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华夏先民通过观测天象定位空间,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由“以中为尊”产生了“居中而治”。北京老城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建立的城市布局:中轴对立,主从有序,形成了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城市建筑与文化空间序列---北京“中轴线”。京华八庙之一的寿皇殿就在老北京的中轴线上。 近景是紫禁城,右上角隐约可见的即是中轴线第二大古建群寿皇殿建筑群。 寿皇殿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只是明代初建的寿皇殿,其位置比现在的要偏东十几米,格局也不完全与今相同。也就是说,那时的寿皇殿不在老北京中轴线上,这从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景山全图上可以看出来。 明代时,寿皇殿左有敏秀亭,右有育芳亭,后有北果园,东有万福阁,聚仙室,延宁阁等建筑,大殿西南有一株大树,挂着一块铁铸云板,随着树的生长铁板逐步嵌入树干之内,只露出一点点。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因患天花病死去。在大内乾清宫停灵27天之后,梓宫出东华门移至景山寿皇殿停灵。停灵百日之后,在寿皇殿前举行了火化仪式。 因古代有天子死后要停灵三年再葬的排场,同时也因为设在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顺治的孝陵尚未完工,顺治帝的骨灰继续停放在寿皇殿。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二十二日,才和孝献皇后董鄂氏及孝康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的生母,死于康熙二年二月十一日,年仅24岁)的骨灰一同从景山起程,送往清东陵的孝陵安葬。 康熙皇帝生前把寿皇殿作为检查射箭技艺的场所,康熙死后,雍正皇帝把他的“御容”奉祀在殿中;乾隆登基后,又把雍正的“御容”也摆在殿中。这样,寿皇殿内就有了两朝皇帝的图像,该殿的作用也随之重要起来了,但当时的殿宇只有三间跨度。 到了清乾隆时期,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弘历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将寿皇殿调整到北京城中轴线上重建,仍用于陈列皇帝先祖画像和祖先祭祀。 寿皇殿改建工程于乾隆十四年(1794)春季开工,冬季竣工。从此,在万岁山北的中轴线上仿造太庙建起了一座堂而皇之的九间重檐的寿皇殿。 中轴线上绿树丛中的寿皇殿 寿皇殿的基本格局 寿皇殿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建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由双重院墙,内外围合形成两进院落,整体近似方形平面。单体建筑28座,主体建筑由南至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均以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置。 寿皇殿平面图 寿皇殿坐北朝南,南院墙外由三座三间四柱九楼木构牌坊,以东南西三向环列的方式围合出第一道半封闭式入口空间。 三座三间四柱九楼牌坊以三向环列的方式围合出第一道半封闭式入口空间 三座九楼牌楼造型相同,均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1947年曾大修,1960年代又曾修葺,2007年再次重修。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 南牌坊:北侧额曰“昭格惟馨”,南侧额曰“显承无斁”。 西牌坊:东侧额曰“旧典时式”,西侧额曰“世德作求”。 东牌坊:西侧额曰“绍闻祗遹”,东侧额曰“继序其皇”。 南外围院墙南中心位置辟有一座三券七楼式砖城门,为寿皇殿建筑群最主要的出入口,东西再辟两道随墙砖城门。 南外围院墙南中心位置辟有一座三券七楼式砖城门是寿皇殿的正门 寿皇殿砖城门门口的石狮据说为元代遗物。北京曾为元大都,元代石刻遗留不多,但件件精美。 寿皇殿随墙式砖城门门前的石狮据说为元代遗物 进得寿皇殿外院(南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格悬山对称的建筑是神厨、神库。 神库位于院落东侧,神厨位于院落西侧,神厨、神库平时是存放寿皇殿祭祀用品的地方。 外院落西侧的寿皇殿神厨 东西井亭分处神库、神厨的东北、西北方位,皆为四角盝顶形式。 外院东侧的井亭和神库 寿皇殿西井亭(井亭内有水井一口,供制作祭品时取水之需) 井亭的亭顶叫盝顶,这种规制的亭顶你可能平时没怎么注意到。什么是盝呢?