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北京建都,从老宣武开始…… 自辽代开始建都城于北京,即在老宣武地界。之后,历代城垣经多次、且复杂的迁移,直至明代重修内城和外城后,确定的北京城垣至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北京城发展史 据记载,北京城最初兴起于奴隶社会时期的燕,燕的都城叫作蓟,蓟就是北京城最早的前身,燕国与其他国家一起进入了封建社会,并列七国之一。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的一千多年时间,从秦、汉到隋、唐的几代,北京一直是在中原统治者和东北少数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逐渐发展。 秦始皇为加强蓟城与秦都咸阳联系而大修驰道,汉武帝将蓟城作为向东北发展自己势力范围的中继站。隋炀帝于大业四年(公元608 年)开永济渠,将河南西北部的沁水南通黄河,北到蓟城,再沿着当时永定河(时称桑干河)故道(今凉水河)抵至蓟城南郊。 唐朝历经将近300年历史后,中原的封建统治势力逐渐衰微和分裂,蓟城不仅不再是入侵东北的前方基地,反而变成了重要的军事防守的重镇。唐中叶,蓟城是当时幽州的治所,因此称为幽州城。至唐末,幽州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时东北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先后崛起,最终叩开了唐朝的门户——幽州城。 唐没落后,继而是五个小王朝,史称“五代”。五代时期,幽州以及周边地区被东北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人占领。契丹兴起于古北口外西辽河上游一带,就是辽朝(916 年—1125 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期间(公元936年)从中原的后晋王手中获得“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成为辽疆域南部的陪都,便将此称为南京。 辽(陪都)、金(建都)均在老宣武的地段,直至元的大都城北移,明重建城垣,形成如今北京城垣格局。 辽朝陪都于老宣武 辽朝建了五个都城(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虽然把幽州城改称为南京,并未在唐代幽州城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时期的南京城中心位于今广安门西南一带,城内分为大城和皇城,但除去把城内西南角上修建了一座很小的皇城(又称大内)外,并没有更多的发展。皇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城墙以外。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西为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 宫殿区东侧为南果园区,西侧为瑶池宫苑区。宫苑规模较大,瑶池中有小岛瑶屿,上有瑶池殿,池旁建有皇亲宅邸。 现广安门内的广安东桥东南角处,立有“辽燕角楼故址”标志。辽南京皇城城垣位于大城西南,其四角仅有东北角独立,不与大城城垣相交,因此在此建角楼,名为“燕角楼”。“燕角”谐音为燕阁、线阁,这便是北京宣武区南线阁、北线阁地名由来。角楼北段称作“北线阁”,南段为“南线阁”,并延续至今。 辽南京城垣:1.北城垣已无踪可循,依据考古资料确定具体方位,是宣武门内头发胡同至白云观北一线是北城垣所在地。受水河胡同被认为就是辽南京城北垣外的护城河。2.辽南京城的东城垣在今校场五条、烂缦胡同一线。今菜市口西侧绿化带中立有“辽安东门故址”石碑。3.西城垣于广安门外甘石桥一带,莲花河水自北向南的一段,就是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4.南城垣相当于今日白纸坊东街、西街一线。今位于白纸坊东、西街与右安门内大街相交处之西立有“辽开阳门故址”石碑。 金朝建都依旧是老宣武 辽代的北京只是陪都,北京正式建都是在金代。为纪念建都850周年,2003年在位于广安门与白纸坊间的护城河西岸滨河公园内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 公元1127年女真族打败北宋,公元1122年辽南京被女真族攻占。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松花江畔正式迁都到幽州城的燕京(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为燕京),并改名为中都,这也是北京正式建都之肇始。金代迁都中都后,对中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金中都是在原城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城市,1150年动工扩建,1152年开始营造宫殿。辽未被损毁的宫殿并入新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又修建皇城、宫城,形成了宫城居中的格局。 中都城扩建是将辽南京城城垣向东、西、南三方各扩展约三里,北城垣没有什么改变,这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金中都故址占宣武区面积的大半部分。侯仁之先生《北京建都记》:“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 据《金图经》记载,“都城之门十二,每向分三门,一正两偏……共十二门。”金代后期在城东北角又增建一座城,为皇帝赴东北郊离宫琼华岛大宁宫之用。中都城城门十三座,南面居中为丰宜门,右为景风,左为端礼。东为阳春、宣耀、施仁。西为丽泽、灏华、彰义。北是通玄、会城、崇智、光泰诸门。北城门的会城门是最西一座,其地址名称保留至今。 金人不但扩建了中都城,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近郊的水利资源,有计划地将发源于城西大片天然湖泊(古称西湖,今莲花池)中的小河圈入城中。一方面利用小河水源,开凿了环绕大城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又把小河的水流引入城内的宫苑,修建了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风景中心。小河的下游自西而东,穿过内城的正南,河上建有一座名为龙津桥的石桥。 中都建成后,为将华北平原范围征收的漕粮运到城内,开凿运河摆到议事日程。当时曾经把永定河水从会城门附近引入北护城河,再从北护城河向东开凿了一条运河,其下游直入潮白河(潞水)。这项极有卓见的设计无可否认地给后人以重大启迪,成为近年来北京兴建永定河引水工程的前驱。 元代都城迁出老宣武地区 金中都在兴建不到百年,就遭到了浩劫,以致宫城所在,竟成为废墟。12 世纪末叶和13 世纪初年,北方游牧民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兴兵于黑龙江上源的斡难河畔,征服了邻近各个部落,然后南下,公元1215 年突破了八达岭至南口一带的天险,一直扑向中都。金兵溃败后,杀进城来的蒙古骑兵将耗费巨大、建造豪华的金中都城纵火焚烧。四十多年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正式宣布要在这里定都,并建造了元朝的大都城。元大都城并不是在金中都城旧基重建,而是另选新址。 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 年)曾修建了一座离宫,起名大宁宫。修建离宫时,将原有湖泊加大疏凿,并推筑了湖中的小岛,叫作琼华岛。就是现在的北海公园的白塔山,白塔山下东北隅,还有一石碑刻有“琼岛春荫”四个大字。1215 年蒙古兵攻打中都时,大宁宫处于中都城的郊外,有幸保全下来。忽必烈初到后就住在中都城东北郊外的大宁宫。而后,开始围绕着大宁宫着手建筑起元大都城。琼华岛和周边的水泊也就是今日的中海和北海,当时南海还不存在。 大都城始建于1267 年(元世祖至元四年),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修建工程基本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 王府等工程的建造, 大都城设11 座城门。东面的三座城门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南面的三座城门为文明门(今东单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承门(今西单南);西面的三座城门为平则门(今阜成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南路西端);北面两座城门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 皇城位于大都城南部的中央,皇城周长8800 米,东西两面城墙较短,各2000 米,南北两面略长,各2400 米。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元大都城的兴建是北京建城史上的大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它奠定了现代北京城的基础,确定了城市的位置、内城水系以及城市中轴线等重要的城市构架。明燕王朱棣即位后,便在拆毁的元皇宫旧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削掉了北城土城墙,都城的北城墙往里缩了2.5 公里,再建后的北城墙即现在德胜门和安定门位置。并将南城垣南移0.8公里。 至清代,北京城垣利用明时期的都城,并未做改变。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5 15:31 , Processed in 1.08164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