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 ——以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变迁为例

2024-1-25 10:09|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张龙 吴琛|来自: 三山五园

摘要: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告竣。气势恢宏的山水格局和金碧流溢的亭台楼阁,将已经建成的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连成一体,形成相互因借、景观 ...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告竣。气势恢宏的山水格局和金碧流溢的亭台楼阁,将已经建成的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连成一体,形成相互因借、景观层次丰富的西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大规模的水体,疏朗的建筑格局,浓郁的宗教气氛,求新求异的建筑风格都表明,除作为北京水利工程枢纽之外,清漪园对乾隆皇帝来讲主要是“为太后延寿、祈福”、“奉母礼佛”、“过辰而往,逮午而返”的“勅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并不承担居住、理政功能。

清漪园时期万寿山建筑格局及昙花阁位置示意图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清漪园同时罹难。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综合了景观效果、经济、政治等多方因素后,清廷决定重修清漪园作为慈禧归政后的颐养之所,取“颐养冲和”之意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更名为“颐和园”。由于同治重修圆明园未果,和慈禧太后的再次垂帘听政,颐和园继承了圆明园问政、起居的综合功能,成为帝后在西郊的政治中心。颐和园基本延续了清漪园的格局,但为满足园居、理政的需要,东宫门一带添建了大量附属建筑,如德和园、寿膳房、御膳房、各部公所等;为改变清漪园时期延寿、祈福的宗教山林气氛,突出庆寿、纳福、颐养的主题,多处宗教建筑改建为适合庆典、居住的寝宫;为节省经费开支,园内多处景观建筑规模缩小或完全放弃;为园居安全,昆明湖周围添修了大墙。这些变化造就了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本文将从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历史变迁来审视这一转变。

颐和园时期万寿山建筑格局及景福阁位置示意图

从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变迁

昙花阁位于万寿山东麓(图1),乾隆十五至十九年之间(1750-1754)建成,后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九年(1893)原址改建为现在的景福阁。综合英籍意大利摄影师费利斯·比托(FeliceBeato)在昙花阁焚毁前留下的一张旧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相关修缮黄册、陈设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颐和园重修期间留下的遗址勘测图、万寿山准底册和重修设计方案等材料,以及实物遗存,可清晰的再现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历史变迁。

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图1)

昙花阁平面六角星形,是正六边形的一种变体,其目的是为获得一种新奇的建筑平面形式,以丰富园林建筑造型,类似的处理还有画中游澄辉阁的平面。另外,昙花阁折柱花板式的外檐也是为避免与园内其他点景楼阁外檐的雷同。从室内陈设来看,昙花阁是一处佛教建筑。从平面构图上看,其周边环绕六座牌楼,牌楼之间番草纹宇墙相连,转折处设有上置佛堂、嘛尼杆的八方须弥座六座。这种环形中心集中式构图是佛教曼荼罗图式的再现,突显了佛教这一主题。宇墙上的番草纹,须弥座上的佛堂、嘛尼杆和飘扬的经幡,以及昙花的题名无不在强化此处的宗教山林气象。

昙花阁遗址平面勘测图(2004年样式雷图档展)

昙花阁重檐三滴水,二层可登临,有回廊,适宜远眺,向南俯瞰昆明湖中十七孔桥、南湖岛,向东圆明园、畅春园诸景尽收眼底,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景观关系,站在景福阁屋顶还能领略到当年的借景关系。昙花的题名除其宗教意义外,登高远眺的美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呼应了昙花的优美。

景福阁眺远

昙花阁的改建方案

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完成对昙花阁遗址的勘测后,由雷廷昌负责重修设计,留下了两个未实施方案。

方案一:延续了原来的星形平面,阁由三层改为一层,周边的宇墙、栅栏门、须弥座等延续了现状勘测时的格局和样式。方案二:较方案一更为简化,周边仅保留了宇墙,栅栏门、须弥座均消失。对比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可以看出,颐和园重修时计划延续原有新奇的建筑造型,但囿于经济实力,不得不一再简化,最终完全放弃星形平面,改建一座单层三卷歇山的景福阁。

