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地图上的北京中轴线

2023-12-30 18:26| 发布者: weiwei |来自: 北京脉搏

摘要: 说到北京中轴线,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是指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始建于元,形成于明清,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七个多世纪的城市历史建筑群。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 ...
说到北京中轴线,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是指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始建于元,形成于明清,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七个多世纪的城市历史建筑群。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1年的努力,2022年,国家文物局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所以今年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关键之年,今天小编借助地图这种形式,和大家聊一聊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南段

虽然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但是在元大都建都之前,北京还有一条中轴线,就是金代的北京中轴线,如果从西周的“蓟”开始算的话,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如果从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开始算的话,有800多年建都史,所以,北京建都史要长于北京中轴线的历史。

《燕京图》

该图绘制于南宋末年,收录在《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一书中,地图绘出了金中都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是最早的北京城市地图。

《燕京图》全图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位置大概在老宣武和今天丰台一带,金中都的都城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我们看外城城门丰宜门,史书载:丰宜门外设拜郊台(祭祀之台),丰台之名由此而来。今天三环路上的丰益桥名字也是借鉴于此。内城城门宣阳门,往北有御道,西有文楼(钟楼),东有武楼(鼓楼),作为早晚报时的信号,元大都建设钟鼓楼也是有鉴于此。宫城城门应天门,往北大安殿金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安殿后为仁政殿,是金帝听政之所,这些建筑构成了金中都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北京中轴线。而是明清北京城外城西墙所在的位置,现在北京西二环的南段。

《燕京图》中的外城

在图中可以看到,明清北京城外城的广宁门正好在金中都的中轴线上,广宁门就是现在的广安门,后来因为避道光皇帝旻宁讳改称广安门,避讳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制度,为了显示对皇帝的尊重,避免说话直呼其名、行文直写其名,而用别的字来代替。避讳字在北京地名上也多有体现,隆庆因避明穆宗朱载坖年号讳改延庆,玄武门因避讳康熙玄烨改神武门。避讳字也为判断文物,尤其是文献,提供了时间的线索。

金中都与明清北京城位置对照图

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大军攻陷,因为蒙古大军一直处在对外征战和扩张之中,所以直到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才决心迁都燕京,在迁都之前,他任命汉族大臣刘秉忠负责大都的规划和营建工作,刘秉忠在营建时参考了《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择中而居”的城市设计理念,为北京城之后几个世纪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这也是我们说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的原因。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并没有发现元代的北京城市地图。

《周礼·考工记》

《北京城宫殿之图》

该图绘制于嘉靖年间,原图现藏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我们国家图书馆也仅存有这幅地图的黑白复印件,这幅地图虽然被称作宫殿之图,但绘图范围远远超出了紫禁城,因为当时北京外城还未建成,所以实际上这是一幅北京内城图。图中除街道、河道用线条表示外,其他如宫殿、衙署、坛庙、城门均用形象缩绘手法表现。突出表现了北京内城的中轴线上的建筑地物,从南端正阳门起,向北有大明门、承天门(今天安门)、端门、午门、三大殿、玄武门(今神武门)、景山、钟鼓楼。这时候的北京中轴线还只是从钟鼓楼到正阳门,全长4.75公里。

《北京城宫殿之图》全图

此外,地图将今天天安门广场两侧的明代主要军政机构的设置和分布情况详细绘出。明清两代,中央级衙署都安排在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在交通、信息、媒体不发达的时代,任何国家级的权力机构和系统都要贴近皇帝,从而减少中转时间,而又不能打扰到皇帝的私人生活。衙署按照文东武西布局,依据五行学说,东方代表生,文臣主管“生”;西方代表杀,武将主管“杀”,连北京的城门也是按照这个主题命名的,正阳门东崇文门,正阳门西宣武门。

《北京城宫殿之图》中的千步廊两翼衙署

图中故宫三大殿的名称和今天不一样,今天的太和殿当时称奉天殿,中和殿当时称华盖殿,保和殿当时称谨身殿。除了名字不一样外,三大殿的形制也和今天不一样,明代故宫三大殿的体量比清代故宫三大殿要大,其中奉天殿比今天太和殿要大1.5倍还多。

