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瓮山泊“西堤” 颐和园万寿山古称瓮山,瓮山前面曾是10000~5000多年前的永定河故道,今人称之为古清河。大约5000多年前在玉泉山东面的古清河故道中开始出现湖泊,标志着瓮山泊的诞生。金元时期,人们在此修筑水利工程,在湖的东岸建起堤坝束缚湖水。虽是湖的东堤,因在京城之西,古人遂以“西堤”相称,而瓮山泊也称之为“西湖”。 清代修筑清漪园,瓮山泊“西堤”随之消失,后人只能根据有限的记载来推测瓮山泊“西堤”的位置。在古人的记述中,西堤位置有两个参照点,一个是西堤上的龙王庙,即今天颐和园南湖岛上的龙王庙;一个是青龙桥,西堤的终端在青龙桥旁。今人在绘制瓮山泊图时,西堤走向都是由龙王庙向北至瓮山脚下,有的画至瓮山圆静寺前,有的画至石舫,可惜都缺少实物证据。 京杭道里图中的瓮山泊和瓮山 2、西堤未曾接瓮山 1991年,昆明湖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清淤,它给我们寻找瓮山泊“西堤”遗址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工程进行期间,先后有数拨人前去调查瓮山泊,从后来发表的成果看,大家在调查时都曾把昆明湖西部当作瓮山泊,在南湖岛与万寿山之间寻找西堤和瓮山泊,我也是按照前人绘制的瓮山泊图,从龙王庙开始踏查的。 昆明湖南湖岛西北的木桩带 调查刚开始,就在南湖岛西北面清淤后的湖底看到一排木桩,木桩直径约12厘米,残长80至100厘米,从形态上看,应该是明代遗物。木桩由南湖岛西北角向西偏北约20至30度的方向延伸,在距南湖岛约140米处消失。木桩的消失给调查者带来困惑,一位调查者后来写文章推断,西堤应由此延伸至石舫方向。我最初也是这样设想,于是从石舫反向寻找,结果在石舫南约300米的昆明湖底,发现一片金代文化层,有不少金代瓷片、陶片和动物骨头等遗物,它应是一处聚落遗迹。经过调查发现,堤坝遗迹并未通向瓮山或石舫一带。 昆明湖底出土的金代遗迹 3、“长堤曲曲石磷磷” 由金代遗迹向南寻找,在南湖岛西北200多米处,清淤后的湖底有大量碎石(照片3),但碎石的分布状况并不清晰,如何能看清它的分布?我想到了遥感图像。心里想到的事自然就会留意,从颐和园出来时,恰巧看到东宫门内的颐和园导游图,它是一幅巨大的颐和园航空照片,立刻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照片分为两幅,主幅是颐和园的主体部分,没有反映出遗址区域的变化。另一幅在它的侧下方,是一幅全景小照片。在这幅小照片上清晰地显现出湖底地形的变化,不但能看到昆明湖西部现代开挖的深沟和湖水较浅的区域,也能看到一些隐现的痕迹。仔细端详,发现在遗迹分布区域有浅色带状痕迹,这处浅色线条在有碎石的地方呈弯曲状。 昆明湖底的碎石带 航拍照片上的西堤碎石带遗迹(箭头所指) 在随后的调查中,循着这一线索寻找,很快搞清楚了碎石带的走向和分布。碎石带之所以不易分辨,是由于它出现弯曲,改变了分布方向。它从木桩带指示的遗址走向上,向南弯出约30米,然后向西延伸约80米再转回到原来的遗址线上。其突出部分呈梯形,好似城墙的“马面”。碎石带平均宽约17至20米,有的地方在20米以上。碎石带中心部分石块较少,两侧石块密集,石块的大小相当于北京地区砌筑“虎皮石”墙所用的石块,石质与瓮山、红石山的石英砂岩相同。在“马面”西边有一段遗址被现代深沟所打破,碎石带的存在使我们想到古人描述西堤的诗句:“长堤曲曲石磷磷”。 4、难以捉摸的堤坝遗址 后来看到颐和园研究者的调查成果,才知道他们也对碎石带进行了调查:“南湖岛西面堤岸遗址,位于岛西北方向约100米处,其走向始为正西,行约400米左右,曲而向北,其方向正对今日万寿山西侧之石舫,消失于距湖岸500米处的淤泥中。”从距离看,大约寻到“马面”西端的现代深沟处。面对断头的遗址,他们认为堤坝应通向石舫方向。可见,固有的观点会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突破它是很难的。 西堤遗址并没有止步于碎石带,而是向西越过深沟,在玉带桥东约150米处,转向西偏北约45度的方向。在转折处遗址做工坚固,在宽约17米的坝基内,打下四行密钉木桩。木桩为杉木,直径约15厘米,行距2至4米不等,桩顶行间用石块填实。该段遗址的坚固做法,可能与其易受洪水冲击有关,也可能是水闸的基础。此处距昆明湖西堤还有100多米,再往前,遗址再次消失。 堤坝遗址拐角处的密钉木桩 5、由瓮山泊“西堤” 到颐和园西堤 遗址是否继续向西?比照地图可以看到,在玉带桥北约100米处,昆明湖西堤有一个略微向东的小弯,它正好与昆明湖底的西堤遗址对应,此处的颐和园西堤是否曾是瓮泊“西堤”?如果是这样就真的要打破以往的成见了。而遗址的消失可能与昆明湖西堤建设有关,西堤取土挖去了全部遗迹。我于是对玉带桥以北的昆明湖西堤进行调查,在豳风桥附近发现了早期堤坝遗迹。 