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辽、金以来,北京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自然景观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如今的“三山五园”,就是对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 春暖花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是许多市民踏青赏花的首选之地。其实,除了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等传统皇家园林外,有些在明清时期为皇家苑囿服务的村庄,也是“三山五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建于明代中叶的大有庄,就处于“三山五园”地区的核心位置。 清代《五园图》中的丰益仓乾隆赐名“大有庄” 据考证,大有庄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明代就已经形成小村落。最初,只是一些有钱人家雇用了八户守坟人在此居住,当地人称“穷八家”。不过,此地泉水充沛,风景优美,极目所见皆为绿树掩映、馆阁连属的名园胜苑。红山、玉泉山、香山、百望山峙列于西、北,如同一幅绘满精美山水图案的扇面。大有庄周边有多处皇家苑囿,村南为清漪园(颐和园),东南是皇家赐园自得园,东边是圆明园。在这里,附近的深宫高墙带来了神秘感,宽阔怡人的水乡景色带来秀美感,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奇感,是一种城乡交融、既有文化气息又富有乡村野趣的田园生活景象。 清漪园(颐和园)建园后,大有庄的住户逐渐增多,大部分人在清漪园内当差,也有一些生意人。清乾隆年间,西北京郊逐步发展成为皇家行宫及别墅的聚集地,往来官员也逐渐频繁。据载,乾隆帝在观看《西郊胜景图》时,觉得“穷八家”村名欠雅,故赐名“大有庄”,寓意“福禄荣华样样有”。 乾隆年间镌刻的大有庄碑大有庄地近皇家苑囿,与皇家苑囿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是“三山五园”的影子与产物,许多为皇家苑囿服务的机构就近设在村中,比如丰益仓。 作为漕运制度重要产物“京师十三仓”之一的丰益仓,位于大有庄的村西,又名安和仓,占地约100亩。丰益仓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有仓门三楹,大门向东,为大式歇山顶。进门迎面有一字影壁一座,绕过影壁是用三合土夯筑的仓路。仓路两边,各建仓廒15座。仓北建大式歇山顶官厅五楹,前出抱厦三间,为仓监督、会计办公之所。 丰益仓“左绕长河,右列金山”,占尽地利。丰益仓全盛时,每天不断地经水路和陆路进出米粮。输往京城的漕粮自通州经通惠河、通流河、会清河、清河和安河,直抵西山脚下的丰益仓收储。仓大门往东通向村外的运米车道,车马不断,景象非凡。大有庄中的很多人都充任丰益仓的仓户匠役,世代为其服役。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八旗官员禄米月饷“右翼于安河丰益仓就近支领”。到了乾隆年间,又规定到丰益仓支领禄米,蓝靛厂火器营为每年正月、四月、七月、十月,香山健锐营为每年三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圆明园和万寿山工程建设时期,工匠、夫役的粮食供应就取自丰益仓,为“三山五园”的建设起到了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到清末,漕运制度已渐解体,很多粮仓都名存实亡,只有丰益仓还在使用并增建了18座仓廒。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漕运制度终结,丰益仓才最终失去作用。 安和圈畜养御马 安和圈位于大有庄村北,是专门为清皇室畜养出口行围御马的马圈。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乾隆五年(1740年),大有庄增设了驾车骡马一厩。