《北京城宫殿之图》中的三大殿

这幅地图没有比例尺,属于示意性地图,出现了位置和距离不准确的地方,比如:比如钟鼓楼、景山不在中轴线上,但该图仍是研究明代北京城市地理和北京中轴线的演变的重要历史文献。

《北京城宫殿之图》中的景山与钟鼓楼

《京师五城图》

该图绘制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收录在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编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是最早完整反映北京内、外城结构的地图,也是最早完整反映北京中轴线的地图。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这张地图也属于示意性地图,中国在清中叶之前的地图基本上都属于示意性地图,什么叫示意性地图呢?就是简单标出建筑物和道路的大致位置的地图,这种地图会出现很多问题,反映到这张地图上,比如宫殿被连为一体、道路水系几乎没有反映出来、内外、城比例失调等等,但图中对各种标志性建筑的方位和名称的标注还是比较准确的。说明绘图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依靠这些标志性建筑来定位的。这本书虽然是张爵本人退休后在家完成的,因其特殊的身份,长期为宫廷所用,所以我们可以把《京师五城图》看作最早的官方绘制的北京城市地图。

《京师五城图》全图

明代中后期北京最大的变化,是嘉靖年间修筑了外城,为什么要修筑外城呢?嘉靖年间,蒙古诸部多次在北京城外肆意劫掠,所以北京城常常需要关闭九门进行防御。但是各个祭坛又都在九门之外,经常因为警戒而延误祭祀。其他祭坛尚可以由大臣代祭,而天坛祭祀则必须由皇帝本人亲自前往,所以皇帝出行祭祀都要重兵布防,在这种背景下,嘉靖皇帝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在内城外面再修一圈方正的外城,将北京城变为“回”字形的城市,筑城方案最终定为“先筑南面”,按理说如果为了防御蒙古“边寇”应该“先筑北面”。由此可见,“先筑南面”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皇帝祭坛时的人身安全,这样天坛、先农坛就安全地囊括在外城之内了。再后来建完广安门、广渠门的时候,实在是财力不济。只能将外城墙与内城墙草草连接收尾,形成了西便门和东便门。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全长28公里的外城完工,北京城“凸”字形的平面从此固定下来。

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市格局

外城修筑完成后,北京中轴线南段延伸到了永定门,总长度达到了7.8公里,此后,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就基本稳定了。此后,中轴线上的区域功能发生了改变,商业区开始在外城的前门大街聚集,形成了除地安门外大街之后的另一个商业中心,之前所说“前朝后市”变为了“中朝前后市”。这种变化对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京师五城图》的北安门

图中的北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八年为了对应天安门而改名地安门,什么叫开始叫北安门呢?因为它是皇城的最北门,有人说皇城的最北门不是神武门吗,其实北京城的套圈体系是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也就是故宫、紫禁城,宫城的最北门是神武门,而皇城的最北门是地安门,我们常用内九外七皇城四来归纳北京的城门,其中内城九门是: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外城七门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宁门、东便门、西便门。皇城四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宫城四门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老照片中的地安门

从这张同治九年(1870)地安门的老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安门的门洞是方形的,而天安门的门洞就是圆形的。为什么这么设计?因为如此便遵守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古人认为天似华盖,形圆;地如棋盘,形方。圆形可以滚动,方形可以稳定,我们看中国古代的钱币,很多都是圆形方孔,我们北京的四合院,方形的院落中都有圆形的月亮门、花坛、水池,这样做,就保持了阴阳的平衡、审美的协调、动静的统一。

天圆地方

说到天圆地方,在这张地图中我们还能看到一处,就是中轴线南段的天坛和先农坛,天坛是圆的,先农坛是方的,我们在地图上看到先农坛的名字写的是地坛,为什么呢?因为先农坛最初叫山川坛,嘉靖年更名地祗坛,万历年定名先农坛,这幅地图绘制于嘉靖年间,地坛就是地祗坛的简称。

《京师五城图》的天坛和先农坛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明清两代,每年三月,皇帝都要来先农坛扶犁亲耕,表达自己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不仅皇帝亲耕,他耕种完后还要上观耕台,检阅大臣们农耕,清代皇帝尤为重视到先农坛祭祀,大家看图,这幅《躬耕籍田》表现的就是顺治皇帝在行亲耕之礼。雍正皇帝在位13年,亲自祭祀12次,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亲自祭祀28次,在75岁高龄还行亲耕之礼。

