展厅里大件展品不多,为数不多的几件却足够重量级。 展厅尽头,摆放着一件大型木作工艺模型——使用红酸枝木制作的故宫角楼模型。模型采用1比10等比例缩小,最顶端超过了一个成年男性的身高,重达1吨。仔细观察,该模型制作精巧,由上万个精雕细琢的构件组成,无论是秀丽的檐角,还是古香古色的窗棂,都还原了真实的建筑形态,把古建筑的细节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的是,这个角楼模型的门还可以自由开合,为整个建筑模型增添了几分灵动。 故宫角楼模型对面,还展示了一件垂兽,高度足有约半人高,这只兽既像龙又像鸡,挺胸扬脖,仿佛正在引吭高啼。讲解员介绍,这是2004年前后故宫进行琉璃瓦修缮工作时烧制的备用件,一般安装在建筑垂脊上,内有铁钉,用于加固屋脊相交位置的结合部、防止垂脊上的瓦片滑落。 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1 , Processed in 1.09128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