盝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的平顶,下接庑殿顶。 通常用于殿阁的盝顶顶部是封顶的,但用于仓库的、井亭的就不用封顶,而是露天的。 外院正面建筑是寿皇门,又称戟门,这是寿皇殿内垣大门。 寿皇殿正门寿皇门(戟门)是1983年复建的,少年宫时代这里用作贵宾室。 寿皇门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黄琉璃庑殿顶,重昂五踩斗拱,金龙和玺彩画。戟门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阶踏步,中间为御路,戟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便门。 寿皇门(戟门)为内院正门,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为御路。由于用电不慎曾于1981年4月10日晚引起火灾,寿皇门全部烧毁,现在的寿皇门是1983年重建的。 穿过寿皇门就到了内院,正面(北面)就是寿皇殿大殿。寿皇殿顶覆盖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彩斗拱,金龙和玺彩画,檐下明间悬双体文斗匾。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栏,前左右各有十二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双龙戏珠丹陛石。 前后带廊有月台绕以护栏,正中有御路,雕双龙戏珠丹陛石的寿皇殿。 寿皇殿大殿为中轴线上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建筑,除等级分明的建筑外,在院落中轴线上还铺有5米宽青白石御道,周围海城砖,种植检柏、油松等树木。 寿皇殿坐北朝南,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施以金线斗拱,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大木构架绘以和玺彩画,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 檐下明间悬满汉文的“寿皇殿”木匾额 寿皇殿的建筑等级勘比紫禁城的太和殿,总的建筑群虽然规模不及紫禁城,但是这里多了紫禁城没有的古树和宁静。在宁静的氛围中静静地观赏掩映在古树之中的古建筑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与太和殿不同,寿皇殿前有古树,观看掩映在古树中的古建会有不同感受。 与太和殿前相同的是寿皇殿前的台基上也有仙鹤、香炉。 乾隆皇帝决定改建寿皇殿,并规定作为奉祀“神御”的殿堂。寿皇殿在清代时内部靠后分有隔间,常年悬挂、供奉着自康熙帝起始的历代皇帝肖像,以康熙帝的隔间居中,其余皇帝隔间依照昭穆在其左右,同堂异室。至清亡时殿内隔间情况为:东起,第一间光绪帝、第二间咸丰帝、第三间嘉庆帝、第四间雍正帝、第五间康熙帝、第六间乾隆帝、第七间道光帝、第八间同治帝,隔间内除有肖像外,还陈列有神龛、牌位、皇帝生前的小部分服饰、珍宝器玩、玺印和佛塔等物。 民国初期寿皇殿内仍存放着清代帝后的画像和祭祀用品 在寿皇殿内部原还安置有大龙柜,柜内收贮着大批清代帝后妃嫔的各类画像,这些画像在清代档案中,皇帝的被称为“圣容”,后妃的被称为“御容”。 寿皇殿内的插屏 在寿皇殿内部隔间的窗槅之外要放置七座大插屏,悬挂清代历代帝后朝服像,清太祖努尔哈赤像居正中,以下至嘉庆列帝后像分昭穆居左右,南向一字排开;道光帝起始的列帝后像悬挂于寿皇殿东西两面。 隔间外这些临时悬挂的肖像至第二年正月初二即撤下收贮。以上情况均制成图说,详载《钦定大清会典图》。清代逢每年除夕和每月初一、四时节令,皇子皇孙们都要来此祭祀。 寿皇殿有东西配殿各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四周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东西配殿隔院相对,坐于砖石台基上;东西碑亭均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周围廊,坐于龙头须弥石座台基上。 寿皇殿东西各有配殿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四周带廊。 东西配殿用于存储寿皇殿正殿内陈设物品及祭祀礼仪时用的乐器。 东西配殿均为单檐歇山顶结构。歇山顶又叫九脊顶,一个正脊,四个垂脊和四个戗脊,两侧各一三角形墙面山花。山花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形式,明代以后多用砖、琉璃、木板等将歇山式屋顶山花透空部分封闭起来,并在其上施以雕刻作为装饰。 东西配殿南面各有1座琉璃燎炉,均为黄琉璃砖瓦仿木结构,用于焚烧祭祀祝版和香帛。 寿皇殿碑亭 寿皇殿月台两侧各建有碑亭一座,重檐八角攒尖顶,黄琉璃瓦屋面,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四周有石护拦。