民国年间的《北平旅游指南》记载:“安和圈在大有庄北,名曰瓮山圈,清乾隆丁未年改名。”因此,这里曾留有“御马圈胡同”的地名。 在清朝,安和圈有畜马200匹、驼10峰。安和圈北有跑马场,清朝皇帝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八,会在此与侍卫近臣一道检阅“试马”,俗称“跑御马”。侍卫们穿着紧身的箭袖衣,比试马术技艺。这项马术活动不是以速度决定骑士的胜负,而是以“跃换”定高下。即在跑马的过程中,每人乘一马、牵一马,二马并肩驰至中道,骑士会鞭策牵着的那一匹马,就在其因为被鞭打而加速超越骑士所乘之马时,骑士乘所骑之马追之,等追及前马的马尾时,骑士就会纵身一跃,跳到前面马的背上。骑士如果能够从后面的马匹上跳起骑在前面正在奔驰的马背上,并且继续奔驰一段距离,就能得到最高的奖赏。而成功地从坐骑上跳到另一匹并驾齐驱的马背上的骑士只能获得中赏。即使在“跃换”的过程中因技术不佳坠地的骑士,也能得到下赏。这项马术盛典在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安和试马”。 咸丰庚申年(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时,为显示“镇静”,安和圈“试马”仍照例举行。但咸丰皇帝已经没有胆量亲临观赏了,只是派了个品位较高的值年大臣替他主持了这一年的马术庆典。 1903年9月,有一支来自印度的马戏团到天津演出引起轰动,当地报纸报道“有狮、象、虎、豹、狗、马等兽,并有各等艺人登场献技”,事为慈禧太后所闻,也来了兴致,她传旨让马戏团进京表演。10月初,马戏团“奉旨着在颐和园西河堤地方开演”。慈禧太后看到披挂漂亮的大象非常喜欢,乖巧的马戏团主便将大象进献给慈禧太后,由此获得了一万两白银的奖赏。慈禧太后命将大象豢养在安和圈,以便观赏。每年的盛夏,象官们都会把大象牵至颐和园东北墙外、大有庄前的小河中洗澡,后来这里得名为“洗象坑”。大象洗澡时,附近的百姓都来观看,热闹非凡。1908年以后,安和圈中的马、象全部送往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 达官贵人扎堆儿大有庄 晚清时期,因为慈禧太后时常驻颐和园听政,一些官署和王公大臣为了上朝方便,就纷纷在颐和园的周边建起了公所和宅园,由此进一步吸引了达官显贵和致仕乡绅们来大有庄居住。大有庄内曾建有政务处公所、内务府会计司公所、恭亲王公所、东公所、西公所五处公所和若干座宅园,其中就包括怀塔布和方介眉的两座宅园。 大有庄怀塔布宅园厢房晚清的政务处是1901年初慈祥还在西安流亡时成立的,全名叫督办政务处,参与政务处工作的官员有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荣禄、王文韶等人。政务处一度成为清政府统领新政事宜最为关键的机构,如裁撤冗官冗吏、筹建新式学堂、改革教育措施等,都由政务处一手操办。会计司负责管理内务府的出纳及庄园地亩的事务,职官包括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和书吏等。此外,会计司还负责选用宫女、太监等事务。恭亲王则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这些重要机构和人物在大有庄设立公所,足见大有庄在“三山五园”的地利之便。 怀塔布,字绍先,叶赫那拉氏,满洲正蓝旗人。先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圆明园护军八旗翼长、礼部尚书等职。怀塔布是慈禧太后的娘家远房侄子,自然亲附慈禧太后,是“后党”的中坚人物。光绪戊戌年(1898)因堵塞言路、破坏维新变法被革职,后积极参与政变阴谋,扼杀了维新运动。光绪庚子年(1900年)十一月,怀塔布在北京被八国联军虐待而死。 怀塔布宅园门牌号为大有庄大街甲25号,占地十余亩,呈狭长形,整个建筑布局为南北纵向连接的四合院、三合院的组合,南部西侧另有花园。宅园的大门东向,为大式起脊灰筒瓦顶门楼,门槛两侧立有一对汉白玉雕门枕石,门外摆一对上马石,种有两株守门槐树,现一株尚存,为一级保护古树。正院为二进院落,北房五间,有回廊和东西厢房。西跨院有正房三排各三间。园南建敞轩三楹,园东南辟小门,可直达南部小院。怀塔布虽然是一个保守人物,但他对当时的新鲜玩意儿很是喜好,其宅园里早早地就用上了汽灯和自来水,据说当年北京除颐和园外,用上这些舶来品的当以怀塔布家为首。 