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三山五园成为百姓博物馆

2023-11-11 14:5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孙颖 王海欣|来自: 北京印迹

摘要: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清代文人王闿运的长篇叙事诗《圆明园词》中,这样推崇圆明园的美景。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通常“三山”指香山、玉泉山、 ...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清代文人王闿运的长篇叙事诗《圆明园词》中,这样推崇圆明园的美景。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通常“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如今,在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过程中,北京海淀绘就了一幅“山水连城,翠海芳淀”的蓝绿交织大美画卷,重现三山五园山水形胜。

三山五园·水

清河之洲

圆明园畔滨水绿廊 布局十景传承文脉

从圆明园西路向北,过北五环肖家河桥右拐,顺着小清河路向东,清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护卫,但笔直的护坡稍显生硬。可过了树村闸,清河的面貌判若两“河”:河面豁然开朗,河岸蜿蜒多样,有栈道、码头、亲水休闲空间。

河岸近处是“月榭芳菲”,利用河道岸坡的高差空间设置了服务空间,其临水观桥、曲线平面的特征脱胎于圆明园四十景的汇芳书院眉月轩。

河道中心区的汇芳桥,借鉴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汇芳书院里的断桥残雪,采用传统的可见于清明上河图的木编桥结构形式,通过栏杆的光影变化、不同比热的材料和铺装来再现“断桥残雪”。

清河,是三山五园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河道,衔接山前山后,被称为海淀天然的“金腰带”。

作为清河两岸综合整治提升规划7个节点之一的“清河之洲”,就位于圆明园北侧,形成公园与河道融为一体的滨水绿廊,总生态景观提升改造面积约达到25公顷。目前,“清河之洲”已经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水域修复

水系焕新重现生机 再现景秀文盛景象

三山五园的水系,变的不仅仅是清河。历史上三山五园层峦叠翠,泉水充沛,湖泊众多,山下河湖衬映,宛若江南水乡。为恢复三山五园历史上水系格局与风貌,再现胜景,海淀区以构建循环水网、修复水域生态、提升河道景观为重点,拉开了三山五园水系治理帷幕。

金河是一条元代开挖的引水渠,在三山五园环境提升过程中“焕然一新”:河道两侧台地驳岸,曲曲折折,南岸老树横斜,北岸新枝幼苗,隔水牵手,宛若一幅梦幻的油彩画,已经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在园外园片区,取用京密引水渠的优质南水,向北长河、北旱河、南旱河、金河、玉泉山引水渠5条河道以及北坞公园、两山公园等水面补充优质水源,年补水量2000万立方米,恢复水系生态基流的同时,涵养地下水源。通过颐和园、昆玉河,实现园外园、圆明园两个片区水网连通,利用优良的再生水向万泉河、清华、北大未名湖、圆明园等区域358公顷水面补水,实现各水系活水流动,年补水量1500万立方米,再现了圆明园区域历史上景秀文盛的景象。三山五园地区水系重现生机。

如今,通过对水网沿线的玉泉山引水渠、北旱河、北长河、金河、南长河、万泉河等23.3公里河道进行生态化提升改造,三山五园地区共优化、新增慢行系统43公里,缝合蓝绿空间430多公顷,增加水面428公顷,近5年来地下水位回升15.24米。

三山五园·园

西水磨公园

绮春园外一路繁花 还原地域历史风貌

顺着中关村北大街一路向北,过北大燕园,到清华大学,路西侧,刚刚竣工的西水磨公园繁花似锦。步入公园,沿中关村北大街堆叠的缓坡上,大片大片的“花毯”好像将车水马龙的喧嚣都隔绝在外,闹中取静。浅浅的河道顺着圆明园绮春园东墙流淌,石磨堆砌的汀步桥传承着三山五园的记忆。

西水磨公园位于绮春园东围墙和长春园南门的交会处,历史上该区域水系丰富,万泉河水流湍急,当地人利用水力推动转磨,水磨村以此得名。可2020年前的水磨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加盖了二层甚至更高,“贴面楼”“握手楼”遍地,常住人口只有1800多人,总居住人口却高达1.2万人,是典型的城市发展洼地。

“我们对三山五园地区历史复原图、清代至现代圆明园复原图研究和对比,恢复了历史水系。”公园设计师吴田田说,在文勘过程中,在绮春园东围墙处发现了一个双孔闸,正是当初圆明园内外水系交汇之处,在公园修建过程中被保留并进行展示。

溢春院、同春院、双春水苑……如今的西水磨公园,用山水、树木、花草、院落空间延续圆明园整体空间和元素特色,展示出原有河流水系位置及圆明园内外水系连通关系,还原了三山五园地域历史风貌,成为连接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纽带。

“一道十三园”

山水田园诗画玉泉 稻花香里再说丰年

北京西郊种植水稻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清代,经皇帝选育、示范和推广,种植渐成规模,人称京西稻。

自2010年开始,海淀区结合环境整治和功能提升,在园外园区域先后建成了北坞、船营、两山、中坞、茶棚、影湖楼、石渠和功德寺等13个特色公园,实现绿化818公顷,一条36公里的三山五园绿道串起这些公园,保育绿脉、恢复文脉、打通路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道十三园”。

“一道十三园”恢复了水面56.8公顷,水稻田12公顷,每年这个时间都有许多市民从四面八方乘坐着地铁西郊线来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到了10月份京西稻的收割季,再来赴一场丰收的盛事。公园里的京西稻田,以中国传统的“沟洫之制”进行田地设计,展现了水田之美,更融入了现代生活、游览需求,成为海淀园林的一大特色,也让海淀水乡“京西稻”的景观鲜活地传承,更具有生命力。林地、湿地、稻田等生境交织,绘就了“山水田园、诗画玉泉”的美好画面。

今年海淀区还将启动颐和园新建宫门南侧绿化、一亩园绿化、挂甲屯绿化等6个项目,还将新增绿化面积51.89公顷。

寻常百姓的博物馆

回归生活讲述过往 丰富首都文化供给

以前,三山五园是皇家园居理政之所。如今,三山五园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感受山水园林和文化之美。

颐和园的文昌院,如今是颐和园博物馆。9月份,“园说”系列展览第五期在这里开启,用文物讲述三山五园的故事。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也在数字世界里“重生”。VR、AR、MR、4D等多种数字技术打造的沉浸式交互体验项目。拾光买卖街千机圆明全景沉浸式飞行体验空间、福海圆明灵境光影体验馆、三园交界720飞船等体验场馆、西洋楼数字化实境+虚拟展示,让游客在光影的艺术中全新感受圆明园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以正觉寺马首展为基础的圆明园博物馆也将于年内正式挂牌亮相,这些都让圆明园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3月25日,作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百年“清华园车站”以红色革命打卡地的崭新面貌向公众开放。如今,作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相继串联起了清华园车站、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地等旧址,成为一条知史鉴今、砥砺前行的革命文化线路。

三山五园,承载的不仅是一段段兴衰过往,更是泱泱古都的气质文脉。伴随着国家文保利用示范区的创建,三山五园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丰富着首都的文化供给。

三山五园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重点区域之一,伴随着国家文保利用示范区的创建,三山五园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交融已经形成,在感受海淀科技创新核心区的同时,让人们可以更多感受海淀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海淀充满希望的未来。

2020年,海淀区三山五园代表北京市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目前示范区45项任务整体进展顺利。在创建过程中,海淀区为文物保护利用探索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三山五园之外,在全市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 18:59 , Processed in 1.10001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