碑亭内石碑分别由满汉文题写,石碑南面是乾隆皇帝御笔《重建寿皇殿碑记》,北面是《乾隆十五年五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 衍庆殿、绵禧殿为寿皇殿的东、西朵殿,两朵殿紧邻寿皇殿大殿分立东西两侧,东朵殿名衍庆殿,西朵殿曰绵禧殿,均为单檐歇山顶,龙头须弥石座台基。 朵殿均为面阔3间,进深3间,前后带廊,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四周有石护拦。 寿皇殿东朵殿衍庆殿,面阔3间,进深1间,前后带廊,四周有石护拦。 寿皇殿西配殿绵禧殿,形制同西配殿的衍庆殿。 明清皇家建筑屋殿顶部结构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外院东西院墙中间各设一座砖城门,与东南、西南砖城门形制相同。临近东西砖城门北侧分别为七楹卷棚东西值房,二者呈东西对称布置。 寿皇殿有东西值房两座,西值房建筑面积128平方米,是寿皇殿建筑群的管理用房。 寿皇殿建筑群北院墙即为景山公园最北侧的围墙,墙上开辟北中门一道,由此出可进入地安门大街。 重新修葺厚德寿皇殿建筑群内景 重新修葺后的寿皇殿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最高等级,成为京师皇家建筑的典范型建筑,圆明园四十景的安佑宫就是仿造寿皇殿而造。 清代寿皇殿里的另类故事 景山是一个封闭的皇家禁苑,除了按节令向供奉在寿皇殿的祖先画像致祭行礼,以及皇帝前来游乐之外,平时人迹罕至。换句话说,景山的寿皇殿是个比较隐秘的地方,在封建时代更是如此。 曾为雍正的皇家监狱 封建时代的寿皇殿本应该是个神圣的地方,但它居然曾被雍正皇帝作为监禁皇室成员的监狱。在这里曾经被关押过的皇亲国戚有:雍正皇帝的三哥诚亲王胤祉,雍正的同母十四弟胤禵,这两位都是雍正皇帝的平辈人;晚辈人里有雍正八弟胤禩的长子、雍正的侄子弘旺。 从关押的这些王爷贵胄的身份中,想必读者也都猜出来了,为何雍正皇帝会这么记恨这些亲戚,非得把他们关到监狱里才放心、才解恨。没错,就是因为这些人都参与过当年的“九子夺嫡”,是胤禛的政敌,这可是当了雍正皇帝的胤禛的心头大忌。 先说胤禵。康熙晚年的时候,对十四阿哥胤禵很欣赏。当时正值壮年的胤禵,曾经代替康熙出征西北,不光善于带兵打仗,而且在朝廷中人缘很好,这都是作为四哥的胤禛比不了的。 从血缘上来说,胤禵是与雍正(胤禛)应该是最亲密的,因为他俩是一个母亲乌雅氏(德妃)所生。 胤禛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当时的德妃地位不高,只是个庶妃,按宫中规矩没有自己养育皇子的资格,所以胤禛出生后不久就被交给了皇贵妃佟佳氏,也就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抚养。 胤禛一直是跟着孝懿仁皇后成长,直到她于康熙28年(1689年)去世。而且最初有很多年,胤禛是孝懿仁皇后宫中唯一的皇子,所以胤禛对孝懿仁皇后的感情要远胜于亲生母亲德妃。 胤禵则是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是德妃的幼子。胤禵出生时德妃已经升为贵妃,有资格自己抚养皇子了,所以对这个老儿子十分宠爱。 设想一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已经十一岁了才回到德妃宫中的胤禛,面对这个小自己十岁,且出生后一直生长在德妃身边,得到母亲宠爱的兄弟胤禵会是个什么心态? 而且清宫中的皇子大都早婚,胤禛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13岁时就娶了后来的孝敬宪皇后,结婚后就搬离德妃处了。所以他总共和母亲德妃,以及这个幼弟相处了两年多。而且那时胤禵太小,他们没有多少共同生活的经历,不仅哥俩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感情,就是德妃也对胤禛没什么感情。 康熙驾崩,胤禵赶回京城给父亲奔丧,他不肯承认雍正这个继位的皇帝。要不是当时八阿哥胤禩居中做了个和事佬,那胤禵非跟雍正打起来不可。 而雍正则是首先将胤禵的所有职务和兵权都给罢免了,让他彻底成了个光杆司令,没有了职权,那就没有实力跟雍正做抗争了。 不过胤禵和胤禛,毕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所以雍正对胤禵的态度和其他皇子是不一样的。当然了,由于康熙的喜爱,也使得雍正对胤禵更加提防。 当雍正将康熙的梓宫运到了景陵安葬后,胤禵被命令留在了附近的汤泉守陵,不让他回京城,而且还派了人看管胤禵,相当于是软禁了。 胤禵被囚禁在景陵后,其实也不甘寂寞,他暗中和八阿哥胤禩联络,开始散播雍正篡位夺权的信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些宫闱故事,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雍正三年(1725年),大清洗开始了,雍正开始疯狂打击那些参与夺嫡的兄弟们。八阿哥胤禩被抄家了,胤禵也好不到哪儿去,被夺去了郡王头衔。此后更是被押回京城,囚禁在了景山寿皇殿中。 在他们的亲生母亲德妃(此时已经是太后)去世以后,雍正感念一母同胞的情谊,所以给胤禵加封为郡王,可是依旧没有还他自由。