《躬耕籍田》

此外,我们在地图上还能肉眼可见地发现一个问题,北京中轴线并不是北京老城的正中分割线,这条中轴线是偏向右边的。按理说,中轴线顾名思义应该左右对称平分,但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发现中轴线是向东偏移了约130米。这样的偏移也引发了讨论,第一种说法就是今天的北京中轴线是元大都的中轴线,没有发生偏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考古发掘,比如在景山以北,发现了一段南北向的元大都城的道路遗迹,成为判断元大都中轴线位置的证据,也成了主流观点。但是如果我们认同这种推测,那么为什么中轴线向东偏移了,没有文献对此有过记载,只有一种接受度比较高的推测,规划元大都时,已经确定了中心位置,但是修建东城墙时遇到了不适合筑墙的低洼地带,被迫将城墙向内缩进了一段,导致预先定好的中心位置不在正中分割线上了。第二种说法是元大都的中轴线其实在今天的旧鼓楼大街,后世的中轴线已经发生了偏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文献考据,比如《(光绪)畿辅通志》载:按《析津志》所载,中心阁、中心台旧迹俱无考,今旧鼓楼大街北城墙有中心台之名,盖元朝都城偏北,以鼓楼大街之中心台为东西南北之中也。

《(光绪)畿辅通志》

我们总是倾向于城市应该是完美的,既然叫中轴线,就应该不偏不倚,但事实上,城市并不像理想中的状态,它要考虑自然条件的约束(比如湖泊水系)、历史遗留的限制(比如元大都规划前,金中都就已经偏在一侧)、大型功能的占位(天坛与先农坛的体量)、自发建设的力量(大尺度的对称是统治阶级基于形式和礼制的产物,而具体到每一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些因素,这些不完美的结果可能是特意设计,也可能是偶然导致,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接受城市的复杂性和偶然性。

《北京内外城图》

《北京内外城图》全图

北京中轴线除了不是城市的正中分割线,严格来讲,北京中轴线也不是正南正北的,而是与子午线有2度的偏角,我们看这幅清乾隆十七年(1752)由法国地理学家菲利普·布亚赫(Philippe Buache)绘制的《北京内外城图》,这是第一张带经纬度的北京城市地图,也是第一张明确标出北京中轴线的地图。

中轴线北段

图中虚线是子午线,红线是中轴线,我们可以看到中轴线向西北方向倾斜2度,为什么倾斜?学界提出众多推论来解释它,但是并没有达成统一,大概有五种推测:第一种是磁子午线说:古代测量方向的一种方法是使用磁针,不过磁针测出的是地磁的方向,它与子午线有一个磁偏角,有人推测,元代北京的磁偏角是2度左右,中轴线也就因此倾斜了,但是反对者认为,北宋时期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发现了磁偏角,后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第二种是元上都说,有人认为北京中轴线向北的延长线直指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元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这种说法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但是,经过科学的测绘,结果是这条延长线并没有准确到达元上都,而是在它东侧七公里左右滑过去了。而且忽必烈在建造元上都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料自己会登上皇位,也无法预料要在燕京建造元大都。

中轴线中段

第三种是燕山山峰说,有学者认为北京中轴线向北的延长线,指向不是元上都,而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凤驼梁东峰,而这座山峰正好是一处风水较好的穴场。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实际意义,元达都的中轴线北段就到钟鼓楼,连大都城都没有贯穿,怎么会延伸到更北的地方呢?第四种是罗盘吉位说,正南正北虽然正,但是风水上属于火坑位,阴阳不配,不吉利,相反,在风水罗盘上,中轴线偏移2度左右则是“旺相珠宝”位,大吉。第五种是量歪了说,这个理论不难理解,就是没有量准,仅此而已,但反对者指出,比元大都更早修建的元上都是正南正北的,足以说明当时技术不是问题。在这些推测中,大家更倾向于哪一个呢?

