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长安街边的建筑杰作——电报大楼

2024-5-22 14:3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七八个大山

摘要: 每个人的审美偏好不同,所谓各花入各眼,对于建筑的形式美感也必然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评价。这就是审美中主观的部分,但关于美的认知也不是一个全然主观的领域,近些年认知科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实验不断揭示出人类对 ...
每个人的审美偏好不同,所谓各花入各眼,对于建筑的形式美感也必然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评价。这就是审美中主观的部分,但关于美的认知也不是一个全然主观的领域,近些年认知科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实验不断揭示出人类对于美的认知的规律性、客观性,研究甚至表面与文化传统和后天教育密切相关的审美具有相当程度的先天因素。出生不久的婴儿已经有对于美、丑的判断。

就我个人而言,长安街沿线的建筑,到目前为止,最美的桂冠应归属电报大楼。当然,我也认为电报大楼的外观设计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超脱文化影响的,是符合人类审美的客观规律的。

北京电报大楼于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与59年那一批十大建筑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此时正是新中国经历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业成就后民族自信心高涨的阶段。

电报大楼由建筑大师林乐义设计,建筑主体七层,中央钟塔高73米,正立面朝向长安街,左右对称,整体呈米黄色。如下图:

我认为的这个建筑符合审美客观规律的地方就是它比例上的协调,虽然古希腊建筑家更愿意强调比例,但实际上对比例的讲究在中外经典作品中是一致的。

建筑黄白两种主要色调的分布也对称的同时也实现了节奏感,或者说韵律感。中庭两侧及整个建筑两端的大面积黄色实墙增加了建筑的庄重感。另外,钟塔与建筑主体的过渡,一方面避免了生硬和突兀的感觉,另外从结构上也减少了鞭端效应的影响。

人们很容易从这幢建筑中感受到古典美,这显然与它的对称布局和比例关系有关。但从建筑风格来说,电报大楼是典型的现代建筑。具备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比如形式服从功能,比如避免无用的装饰(此电报大楼钟塔当年是有重要使用功能的),比如形式简洁,比如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

电报大楼给人一种装饰感,但实际上它并没有采用任何复杂的花饰,立面仅使用混凝土、砖、斧剁石。正是那个时代最常用的材料。

林乐义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抗战时期设计了桂林艺术馆,该建筑是当年演出抗日戏剧的场所。

1948年林乐义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系深造并兼任特别讲师。1950年归国,电报大楼是其盛年作品。林乐义的知名作品还包括首都剧场、二七纪念碑等。

首都剧场就是现在人艺所在地,北京著名的文艺青年打卡点,个人感觉上面那四个大字多少有点影响美观。

二七纪念塔是1971年的作品,当时林先生正在郑州市荥阳县劳动改造,原有的二七纪念塔倒塌,林先生被紧急从劳动地点找来设计此作。如今该塔已成为郑州标志。

虽然二七纪念塔有中式屋檐,但林先生的整体设计风格是国际式样的,不过分依赖或追逐民族传统。这也是现代建筑的一个特征。历史无法假设,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林先生没有回国是否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但很显然,如果没有林先生肯定不会有这座电报大楼。

如今电报早已远离人们的生活,当年的十大建筑中工人体育场已拆除重建,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已经扩建改造为国家博物馆。作为十大建筑的同期生,电报大楼已经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门框上也挂起了联通的苍蝇拍logo。

不管怎么说联通这个招牌没有影响美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10:14 , Processed in 1.13470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