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三宫六院那些事儿(七)翊坤宫

2024-5-23 20:0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老嘲|来自: 老嘲琐话

摘要: 【三宫六院指皇帝的众多嫔妃,在建筑上指明清故宫中的后三宫和东、西六院(宫)。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为承乾宫、景仁宫、钟粹宫、永和宫、延禧宫、景阳宫,西六宫为翊坤宫、储秀宫、永寿宫、长春 ...
【三宫六院指皇帝的众多嫔妃,在建筑上指明清故宫中的后三宫和东、西六院(宫)。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为承乾宫、景仁宫、钟粹宫、永和宫、延禧宫、景阳宫,西六宫为翊坤宫、储秀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启祥宫】

与东六宫的承乾宫相对,翊坤宫为西六宫之首,位于西六宫靠近故宫中轴线、南北居中的位置,初名万安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翊坤宫,宫名为清代沿用。翊(yì),辅佐、帮助的意思,翊坤宫即辅佐皇后管理六宫的皇贵妃的寝宫。

翊坤宫原为二进院,清光绪十年(1884)慈禧五十寿辰时,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将其与北部的储秀宫打通连为一体,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翊坤宫正门南向,名翊坤门。门内设“光明盛昌”屏门,为东、西六宫最大的一座屏门。

翊坤宫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明间外前檐下悬挂“履禄绥厚”横匾。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

翊坤宫东配殿悬匾“庆云斋”,西配殿悬匾“道德堂”,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后殿坐落在原后殿和储秀门的旧址上,名“体和殿”,殿前立铜凤一对,悬横匾“翔凤为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后开门并出廊,穿堂设计,连通储秀宫。关上后殿门,南北即不能通行,翊坤宫和储秀宫依然可成为独立的院落。


翊坤宫后殿有东西配殿,东配殿悬匾“平康室”,西配殿悬匾“益寿斋”。后院东南原有井亭1座,现井亭无存,仅存水井遗址。

明清两代有很多地位尊贵的后妃居住翊坤宫,在这里说说曾居住在这里的明万历帝的至爱宠妃郑贵妃。

郑氏15岁入宫,因姿色出众,受册为淑嫔,位居九嫔第二位。次年,因孕晋封德妃,当年生女云和公主(6岁夭折)。再次年,第二次怀孕,因此而晋封贵妃,当年底生子,当日夭折。再次年,第三次怀孕,次年(万历十四年)正月生子朱常洵,三月晋封皇贵妃,时年19岁。

郑贵妃比万历帝小5岁,姿色娇艳,生性活泼,知情知趣,从其进宫早年的怀孕频率上即可看出万历帝对她的痴迷宠爱程度。万历帝与郑贵妃前后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其中四个子女夭折),在每个子女出生前后,万历帝都会以巨大的封赏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六个子女都因母宠而得到万历帝异乎寻常的宠爱。如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当日夭折,万历帝追封其为邠哀王,并隆重予以了安葬。这个孩子的早夭,说起来还是二人的如胶似漆造成的乐极生悲。据载,是在郑氏怀孕期间,万历帝依然与其难分难解,“与之戏逐,而伤身,致皇二子(这个孩子在万历帝的儿子中排行老二)早夭”。

郑贵妃的受宠并非只因为姿色过人,还因为其过人的才情、品行,以及对万历帝的知冷知热。据载,郑贵妃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其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曾被时人推崇备至。郑贵妃还心系民生,曾经在宫中首倡为灾区捐款;为农桑之利和利济通涉之惠,还捐资在祁州(今河北安国)修建了一座横跨磁河的石桥,这座石桥被称为贵妃桥,泽被后世,屹立400余年不倒,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难得的是郑贵妃与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泰昌帝)的关系并不像外界盛传的那样势同水火。在郑氏入宫前,万历帝已立王氏(名喜姐)为皇后,并与一名王姓宫女(后来被封为恭妃)有孕。郑氏入宫当年,王宫女为万历帝生下长子,是为朱常洛,后来被立为太子。万历四十七年(1619),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即后来的明熹宗天启帝)生母王才人死去,朱常洛宫中有两名姓李的选侍,人称东李、西李。东李位在西李之前,但朱常洛更喜欢西李。朱由校按理应由东李抚养,但朱常洛希望让自己喜欢的西李来抚养。为解决难题,朱常洛没有去求王皇后而是求到了外界一直传言与自己关系不好的郑贵妃面前。在郑贵妃的帮助下,朱常洛不仅如愿让西李收养了朱由校,更将次子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帝)以及皇八妹一并养在了西李膝下。郑贵妃知情达理,乐于助人,兼之聪明伶俐,这才是万历帝对其宠爱不已的内在原因。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美貌,而是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喜欢读书,因而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如果专恃色相,则宠爱决不能如此的历久不衰。”万历帝崩逝前,郑贵妃已经53岁,万历帝依然对其恩爱不止,对她的感情终生未渝。

