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故宫御花园里的三种奇石

2024-2-25 08:4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周乾|来自: 故宫古建文化漫谈

摘要: 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的北部,为明清帝后休憩的场所。其景观特色之一,即为园林内点缀的奇石。这些奇石源于自然,却与历史人文气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御花园里的奇石,以木变石 ...
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的北部,为明清帝后休憩的场所。其景观特色之一,即为园林内点缀的奇石。这些奇石源于自然,却与历史人文气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御花园里的奇石,以木变石、纹理石、珊瑚石为典型代表。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部位)前的庭院内,有一块木变石(图1)。该石高约1.30米,宽约0.18米,坐落在高约1.10米的圆盆形石座上。其外观类似于被切开的树干,正面平整,背面呈弧形。石材表面纹理清晰,与周边细小的斑片巧妙的融合。石材正面的中下侧,雕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咏木变石》,使得天然形成的木变石充满了人文意境。

图1  木变石

木变石的形成,主要源于树木与泥沙之间的交代作用。“交代”为化学变化及置换作用,即原有矿物分解、新矿物同时生成的过程。树木因地质或气候的变化而被推倒,并进入河湖的泥沙中。在成千上万年的地质时光中,密封在泥沙中的树木以水为媒介,与周边的矿物质产生交代作用,使得二氧化硅(SiO2)等物质取代了树木的组织结构。这样一来,树木就逐渐变成了木变石。需要说明的是,矿物质的部分元素可使木变石呈现不同的颜色。御花园中的木变石表面有较大面积的黑褐色,可反映其中含铁、锰等元素较多。

御花园内的这块木变石,为黑龙江将军富僧阿进献给乾隆帝的礼物。这块石头由康干河(位于大兴安岭附近)里的落叶松演化而成。乾隆帝命人将其放在御花园,并于三十一年(1766)正月,在石块正立面刻诗(图2):“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乾隆帝在诗中特地说明:吐鲁番、哈密等地的官员几乎每年都要进贡木变石,但是每块木变石的尺寸很小(不足一尺),只能当磨刀石;但这块木变石不一样,不仅尺寸长、体型大,而且表面尚有清晰木纹,敲之又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因而是一块难得的木变石。

图2  木变石上的乾隆御笔

天一门(位于园内正中)前的庭院西侧,有一块纹理石,其纹理形状犹如一名古人朝北斗七星作揖,因而又被称为“诸葛拜北斗”石(图3)。纹理石属于一种发育纹理化构造的岩石,其纹理是在内、外力的地质作用下形成。“诸葛拜北斗”石属于变质石英岩,石英含量超过85%,为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地质作用而形成。在高温高压及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变质岩可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或重新结晶。而在这种过程中,矿物质外部形态和排列方式的特点,使得岩石呈现出不同的纹理。纹理图案往往色彩醒目,或为韵律感形状,或为动植物形象,或为人物造型等,是园林赏石的重要观赏部分。对于“诸葛拜北斗”石而言,受分布不均的氧化铁影响,其表面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并相应形成这种特色图案。

图3  纹理石之“诸葛拜北斗”石

“诸葛拜北斗”石整体上大下小,呈僧帽形,高约0.70米(含假山形底托),最宽处约0.66米,坐落在高约0.45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岩石正面的颜色以褐色和灰色为主。褐色区域位于岩石正面的右侧,呈竖向宽条状,似乎把岩石从左往右分为“灰—褐—灰”3块。中间褐色区域内的下部,有若干灰色的小圆形,组成一个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左侧灰色区域的下部,有古人拱手、面向北斗七星作揖的褐色形状。上述天然纹理形成的造型,与《三国志》中,诸葛亮拜北斗七星续命的故事相似。诸葛亮长年征伐劳顿,自知寿命殆尽,因而设七星灯阵,每日祈拜延寿。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古代星象信仰中,“北斗七星”掌管人的死亡。“诸葛拜北斗”为自然形成的纹理,但又与古代历史有巧合,因而增添了这块石头的人文特色。

天一门前的庭院西侧,与纹理石相对的位置,有一块珊瑚石(图4)。由于其外观犹如成百上千条海参凝聚而成,因而又被称为“海参石”。珊瑚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由珊瑚虫消化食物后的分泌物塑造而成,或由珊瑚虫本身的骨骼堆积而成。珊瑚虫属于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腔肠动物,以浮游的小生物为食,并摄取海水中的氧化钙(CaO)及二氧化碳(CO2),在体内合成碳酸钙,然后将其分泌出来,以塑造自己的壳体。单个的珊瑚虫如米粒般小,但珊瑚虫一般为群居方式,易于形成较大的群体,且幼虫附在死去珊瑚虫的骨骼上生长,不断分泌出碳酸钙,因而形成体型较大的珊瑚石。

图4  珊瑚石之“海参石”

此“海参石”高约0.65米,最宽处约0.75米,底部最厚处约0.15米,坐落在高约0.45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从单体外观看,每个珊瑚石长度相近,体型均为中间粗、两端细、略带弯曲的管状物,且表面密布米粒大小的颗粒物,与海参的外形极其相似,不由令人感叹自然造物之奇妙。从组成方式来看,“海参石”为珊瑚石单体互相粘连而形成,其数量众多,色泽鲜明,彼此之间纵横交织、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灵动感。从整体造型看,“海参石”外轮廓为近似扇形,又犹如大量海参组成的一个插屏,形成御花园中的一处别致景观。由于珊瑚单体堆积的方式为自然而成,因而并非处处密实,部分珊瑚的堆积处形成孔洞,相应增添了视觉上的欣赏乐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 15:39 , Processed in 1.09940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