方介眉,名鋆善,介眉是号,取自《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以介眉寿”之意,原籍东北长白山,他和弟弟方个眉均为进士出身,曾任知府、知县,卸任回京后在大有庄修建了宅园,做起了乡绅。大有庄中的方宅胡同、前状元胡同、后状元胡同都得名于这兄弟二人。 方介眉宅园的建筑布局是多进四合院,坐南朝北,园门三楹,院西建房三间,正北有雕花如意门楼。门东西两侧种守门槐四株。内院门为大式垂花门,院正北建歇山顶厅堂五楹,东西厢房各三间,以游廊相通。后院是花园,园中有山石小溪、亭台楼阁,是内眷居住之处。 各种工匠云集买卖街 随着西郊皇家园林和八旗营房的兴建,大有庄的商业、服务业得到发展。大有庄里云集了内务府包衣三旗的旗户、御园园户、丰益仓的仓户,以及花匠、木匠、油漆匠等工匠,形成为皇家园林和驻军营房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中心,大有庄的买卖街也随之形成,至今仍是大有庄的中心大街。 从晚清到抗战以前,这里商业兴隆,各种买卖铺户云集。比如起源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老字号“公和长栈分号”,常年经营粮油副食,1949年后改为国营副食品商店,一直是村内最主要的商店,100多年来占据着村中心,始终没有改变过位置。大有庄的商业没有囿于一隅,还有旧日在北京颇有些名气的“大有庄白”。白氏兄弟从经营新鲜蔬菜开始,买卖越做越大,曾在六国饭店和东安市场经营珠宝玉石生意,是老北京城有名的家境殷实的商户。而最有价值的商业历史遗迹,还要属经营木厂的皇商马辉堂的宅园。 大有庄马辉堂宅园正房马辉堂宅园位于大有庄北上坡,门牌号为北上坡15号。园主为马辉堂,本名文盛,字辉堂,是兴隆木厂的第十二代厂主。马家为明清两代著名的营造世家,世代从事皇家建筑工程的营建工作。马家的兴隆木厂是清代八大木厂之首,承建了包括颐和园在内的大量皇家建筑和王公府邸,维修了多座坛庙、寺观和陵寝,有“哲匠世家”之誉。兴隆木厂在修建颐和园时承包了几处工程,于是在北上坡兴建了一座宅园,作为木厂账房和料理工程用房。 马辉堂宅园为前园后宅,前园布局建筑不多,园北辟小院一处,四周粉垣,南有月亮门,北面建有硬山顶书斋三楹,斋前建圆形小池,池中有太湖石,池旁有藤架。出月亮门,向南有一条弯曲小径,可达园西南的土山。小径两旁散置山石,错落有致,其中有几块驰名京西,名为牡丹石、芍药石和菊花石。 光绪年间重修中海、南海和北海时,承担修缮工程的也是兴隆木厂。在修建过程中,由于国库空虚,一笔三万多两的木料费用先由兴隆木厂垫付,为此户部还专门立了一张来年再付的欠据。欠据上写着:“据呈请兴隆木厂商人马德春,请将十一年、十二年两年的筹垫,实银三万两千二百九十四两六钱一分四厘,勿恳请照数赏罚。” 20世纪60年代初,马辉堂宅院曾办过公社食堂,后成为小学校舍,现为青龙桥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有三进院落保存完好。 文化名人在此讲学 清朝灭亡后,海淀地区逐步发展成北京的文化教育中心,高等院校相继兴办,学者们也就在高校附近居住、研学,于是新式教育的学风也吹及大有庄。出版于“癸丑年(1913年)冬至日”的最早的中英文颐和园地图——《实测颐和园路线图》的制作者署名“大有庄刘氏测绘并识”。这位“大有庄刘氏”名刘济,民国初年修《清史》时,他曾任清史馆的会计科长,从他能测绘地图还能翻译英文这点来看,应该有留洋经历和工科背景。20世纪30 年代,著名书画家张大千居住在颐和园时,就经常出现在大有庄的街头并购买各种商品,这里还居住着他的学生,师生可以一起作画、品画。而最为人称道的是,梁漱溟、熊十力先生曾在大有庄的极乐寺居住、讲学授业,建构了自己早期的学术体系。 极乐寺位于大有庄之东,门牌号为大有庄10号。极乐寺又名罔极寺,未见有古籍记载,历史资料最早的就是1928年的“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和1936年的“第一次寺庙总登记”(《北京寺庙历史资料》)。极乐寺旧有山门一间,前后殿各三间带廊,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寺中立有石碑一通。目前,极乐寺的前后殿保存较完整,原有的油漆彩画色彩依然鲜艳。