中轴线南段

《北京地里全图》

我们平时说到中轴线经常会说钟鼓楼、景山、故宫等等,却忽略在他们之下的道路、桥梁,我们从下面这幅地图说一说中轴线上的两座桥和一条路,《北京地里全图》由清末民俗画家周培春绘制于清同治四年(1865)。

《北京地里全图》全图

我们要说的第一座桥叫做万宁桥,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上,因为地安门又被称作后门,所以万宁桥又称地门桥或者后门桥,它是中轴线上唯一一处元代的建筑遗存,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申遗成功的话,万宁桥将是北京唯一一处连接京杭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在地图中,万宁桥横跨在京杭大运河玉河段上,是元大都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和漕运通道,漕运就是通过水路来运送粮食,这里的粮食主要指的是公粮,比如说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等等,漕运的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和古代的陆运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元、明、清三代均采用过漕运向北京运送粮食,但是随着河道的堵塞、商品经济的发展、铁路的兴建,漕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

《北京地里全图》中的万宁桥

我们今天看万宁桥下水深约一米,水面到拱圈的高度约两米,这个高度在当时是无法通过运粮船的,其实万宁桥初建时候,玉河与什刹海水面非常宽阔,我们今天看到的烟袋斜街在元代都是水面。而且桥下净空高度是6米,只是后来由于湖底淤积增高,桥下净空高度不断减少,所以今天的万宁桥才给人一种难以通船的感觉。此外,万宁桥也是中轴线上唯一坚守在现代交通岗位上的古桥。为了保护万宁桥,2021年有关方面出台了万宁桥的限载和限速标准,限载最高48吨,限速30公里每小时,因为桥拱突出道路,无论车辆大小轻重,上桥下桥都会对桥拱结构造成冲击和破坏。

今日万宁桥

我们再说第二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桥,天桥不是一个地名,在北京的历史上真真正正有过的一座桥梁,我们看地图,天桥横跨在龙须沟上,是中轴线和龙须沟的交汇点,龙须沟是明代修建天坛和先农坛时候的排水沟,天桥一带在明清时候,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河渠蜿蜒、水草丰美,以至于周边山涧口、金鱼池、三里河等地名都和水相关。

《北京地里全图》中的天桥

天桥起初是一座木桥,在清乾隆年间改造天坛时,改成了汉白玉单孔石拱桥,专供皇帝祭天时候行走,因此得名天桥,桥两侧铺设花岗岩石板,供百姓通行。后来又经过几次改建,民国时期,为了拓宽马路,将桥埋于地下,两旁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就只剩下一个地名了。

老照片中的天桥

2006年勘探人员发现了天桥的遗迹,为了恢复古都风貌,市政府决定复建天桥,为了不影响交通,新桥在原桥位置上向南移动了四五十米,2013年正式完工,但是今天复建的天桥只是一座景观桥,并不担负交通的功能。

今日天桥

除了桥梁之外,再说一条道路,地图中永定门到天桥的这条路被标注了“石道”,石道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是专供皇帝行走的道路,又称御道,清代北京城内的石道道路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土路,石道的作用一是便于行走,免去下雨时候的泥泞,二是庄重,增加北京的帝王之气,庚子国变结束后。两宫回銮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是在城外马家堡火车站提前下车,自永定门坐轿子由石道进城的。

《北京地里全图》中的永定门石道

这条石道是雍正年间铺成的,当时用的石料是豆渣条石(黑云母花岗岩的俗称),豆渣条石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铺设时候采用错缝糙墁两种工艺,这么做一是为了稳固,二是禁得住日积月累的磨损,石道两侧采用牙石勒边,既可以区分石道与土路,又可以阻挡两侧积水对御道的腐蚀。

老照片中的永定门内大街

我们今天看到的永定门御道和永定门城楼一样,都是复建的,复建时没有采用原石,而是采用青白石作为主要材料铺设了一条新的高规格龙尾御道,这样做虽然提高了道路的形制和级别,但是并没有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也引起了争议。

今日永定门御道

复建消失的古建筑,在学界一直是有不同声音的,北京中轴线上已经复建了永定门城楼、永定门御道、天桥、正阳门五牌楼,现在还有呼声要复建地安门,其实,对一个城市而言,市民的生活和文化才是这个城市最丰富、最有活力的部分,北京中轴线,除了庄重、尊严之外,也应该成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载体,小编认为,复建消失的古建筑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不要刻意去复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5 03:14 , Processed in 1.0978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