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阜外医院往北,北营房中街与百万庄大街交汇处东南角的一个印刷厂园区内,有陆征祥家族墓。 陆征祥是民国风云人物,因为世人的一知半解,总会把他和陆宗舆搞混,而我们从小接受的非黑即白的教育,习惯性的给人盖棺定论,也极易因一件事而给历史人物定性,具体体现就是对于陆征祥这个人物的评价上。 陆征祥与陆宗舆都是袁世凯身边的重要人物,从1915年开始就和日本代表日置益大使谈判,谈判的内容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一条》,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陆征祥还是袁世凯,都试图延缓签约的过程,并希望可以透露给西方,引起别国对日本的干涉,但是弱国无外交,在巨大的国力差距下,《二十一条》最终签字了,而签字的代表陆征祥和陆宗舆都被叫做卖国贼。 这其实是很不对的,就好像清末大家都骂签字的李鸿章是国贼一样,让一个最终的背锅侠承担全部的罪名是不客观也不公允的。 当然陆宗舆后来因为拿中国的长远利益换取短时间的借款资助而成为五四运动的攻击目标,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卖国,但让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陆征祥也因此吃了挂落儿就很荒唐了。 陆征祥,又名陆徵祥、陆子欣,原籍江苏太仓,中国的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他深悔昔日签署《二十一条》,因此力主对德宣战,试图以此收回权利,但是袁世凯不听他的,黎元洪也不听他的,直到段祺瑞任总理后,才最终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以战胜国的姿态出使国际,全国上下对此充满希望,和陆征祥一起的还有驻美公使顾维钧、南方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驻法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震,陆征祥担任代表团团长。 然而,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大会,德国、奥匈帝国都被玩了,就连已经是列强的日本和意大利也被无视,更不要说空有一个战胜国名头的中国了。最终陆征祥顶住北洋政府的压力拒不签字,成为战胜国一方唯一一个没有签字的国家。 巴黎和会后不久,陆征祥辞去所有职务前往比利时,成为一名修道士,并最终安葬在比利时,北京的这处墓园,是他的家族墓。 墓园建于1920年,这里面安葬的是陆征祥的父母和祖父母,从上海迁来。墓园位于东南方,面朝西北,那是罗马教廷的方向。 墓园上层是祭堂,下层是墓室,原有两座铜像,全民超英赶美大炼钢铁时被砸了炼钢。祭堂中有溥仪、袁世凯、康有为、黎元洪等人的题刻,墓室幸运的躲过的温格,但是屋顶上的十字架和墓室内的棺材全部被砸毁,温格后期成为工厂仓库。 按照《陆征祥传》的记载,墓园包含砖墙、草坪、供修女居住的院落,以及一所小学,现在当然已经无存。 目前可看的,只能通过印刷厂的栏杆远眺墓园的祭堂,前门廊上有标记Famille Lou,是“陆”姓的威妥玛拼音拼法。 陆征祥去世于1949年,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北洋风云彻底烟消云散,即将登场的,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狂热年代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3 , Processed in 1.08206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