豳风桥西面有一个小湖,小湖中部由南向北有一排年代久远的木桩,这排木桩远离豳风桥,显然与桥无关。木桩向北延伸至豳风桥北的颐和园西堤西侧,位于堤岸西面约3米处。木桩旁铺有石英砂岩碎石块,应是元明时期的堤岸遗迹。在这排木桩东面,紧贴堤岸,还有一排颐和园西堤的护岸桩。两排不同时期的木桩并存,表明此段颐和园西堤是在瓮山泊“西堤”基础上修建的。 6、瓮山泊“西堤”旁的人工河道 从南湖岛西北角向西眺望遗址,可以看到,在木桩带南侧清淤后的湖底有一条颜色泛白的浅色条带,条带残存宽度约为8米。它与木桩带平行,东端被南湖岛所截断,西端一直延伸至向南突出的碎石带旁。这个浅色条带应是瓮山泊下游的人工水道遗迹,用来引水和行船。由于沟中淤泥颜色偏浅,在清淤后湖底的暗褐色土衬托下显现出来。 7、“大道通湖堤” 明人记载,瓮山圆静寺前有“大道通湖堤”。在堤坝遗址与排云殿码头之间寻找时,发现在清淤后的湖底有一条由码头通向堤坝遗址的带状痕迹。痕迹笔直,长数百米,应是圆静寺前通往湖堤的大道遗迹。在排云殿码头前不远处,带状痕迹有一小段中断,有可能早年在此曾有河道、桥梁。这条痕迹与堤坝汇合处附近,可以看到在堤坝遗址处有灰砖砌筑的构筑物遗迹。以往绘制的瓮山泊图由于湖泊靠近瓮山,或者画不出大道,或者只能画出一小段弯曲的道路,这些都与“大道”的描述不符,“大道”应是一条有一定长度和规模的道路。此次发现的遗迹有可能为我们解开这个难题。 8、“隔湖一堤而各为水” 当时,有研究者在南湖岛西北约300米的湖区选取剖面进行研究,以为那里是瓮山泊的中心。其提出的一条重要证据是地层中有水生动物遗骸,由此证明当地为湖泊。其实这个区域早先确实是湖泊,但在金元明时期并不是瓮山泊。既然不是瓮山泊,又为何会有水生动物遗骸呢?原来,在西堤之外,也有湖泊、湿地存在。明人记载,在龙王庙旁有黑龙潭,它与瓮山泊“隔湖一堤而各为水”。而且“西湖堤东,稻畦千顷”,说明西堤与瓮山之间有湖,有稻田。数十年前,六郎庄一带的稻田中仍可看见小鱼和田螺,古代瓮山泊旁的稻田也应如此。能有小鱼、田螺的地方当然也可以有其他水生动物,何况这里后来成了昆明湖,长期处于水下环境之中。所以水生动物不是判定此地是否为瓮山泊的首要条件,首要条件是瓮山泊“西堤”。 瓮山泊东以弯曲的西堤为界,湖水在西堤的束缚下“明如半月”,湖的北面不临瓮山。数年前从天津大学王其亨先生处看到清康熙年间绘制的《京杭道里图》,图中显示,弯曲的瓮山泊东岸距瓮山还有一段距离,南湖岛西北方的昆明湖区不是元明时期的瓮山泊。 《京杭道里图》局部(天津大学王其亨标注) 9、堤坝遗址的测量定位 在偌大的昆明湖湖床上如何给遗址定位呢?那时候既没有GPS,也没有条件找到测量仪器,如果仅凭感觉,误差会很大。好在清淤工程部门事先在昆明湖底以百米为方,划分出施工区域,每隔100米钉一个木桩,清淤时这些木桩被暂时保留下来,立在一个个清淤后留下的土墩之上。调查中正是借助于这些定位木桩,才得以大致确定出堤坝遗址的位置。我请来海淀文管所的王晓军,利用20米卷尺,对部分遗址进行测量,画出了堤坝的大致轮廓。 瓮山泊“西堤”遗址分布图 10、结语 这次瓮山泊“西堤“调查打破了以往的成见,重新确定了瓮山泊“西堤”位置。由南湖岛至玉带桥北约100米处的昆明湖西堤,瓮山泊“西堤”遗址全长700多米,其中约600米有迹可寻。昆明湖西堤北段是在瓮山泊“西堤”基础上建设的,保留了部分瓮山泊“西堤”遗迹。今后,可利用冬季对瓮山泊“西堤”遗址再做深入调查,通过科技和考古手段,搞清楚西堤的准确位置和具体特征。 [i]《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P1411。 [ii]黄成彦等:《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海洋出版社1996,P146。 [iii]《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引《山行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P1480。 [iv]黄成彦等:《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海洋出版社1996。 [v]《帝京景物略》卷之七。北京古籍出版,1963,P265。 [vi]《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P1480。 [vii]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引袁中道《裂帛湖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P1302。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6 , Processed in 1.08720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