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燕翁与你谈——京西古道上的民俗事务

2023-10-8 15:1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齐鸿浩|来自: 古道京西

摘要: 前言:门头沟区位于北京的西部,是京城的西部屏障,也是京城通过永定河这个通道西往山西、内蒙古的孔道。自辽代起就是京畿之地,区域内盛产的煤炭、石材、石灰、琉璃、砂锅,从元代开始就已是京城建筑和生活的经济支 ...
前言:门头沟区位于北京的西部,是京城的西部屏障,也是京城通过永定河这个通道西往山西、内蒙古的孔道。自辽代起就是京畿之地,区域内盛产的煤炭、石材、石灰、琉璃、砂锅,从元代开始就已是京城建筑和生活的经济支柱。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过,给我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做为永定河流域上的门头沟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钟敬文先生在1988年来门头沟区博物馆考察时说:“门头沟这地区,从先史时代起,就有人居住,他们在这里生产、生活和创造各种必需的文化,因为这里是个山区,后来又是一个矿区。他们所创造和沿袭的风俗、习尚必然要带上这些环境的特点。同时它地处历代都城近郊,又不断加入由山西、河南等地迁来的移民,这些事实,同样要对当地民俗产生这样那样的作用。因此门头沟地域虽然不算广阔,但文化、民俗的性质、成分以及呈现在形态上的色彩却是相当复杂的,也是值得民俗学者们注意和深入探讨的。” 

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从本源上说不是被外人总结出来的,而是从这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中表现出来甚至是表达出来的。所谓民俗文化事象,就其丰富程度和规模来说可能不等,或者是传承、记忆下来的比较完整的有秩序的生活现象和生活环境;或者是比较零碎的语言、行为、器物、制品等个别事物和符号,但都曾经跟这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具有复杂多样性,由于门头沟区98.5%的地方是山区,永定河作为北京连接山西、内蒙古的通道横穿区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人口流动性大,形成了其民俗活动的多样性。

妙峰山娘娘庙会   妙峰山虽然山不高,但它却是京津一带以至华北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中心地。妙峰山顶峰的碧霞元君祠俗称金顶妙峰山娘娘庙,香客们习惯将碧霞元君称为“老娘娘”。每年的阴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妙峰山都会举行庙会。这是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盛会,在长期进香活动中,他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织和仪式。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香客、香会来此朝顶进香。有的香会搭建茶棚为往来香客免费提供粥茶,有的香会则以自己的表演向老娘娘献艺,以示虔诚。各种香会边走边练,幡旗飘扬,互道“虔诚”之声不绝于耳,鼓磬齐鸣,观者如潮。而在回程时,人们都不会忘记“戴福还家”,以求此后的生活吉祥、安康。

妙峰山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吉祥神,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求吉祥平安。各地民间香会云集于此,文会为庙会和香客提供各种义务服务,武会朝顶献艺,酬神娱人。香会一般以行业或居住地为单位组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规范周全,以“车栊自备,茶水不扰,虔诚上山,戴福还家”为原则,行善助善,是庙会活动的主体。在多年朝顶进香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打知、祭坛、拜祖师、起驾、参驾、献艺、祭塔、拜碑、回香、谢山。

过去,到妙峰山朝顶进香的香客一般从宣武门、阜城门、西直门、德胜门等地出发,沿着各香道朝顶进香。由于山道崎岖,路途遥远,进香赶路时必须昼夜兼行,一般来往需要三天以上,不少进香者还携带家室,备有干粮,相偕同往。怀有各种心愿的香客,到妙峰山去为了获得老娘娘的庇佑,都表现出极度的虔诚。有给老娘娘送香的、送米的、送香油的、送蜡烛的,等等。香客进香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求婚姻的、求财的、求子的、求官的、求祛病的,还有求事业有成的、庄稼丰收的,等等;有的则是前来还愿的。在老娘娘神像的供桌前摆满了香客供奉的供品。有的香客在求得子女后,还会送给老娘娘用纸扎或用布做的娃娃,以表示对老娘娘赠子的感谢。

香客进香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些香客用非常特殊的进香方式表达对老娘娘的虔诚,希望老娘娘能够保佑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一些老香客现在还能清楚记得他们那时看到的一些特殊的进香方式。在过去有的香客以“爬香”(背鞍)、“滚砖”(跪香)、镯镣、耳箭、悬灯等方式朝山。爬香是背系马鞍,项戴元宝锞串,匍匐跪地爬山,表示“自变犬马,已赎己罪”。滚砖的人到妙峰山还愿时三步一拜,五步、七步一磕。朝拜者手拿一砖,每翻转一面砖便要磕一个头。镯镣是穿着红色的“罪裙”,自戴镣铐朝山。更有甚者莫过于悬灯、挂炉了。悬灯是用绳子把灯笼穿在胳膊的皮肉里,举着灯笼上山进香。挂炉是把两个铁质的小香炉用绳子穿在自己的皮肉里,挂着燃着盘香的香炉上山朝顶,这种朝山方式仅仅只有老朝山香会的首领才能做到。据说,采取这些方式前来朝山进香的人大都是因为父母的病痛而许愿、还愿才这样做的。茶棚遇到这样的进香者会赶忙上前、想方设法地搀扶,救助。香客的心极其虔诚,有体弱多病不能朝顶的,也要爬到半山腰的灵官殿报号参拜,并焚香遥拜,以了心愿。过去,也有享乐型的朝山者,这多半是一些达官显贵。他们乘车至山下,然后改乘 “爬山虎”(二人肩椅),让人抬着一荡一晃的上山。 