昙花阁修复方案一

昙花阁修复方案二

最终修建的景福阁

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初一,光绪皇帝发布上谕,更“清漪园”旧名为“颐和园”,公开重修工程,同时由颐和园工程处样式房会同算房拟定了“56项工程”,又称之为“颐养工程”,景福阁就在这批工程之中。

景福乃洪福、大福之意。历史上以此为建筑题名的殿宇很多,但无论是帝后还是承修大臣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宫宁寿宫的景福宫,其最初为康熙皇帝定名,以孝养孝惠皇太后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修葺景福宫作为自己归政后宴息娱老之所 ,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得玄孙,取五福之意在景福宫内挂“五福五代堂”匾额。对于即将归政颐养的慈禧太后来说在颐和园内修建一座具有五福意向,又能秉承康、乾孝养传统的景福阁是再合适不过了。

故宫景福宫明间剖面图

景福阁延续了景福宫的文化内涵,继承了景福宫前厅后殿的空间格局和三卷歇山的屋顶形象,只是在平面形式上略作变化,其将前后两卷由面阔五间周围廊压缩为面阔三间周围廊,使方形平面变成“十”字形,这一改使得景福阁的造型较景福宫更为活泼,更适合颐和园的园林氛围。在十字形平面的外围保留了昙花阁时期宇墙的设置,格局从星形也转化成与新平面相呼应的“十”字形,角上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须弥座、嘛尼杆被取消,宇墙上的番草纹也改成与景福主题一致的万字纹。

景福阁明间剖面图

万寿山颐和园昙花阁改报厦房添安横眉坐凳图样(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
重修后的景福阁是慈禧太后比较喜欢的景点之一,因距其寝宫乐寿堂较近,她常在此用餐、娱乐。景福阁虽然仍保留了原来“阁”的类名,但建筑仅有一层,没有了阁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意向,与周边的景观呼应关系也未能得到延续。

清漪园与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

从造型新奇、宗教气氛浓郁与清漪园延寿、祈福主题吻合的昙花阁,到逐步淡化昙花阁设计意向的未实施方案,再到经济、实用符合颐和园庆寿、颐养主题的景福阁,清晰的勾勒出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

在园林空间氛围上,清漪园疏朗的建筑格局,众多宗教建筑的设置,营造浓郁的宗教山林气象,旨在通过礼佛、诵经等活动为太后延寿、祈福。而颐和园通过添建大量居住建筑并以福寿为题名,如贵寿无极、介寿堂、永寿斋、益寿堂等,营造出适合颐养的园居空间。

景福阁周边宇墙上的万字纹

在空间关系上,清漪园时期昆明湖东、西、南三侧不设围墙,并通过西部的治镜阁、耕织图等景观建筑将清漪园的景域向外扩展,使之与周边稻田、园林景观连为一体。实际上乾隆皇帝是把西郊的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在局部建筑空间处理时充分考虑与周边景观的借景关系。颐和园重修时囿于经济实力,除南湖岛外几乎完全放弃了西部湖面上的点景建筑,西部的耕织图也被水操学堂取代,出于安全考虑昆明湖周围添建了围墙,再加上其它园林的衰败,三山五园的整体景观不复存在,因此颐和园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内部空间的经营,对于与周边景观的联系则比较放松。

在建筑造型上,清漪园凭借着乾隆朝雄厚的财力和高度发达文化艺术,其建筑结构、造型求新求异,装饰极尽繁琐。而颐和园则因经济文化的衰落,诸多点景建筑不得不缩小规模、降低层数、简化装饰。

结论

据周志初《晚晴财政经济研究》,颐和园重修期间清廷的财政收入较乾隆中期几乎没有增长,但物价却上涨了3倍;人均耕地从4.53亩下降到2.8亩;人均税负增加了2.75倍,经济衰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可见一斑。在文化上,乾隆朝可谓达到了顶峰,编纂《四库全书》汇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西方传教士供职清廷,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然而《四库全书》编纂的同时,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被禁毁的书总数达3100多种,其数量和四库著录的书几乎相等,这也预示了文化集权之后的衰落;清中叶后,清政府实施海禁,闭关锁国,中外文化交流也基本断绝,文化日渐萧瑟。清漪园艺术创作上的求新求变和颐和园的相对僵化保守所反映的心态,宏观上正是上述盛世到末世经济、文化衰落的客观反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00:34 , Processed in 1.10627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