寺中现存的圆明园园匠捐资修寺碑记是目前唯一的存有圆明园工匠活动的碑记,记载了参与园林工程的各大木厂和园林匠人捐资修庙的事迹。 1926年,梁漱溟、熊十力、卫西琴、张俶知等十余人搬到大有庄极乐寺居住并讲学,共同研讨儒家哲学与心理学。梁漱溟在这里讲解了他几年来思考的《人心与人生》。熊十力开始草创《新唯识论》,改写了《唯识学概论》。在大有庄讲学的日子里,梁、熊两位先生靠稿费维持师生的简单生活,大家一起吃素。可熊先生是无肉不欢,深以为苦。那时学生薄蓬山管理伙食,有一天,熊问薄:“给我买了多少肉?”“半斤。”当时是16两为一斤。熊一听,道:“给我买那么点儿!”过了两三天,熊又问:“今天给我买了多少肉?”“今天买了八两。”熊一听,哈哈哈大笑说:“这还差不多!”此事在学生中传为笑谈。 民俗活动充满生活气息 大有庄的民风淳朴,“大有”一名具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名字虽带点乡土气息,却透出村民对吉利而富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百年来辛勤耕耘着一方土地,规划着生活的前景,对幸福而富足的生活充满着憧憬,这体现在村民热烈而丰富的民俗活动中,这是最原真的、充满了烟火气的生活气息。 大有庄——万寿山过会图齐如山在《北平怀旧》中说:“旧时北京的秧歌善会中有十余班,其中较有名气的是大有庄的万寿太平秧歌。”角色“多用十至十二人,且皆为化装演唱。其角色有:渔翁、樵夫、大头和尚、小二哥(花篮童子持花篮)、俊鼓(俊扮公子打鼓,故名)、丑鼓(丑扮公子打鼓,故名)、丑锣(丑扮女子打锣,故名)、俊锣(俊扮女子打锣,故名)、文扇(文扮女子持扇,故名)、武扇(武扮公子持扇,故名)、渔婆、卖膏药者……表演时除歌唱外,尚需走各种姿势,堆各种姿势,堆哪一种姿势,就打哪一种锣鼓”。 大有庄的秧歌舞起源于何时无考,但在清朝前期就已知名。乾隆年间,住在自得园的果亲王弘曕就曾写过一首《观傩歌》来描写新年秧歌表演的盛况:“嗔拳杂技闹里社,细腰叠鼓喧村场……春官考试平旦集,万人联袂东西厢”,直看得观众“舌挢目眩心苍茫”。 万年普庆棍,始源于五虎会,又名五魁会。这一民间文艺表演的题材来自传说故事《赵匡胤大战董家桥》,系演绎宋太祖早年寒微时,与董家五虎争斗的故事。传说董家桥有兄弟五人,均系恶霸,将客商必须经过的小金桥霸占并私自抽税,有不遵者,定遭谋害。万年普庆棍表演时,董氏五虎首先上场,念白为“兄弟逞英豪,霸占小金桥。有人偷河税,把住把皮剥”,显出一副横霸的嘴脸。然后,另有一人饰宋太祖运货过此,董氏五虎勒令其纳税,“宋太祖”不肯,遂争打起来。正当“宋太祖”被五虎所困时,饰演卖油郎郑恩和少林僧的登场,他们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最终帮助“宋太祖”将董氏五虎打败,除暴安良。因宋太祖使棍,故也称“五虎棍”,是北京民间一种颇具尚武精神的民间文艺活动,表演者一般为七到八人,模拟戏曲中的武打,数人执棍对打,场面十分热闹。 每年的农历四月,慈禧太后从紫禁城移居颐和园,这正是妙峰山香会路过大有庄的日子,为了方便她观看民间花会表演,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贴近颐和园北墙的山上建了一座名曰眺远斋的两层楼宇,正可以俯临墙外大有庄关帝庙前的广场,百姓称其为“看会楼”,于是就演绎出一段“奉旨截会”的故事。农历四月初十到十五,是慈禧太后“看会”的日子。当她在眺远斋落座后,太监们立起一杆三角形的杏黄旗,于是被截停在青龙桥和安河桥的文武香会就开始涌进会场。一时间,鼓乐齐鸣,人声鼎沸,民间艺人们欢歌起舞,尽情表演,展现出一副太平景象。这番景象一直持续到1905年,因革命志士吴樾袭击出洋考察各国宪政的五大臣,慈禧太后下令将颐和园的围墙加高,视线被遮挡,眺远斋失去看会功能。一道大墙隔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墙外劳顿一年的百姓,只能借一年一度的花会宣泄一下积郁已久的情绪,而看会楼上满足于浮华表象的贵人们,对此又能有多少理解呢?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6 , Processed in 1.08006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