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漫步胡同撷佳联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从小在胡同中长大,对胡同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我爱在胡同中穿行,爱看人家四合院瓦檐下那精美的砖雕;爱看门口那一对被摸得光亮的抱鼓石;爱看门簪上写的“富贵平安”四个字;更爱看刻在门板上的被风雨岁月消磨得褪了色的对联。   短短的两句联语,对仗工整平仄相调,或是做人的准则;或是治世的箴言;或是言辞新雅颇具文彩;或是民间俗语听来极近人情。都透着北京人处世的平易与安详,让人感到民风的淳朴。细品那书法的韵味,真书苍劲端方;行书酣畅朴实;隶书沉稳浑厚……有金石碑拓之美。    北京是文化古城,明清以来百姓家的院门上基本都有对联。有的镌刻有的漆书。在过去老百姓住宅的大门,是不允许完全漆成朱红色的,否则被视为越级犯上,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只能在镌刻对联的四周漆小面积的红底色,其余部分涂成黑色。青灰的砖墙雕刻,黑漆大门,红低黑字的对联,门框上有门簪,左右置门枕石或抱鼓石,最后安上两个闪闪发亮的铜门钹。只要您打门口一过,管保多看上几眼。   但凡刻有对联的,基本上是等级不高的如意式大门。旧时官宦人家居住的广亮、金柱大门上很少有带对联的。   平民百姓既用它装饰了门口;又书写出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对后辈子孙的希望“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处事留余地,存心居自安”;“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新街口二条内珠八宝胡同31号);“善为益友,德作良谋”;“修身如持玉,积德胜遗金”(禄米仓胡同22号)。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对联,内容有些陈旧,少了些时代气息。不错,可我觉得它们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老北京人心底的善良、诚恳、谦和的美德。 镌在大门上的对联,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里很强的门第观念。   做官得光耀门庭;在野希望门户昌盛;娶亲要门当户对,总之家门的兴旺与否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   我曾看到一副对联是这样镌刻的“笔花飞舞将军第,槐树森荣宰相家”。可以想见,早先住在这里的一定是个门第兴隆之家,主人有意夸耀门庭,言语间很有些大家风范。   宣武区铁树斜街中有一处院门,上有“门庭香且宝,家道泰而昌”的对子。说来也巧,不知是不是天随人愿,光绪甲午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诞生了享誉海内外的一代戏曲大师,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先生。   还有东棉花胡同31号的对子“总集福荫,备致嘉祥”……这些都能看出人们对门庭或门第十分重视。    在如此众多的联语中,有些看来是出自文人的手笔,到底是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打磨厂街58号“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和恭俭胡同34号的“高远有风雅,新室照乾坤”,以及“青山不墨千秋书,绿水无弦万世音”。这几联不仅工整而且翻出了新意,算得上是精彩之作了。   有的文笔虽好,但内容上难免有对封建帝王的感恩戴德之意。如“天临华盖星辰近,地接蓬壶雨露深”。   说了这么些京城人家遗留到现在的对联,还有一种对联也很值得一提。那就是老北京商号店铺的对联。书中虽有记载,但实物却少而又少了。庆幸的是让我在胡同中碰上了。那是新革路4号,院里虽已住满了人家,门口还保持着商号的原貌。两扇古旧的木门,门上方的拱形砖券具有晚清民国时期的风格。砖券上方的额坊,从右向左雕刻着“义盛号”。门板上的对联镌得别致,上联是“义气相投裘臻狐腋”,下联是“盛名可创衣赞羔羊”。还是一副嵌字对,联首嵌进了“义盛”二字。从文字上看,先前的主人是做皮货裘衣生意的。   想到这里,我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感觉。当时的兴奋劲儿只有我自己知道。    多少年前,北京人把古城独有的“性情”镌刻在院门上;独有的民风镌刻在院门上,留到现在越来越少了。它们是那么不起眼,不易被发现地散落在大大小小的胡同中;无声地诉说着京城的历史,诉说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世态沧桑。言语不多,依旧是那么亲切,那么平和。摘自FM36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3:57 , Processed in 1.08482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