香客进香的过程一般是:沿路祭祠、登山、报号、朝顶、进香。进香结束后,香客还必须到峰顶上的回香亭拈香、酬山,然后才可以下山。在回来的路上,香客要买一些红花戴在头上,带回家中。这些红花是由红纸扎成的老虎、蝴蝶和蝙蝠,因为“蝴”“虎”“蝠”和“福”的发音相近,香客们称为“戴福还家”,意思是把从娘娘庙进香带来的福气带回家中。有的香客还会买一根桃木拐杖,他们认为桃木可以辟邪、驱鬼,可以保佑路上平安。在庙会期间,到处都是头戴红花,手拄桃木棍的香客。往来香客相见,还要互道“虔诚”,十分热闹。

香客们到妙峰山朝顶进香共有六条香道。北道,从海淀区聂各庄乡聂各庄村始;中北道,从海淀区北安河乡北安河村始;中道,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始;中南道,从门头沟区军庄镇灰峪村始;南道,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始;岭西道,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始。京城进香的香客一般从德胜门、西直门、阜城门、西便门为起点,再沿上述香道朝顶。六条香道中以南道风景最为幽胜,中道、北道亦佳,中北道次之。若以里程计之,中道最近,南道最远。这些香道最终汇集在妙峰山脚下的涧沟村,各路香客再由涧沟村爬山朝顶。

因朝顶进香路途较远,各香会便在香道沿途设置茶棚,供香客休息及饮茶、喝粥等。因此过去,香道上每隔七、八里就有一个茶棚。茶棚周围悬挂二十八宿旗,门前竖一杆七星皂旗和摆设九连灯架。茶棚香会除集体朝顶进香外,主要活动是在庙会期间举办天数长短不同的施粥、舍茶等“善事”。 

九龙山娘娘庙会  旧时的门头沟仅指现在门头沟区龙泉镇东辛房村以西到沟顶香儿窑一带的地区,包括东辛房、西辛房、门头口、炉灰坡(今龙凤坡)、宽街、东店、中店、西店、梁桥、横岭根、天桥浮、孟家胡同、官园、拉拉壶、韩家沟、香儿窑,计十六个自然村。这一地区是北京小煤窑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人多世代以采煤、运煤为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外地走窑、挖煤的工人在此寄居。采煤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九龙山娘娘庙就是由门头沟地区窑主和窑工集资兴建的。它是门头沟区的采煤业人群及其附近村镇所共同尊崇顶礼的神庙。抗战之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九龙山娘娘庙都要举行庙会。庙会期间要把娘娘像以十分隆重的仪式从圈门里的九天娘娘庙抬出去,走过七里的山路,送往山顶的娘娘殿内安放。在送娘娘的途中,以门头沟十三会为核心会档的各路香会紧紧跟随,沿途纷纷向娘娘献艺。沟里人把这一活动称为“送娘娘避暑”。同时,从五月初一九龙山庙会后,门头沟的各煤窑必须统一停产,由各窑的大作头顶最后一班,最后一个出窑封井,俗称“下山”。到了九月初一,庙会的组织者又会派人和驾会一起上九龙山娘娘庙,将娘娘殿内那尊小的九天玄女娘娘神像请驾到龙凤坡村后的九天娘娘庙,各窑这时开启封窑生产,俗称“上山”。

柏峪村燕歌戏  这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戏种,享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秧歌戏,也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柏峪村燕歌戏,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柏峪村村民的祖先多为明代从南方迁居到此守卫天津关的军户,为了消除守关的寂寞,将秧歌戏从南方带来,并传了下来。因其唱腔苍凉古朴,风格独特,以“九腔十八调”而享誉。秧歌戏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其唱腔的源流为明代以江西弋阳腔、安徽青阳腔为原始声腔的高腔戏,而弋阳腔又源于北宋末年在温州诞生的“南戏”。弋阳腔保存了古老“南戏”的部分传统,如多用打击乐器等。秧歌戏是历史最悠久的古老戏种了,在城市的戏剧舞台上早已销声匿迹,退出戏曲舞台,而在深山老峪中的柏峪村扎了根,由于柏峪村地处深山,虽然在古代是交通要道,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昔时的古道失去了作用,柏峪村逐渐成为较为封闭的山村,秧歌戏由于村民的喜爱而得以流传。