胤禵的大好年华都在囚禁中度过了。从35岁以后,便开始了被囚禁的生涯。雍正在位13年,他也就被囚禁了13年。 后来雍正的儿子乾隆继位后,胤禵已经48岁了。虽然名义上被释放了,却依旧对他有所提防,他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等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时候,胤禵已经61岁,他又被册封为多罗郡王,可惜时光已经不再,不可能再有多大作为了。 乾隆二十年(1755年),68岁的胤禵离开人世,和他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比起来,他也算是善终了,只是一辈子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 雍正帝跟三哥胤祉的斗争,看似波澜不惊,实暗潮汹涌。 关于九子夺嫡,我们知道排在老四胤禛之前的皇子有三个,分别是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大和老二自不必说,一个是最早暴露夺嫡心思的,一个本就是太子。后来在热河八大山庄,老大胤禔被永久圈禁,太子胤礽被废,虽然后来被复立了一次,但是权势已去,最终因为自己的作(zuo),再次彻底被废。 胤祉是个聪明人,他确认胤禛就是皇帝了,就带头接连跪了好几次。第一次,即位当晚的一跪,这一跪奠定了他的地位,也通过行动划清了跟老八胤禩的界限;在康熙帝灵堂上他接连两跪,以实际行动打消了老十四胤禵的非分念头,给了雍正帝台阶下;第一次朝会上,又是他第一个带头下跪,缓解了老十当众放屁制造的尴尬。就是他的带头表态,让雍正帝大为欣慰,所以还曾给了他一个御前免跪的特权。 史书上的胤祉可谓文武双全,无论文学造诣,还是骑射武功,在众皇子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胤祉曾经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跟康熙帝骑射,结果并不输康熙帝,不过后来他就一心专研文学这一块了。但由于他跟太子胤礽关系比较好,自己还有一个小圈子,让雍正并不放心,所以雍正帝即位后也罚他去守陵了。 后来雍正又找了借口,以其最亲密的弟兄老十三胤祥去世,丧礼仪式胤祉不仅迟到且面无忧色为由,将胤祉圈禁,他在雍正十年(1732年)就郁郁而终了。 不过最让雍正担心的,还不是这些平辈人,毕竟兄弟的年纪都差不多,要归西的话,时间先后也差不了太多,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雍正最害怕的还是这些兄弟们的后人们的报复。 在夺嫡大战中,雍正最恨的便是老八胤禩,对他的打击也最残酷。所以雍正特别担心胤禩的后人找后账,尤其是胤禩的长子弘旺。话说到这里,估计读者们也都猜到了,作为监禁皇亲贵胄人物的景山寿皇殿,当年曾经关押过一个非常重要的犯人,这便是胤禩的长子弘旺,雍正皇帝的侄子。只不过被关押期间,他的名字已经由弘旺改为了“菩萨保”。 当年关押“菩萨保”的房间,雍正可是花了大心思的,不仅窗户都是被封死的,连门都被封得死死的。只是在墙上开了一个非常低矮的小门,老百姓俗称“狗洞”,每天有专门的看守,通过“狗洞”给菩萨保送饭,同时取走废弃物。菩萨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只能依靠“狗洞”完成,可见雍正皇帝对胤禩后人的戒心有多大。 不过雍正在位的时间并不长,总共只有十三年。他的儿子弘历继位成为乾隆皇帝以后,为了缓和与皇族之间的矛盾,对雍正皇帝残酷打压的一些皇族,采取了宽仁怀柔政策,让那些被雍正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皇族,重又恢复了贵族的生活。 所以有不少人感慨,当年遭到雍正清算的皇亲国戚,只要抗住了、不寻死,就算被折腾得再不是人样,熬过了雍正朝的十三年,就能迎来拨云见日的一天,显然,“菩萨保”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皇帝是菩萨保的堂哥,即位之后不仅让菩萨保改回了原名弘旺,把他从寿皇殿的牢狱中释放了出来,并且还赏赐给弘旺“红带子”让他成为“觉罗”,苦尽甘来过上了安稳富足的日子。 弘旺后来一直活到乾隆27年(1762年)才去世,享年55岁。在人口整体平均寿命不长的清代,55岁去世也算是寿终正寝吧。 关于弘旺的心理状态,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不过弘旺也算是个文化人,他从寿皇殿的牢狱出来之后,把康熙执政后期与九子夺嫡有关的事情进行了整理和编纂,并写了一本名为《皇清通志纲要》的书,也算是为后人研究九子夺嫡这段历史提供了原始资料吧。 今天,当人们在花木繁茂、松柏蓊郁的景山上登高远眺寿皇殿建筑群之际,又有谁能想到,昔年萦回盘绕在景山背后的,竟是些愁云惨雾、血雨腥风呢?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2:44 , Processed in 1.0853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