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大街、简称西外大街,说句废话:因位于西直门外而得名。西直门是老北京城的西北门,元大都称和义门,明清时为内九门之一,永乐十七年改今称。西直门有很多故事,在这儿先不多聊了,单说西外大街。过去叫西直门官道,是京西交通要道,至今也是如此。早先近城门处称做关厢,就是城门以外两三里的繁华地带,城内延伸出的街市和居住区,类似小型城区,就叫关厢,过去内九门外都这么叫。 民国后分为两段,高梁桥路以东称关厢,以西叫博物院路,因为路北成立了“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1949年后合并,统称为现名,后来修了著名的西直门立交桥、作为该路起点。1965年将路北的东关、花园前村、取灯胡同等地名取消,并入西外大街。您知道刚才说的天然博物馆是哪儿吗?其实就是北京动物园。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初叫“万牲园”。再往前追溯是广善寺、惠安寺、乐善园、继园旧址。 光绪年间在四处遗址上建农事试验场,万牲园是其中附设的动物园,但很小。民国时几易其名:先后称中央农事试验场、北平天然博物院、实业总署园艺试验场、北平市园艺试验场。解放后定名西郊公园,1955年才改名北京动物园。西外大街138号是北京天文馆,135号是北京展览馆,142号是中国古动物馆,东端路北有西直门火车站、即北京北站,首都体育馆也在此路以北……这条街上的著名建筑有点儿多,一时无法详述。 再说一个“洋”的吧:一家老牌儿西餐厅。北京必须是美食之都,因为汇集天下美食,交通不便的古代尚且如此,何况今天?甭说国内、就是世界各地的风味也差不多都能尝到。如今眼花缭乱的各式西餐厅中,莫斯科餐厅绝对是老资格。从“昵称”上就能看出资历:老莫儿。这是一家俄式餐厅,1954年开业,是不是北京第一家西餐厅不好说,但也得算“老字号”了吧?就在西外大街135号、北展旁边儿。 豪华的旋转门,进门是挑空七米的大厅,吊着镀金水晶大灯,两边有四根金黄色大铜柱;灯光映衬着淡黄色桌布、明亮的高脚杯和精致的餐具,俄罗斯风情的雕像和装饰物,金发碧眼的女服务员身穿布拉吉......虽然近年重新装修过,但是格调没怎么变。以俄式大菜为主,主营前苏民族特色传统菜肴,兼营英、法、德、意式西餐。这样的餐厅搁现在也算高档,当年更是了不得,奢华和气派震撼整个儿北京城。要知道那会儿刚解放,人民是什么收入水平?恐怕还有人吃不饱呢!谁能来此消费(何况还凭“票”)? 人家压根儿也不是给老百姓开的,那会正和老大哥关系融洽,大批前苏联专家来华援建,为了照顾他们“思乡之情”才在中央领导关怀下开了这家餐厅;为充分彰显两国友好,还以他们的首都莫斯科来命名,连厨师都是从苏联请来的。国家领导人也常在这里接待外宾,所以一开业就迅速被广大群众知晓,可以没去过,但不能不知道,否则属于落伍、不关心国家大事。后来中苏交恶,专家走一干净,连老莫的厨师都走了。 到此用餐不再凭票儿,但去的人更少了。也不是都吃不起,一些上层人物、归国华侨是主要顾客,还有一群年轻的“顽主”们以老莫为“根据地”。“顽主”算老北京方言吗,并不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的新词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大院儿子弟为主的群体称老兵,胡同平民家庭走出的那帮才叫顽主。改革开放后一些能“折腾”、好“折腾”的统称为顽主,意为“顽皮”而固执,这个词儿真正流行离不开王朔小说的“推广”。 开始喜欢去老莫的多为老兵,他们中不乏高干子弟,家境殷实。而一般的胡同顽主或不屑跟风,或想法儿搞钱去潇洒一番。是真喜欢吃西餐吗?未必,无非是追求时尚、彰显身份,以此为荣耀,这个群里有谁没去过老莫儿,拿现在话说就是“奥特”了。还想到一句当今网上流行的话:都闪开,我要开始装B了。老莫儿就是当年顽主们装B的首选舞台之一,这里说的装B当然没什么贬义,就是年轻人追时髦儿的过程而已。 早先老莫儿的刀叉都是银的,小年轻儿们不见得为了换俩钱儿,但“顺走”也是装B过程之一。电视剧《血色浪漫》里就有这样的情节,钟跃民连人家椅子都顺走了。后来老莫儿干脆把刀叉换成了普通的,接待贵宾才用银的。很多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将此写进小说、电视剧、电影,除了《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姜文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视剧中都有老莫儿的影子。《梦开始的地方》就更明显了,因为剧名就是老莫的广告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8 , Processed in 1.08568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