千军台、庄户古幡会   这两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举行的古幡会活动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千军台、庄户是相邻的两个山村,地处京西古道大寒岭南侧。这条古道东通京城,西经大寒岭到斋堂川,再往西通往怀来、涿鹿、蔚县,并可从怀来盆地抵达内蒙古草原。幡会这一古老的民间村社活动,在此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按照两村的惯例,出门在外的人春节可以不回家过年,但正月十五以前,出嫁的女儿、离家在外的人,都要回到家乡参加幡会活动。到时共有三百多户人家的两个小山村,家家参与,人人上阵,幡会活动牵动着每户人家的心弦,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千军台、庄户古幡会据传兴起于明代,两村共有龙王幡、三官幡、天仙幡、地藏幡、送生幡、老君幡、玉皇幡、地名幡、窑神幡、马王幡、三圣幡、东岳幡、观音幡、真武幡、太阳幡等中幡19面。走会时,队伍中插有小车会、大秧歌、跑驴、地秧歌、狮子会、吉祥会、号佛会、娘娘驾、吹奏音乐班、打击音乐班、大鼓会等花会。

走会这天,上千人的队伍排满了庄户大街,二十余面大幡依次排开,威武壮观,十几档花会穿梭其间,各显神通,绘制着一幅奇特的民俗画卷,音乐班吹的是柳公丫儿,打乐班打的是过街先。锅子大鼓会起会时打的是八锅子,过街打的是大得胜,地秧歌摆开场子边走边表演,神幡的表演很丰富,有盘肘,肩扛,背箭、脚踢,头顶,牙托,怀中抱月等动作。

两村共有旗幡二十一面,分别代表着请来与民同乐的二十一位神仙,它们中有上界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也有来自下界的窑神、马王、地藏等,这些都是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神仙 ,其中的窑神就是煤矿工人的保护神,因为这里是产煤区,因而人们非常敬重它。

三月三祭祖先同吃面  桑峪村是京西古老村落之一。明代有宛平县下“桑峪社”的建制,并且设立过社学。近代,又在这里科学考察,发现了11万年前的人骨化石,称为“前桑峪人”。这里过去桑树遍地,养蚕缫丝,故称“桑峪”。斋堂川里流传的一首顺口溜中,有“桑峪的蚕丝成大捆”之说。这里的村民,不论姓氏,不论宗教,都能和谐相处,并有于三月三“共同祭祖先,同吃蚕丝面”的习惯。2015年自恢复举办了“三月三”民俗文化节这项民俗活动后,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举办,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正能量。 “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京西节庆活动,体现的是敬畏自然的人文精神,传递的是团结、友善、和谐、包容、敬业、感恩的乡愁情怀,应该大力继承与发展。

灵水秋粥节  “秋粥节”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而传承了300多年的习俗。300年来,该节日可谓承继了灵水村民朴素的纪念。每年立秋清早,灵水人会聚在村中的开阔地,支起几口大锅熬制秋粥。大家各自拿来米、豆、花生、核桃等原料,淘洗干净后放大锅里煮熬,秋粥的芳香在村中弥散。姑娘媳妇们灶前灶后忙着添柴、搅动锅底,老爷们儿抱柴挑水,全村人熬秋粥时的欢喜劲儿,不亚于过年。


灵水村“ 秋粥节” , 正是为了纪念清康熙年间举人刘懋恒的捐谷舍粥、贩济灾民、为富也要仁的高尚情操, 逐渐形成的京西民俗节日。刘懋恒辞世后,灵水村刘家特意在“ 立秋” 这一天, 即使非灾荒年份, 也要在本村空旷地搭棚舍粥。据村民解释, 此时的舍粥, 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赈灾。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 祈求“ 风调雨顺” 、“ 天人合一” 。立秋, 是秋天的开始, 选在立秋日舍粥, 是为了求得“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农业生产的大丰收。其次, 求得“ 邻里和谐” 。村民在过去的一年中可能由于墙角、地头, 发生邻里纠纷; 或者由于孩子间吵架, 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等, 借此共食“ 秋粥” 的机会, 可化解或缓和人们之间的隔阂、矛盾。第三, “ 立秋” 舍粥, 具有“ 济贫解困” 作用。在古代中国,“ 立秋” 前后, 正是许多处于贫困线上的农民, 上年的粮食已吃光,本年的庄稼还没成熟, 生活陷于困顿断炊之时, 因此, 立秋“ 舍粥” 具有“ 济困” 之意

祭永定河神  永定河龙王并不是自封的,历史上曾有四位皇帝诏封永定河爵位。金世宗、元世祖、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敕封永定河为“河神”。永定河流域的一些龙王庙也供奉过永定河神,但这些神像都没有能保存下来。只有三家店龙王庙里的这尊神像,成为现存唯一的永定河龙王神像。在农历六月十三龙王爷生日这天,会在龙王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人们汇聚于此,燃烛焚香,叩拜龙王!


作者简介:齐鸿浩,民建会员,退休。北京史地民俗协会研究员、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智库专家、北京京西古道文化发展协会专家顾问。曾历任陕西黄龙县文管所所长、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门头沟区博物馆副馆长、区文管所所长,北京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京西古道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等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4 23:22 , Processed in 1.0930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