但如此一名钟灵毓秀的女子,在其生前和身后却始终蒙受着极不光彩的名誉,被认为是一名祸国殃民的妖孽。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万历帝对她太喜欢,一心一意要立她的孩子朱常洵为太子,因此而引发了朝臣与皇帝对抗、绵延数十年之久的“国本之争”,郑贵妃作为当事人,自然难逃指责;明朝末期所发生的“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也无不把她牵涉其中,她无可奈何地被彻底污名化了。

读明史,最可奇怪的一种现象是大臣们对皇帝不依不饶的抗拒力度与频率。上一次这种激烈的碰撞是发生在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是第二次。

最初,内阁首辅申时行上奏请尽快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帝拖延不办,却提出要晋升刚刚生下皇子朱常洵的郑贵妃为皇贵妃。此举立刻引起了朝臣的警觉,表示坚决反对,提出应“先册立恭妃王氏(朱常洛生母)为皇贵妃,后及郑氏,并立皇长子为东宫”。万历帝为之震怒,愤怒到“手颤不能御笔,以手拍御案几裂”的程度,把数名上疏立储的大臣一概贬斥,坚持只把郑贵妃晋升为了皇贵妃。随后,围绕立储(即立国本)问题,万历帝与大臣们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加之万历帝厌弃王皇后和王恭妃、独宠郑贵妃的言行不断外传,朝野从维护“立长不立幼”的宗法立场出发,几乎都把郑贵妃视为恃宠而骄、惑乱内宫的罪魁祸首。郑贵妃居住翊坤宫,有人甚至都拿此来说事:万历帝名朱翊钧,翊坤宫的第一个字“即今上御名,何以银榜高悬?”居然“恬不为怪”,令人不得其解云云。

其间发生了惊动朝野的“妖书案”,起因是大儒吕坤著有一本旨在倡导妇德的《闺范》,万历帝将书赠予郑贵妃,并令人增补内容,以汉明德皇后开篇,以郑皇贵妃终篇,改书名为《闺范图说》,刊印天下。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有人托名为此书写了一篇跋文——《闺范图说跋》,标其名曰“忧危竑议”,影射吕坤写此书,表彰郑贵妃,虽无易储之谋,不幸有其迹象,因此而引起了轩然大波。朝野纷纷指责原作者吕坤谄媚和郑贵妃的用心,万历帝为之震怒,并为郑贵妃辩解,责成有司彻查妖书(即“忧危竑议”文)的作者,最后不了了之。万历帝顶不住朝野的压力,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后,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又出现了一篇《续忧危竑议》,指责郑贵妃意图废太子而册立自己的儿子朱常洵。妖书又出,朝野震动,围绕追查妖书的作者和郑贵妃的是非,引发了满朝文武激烈的党争,多人被罢斥、入狱甚至致死,牵动了朝野无数人的命运,妖书的作者最终成谜,郑贵妃的名声却被彻底搞臭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发生了“梃击案”。某日黄昏,一名叫张差的莽汉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宫院,欲刺杀太子,击伤守门太监,太子内侍闻讯赶到,在前殿逮捕了该男子。彻查之下,发现张差神经不正常,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死。张差究竟是否被人指使以及被谁指使,没有定论,郑贵妃却不免成为了幕后黑手的嫌疑人。

围绕立储以及太子、皇后的废立问题,万历帝与朝臣长期对抗。因为朝臣的激烈反对,万历帝始终未能如愿。他或许想等王皇后去逝后再说,不料王皇后的生命力比较旺盛,只比万历帝早去逝了三个月。王皇后去逝时,万历帝早已一病不起,再没有精力去操持立后易储的事情了,只能把晋封郑贵妃为皇后的遗愿交待给太子朱常洛。

朱常洛(明光宗)是万历帝早年一时兴起与王宫女春风一度的产物,从一出生就不受父亲待见,战战兢兢,熬到39岁终于荣登大宝,突然失去约束,心情放松,纵欲狂欢,登基仅仅十天后就圣体违和,遂召御医看诊。太医院崔文升为他开了泻药,用药后病情加重。随后,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 ,朱常洛服用后病情有所缓解,当日下午又进一丸,不料在次日凌晨就死在了御榻上。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1个月,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因明光宗临终前服用的药丸为“红丸”,该事件被称为“红丸案”。

明光宗在即位之初就着手完成父亲的遗愿,拟晋封郑贵妃为皇后,依旧遭到朝臣的激烈反对。明光宗崩逝后,围绕“红丸案”是否有人指使意在毒害皇帝,又一次引发了朝臣党争。郑贵妃不仅最终无缘后位,还再一次被牵连于“红丸案”之中。

这还不算完。明光宗登基时,他的宠妃西李以及由其抚养的朱由校与明光宗一起迁往乾清宫居住。明光宗突然崩逝,西李在乾清宫把持朱由校,欲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遭到大臣们的拒绝,彼此矛盾日渐激化。最终,西李被逐出乾清宫,朱由校登基为天启帝。该事件史称“移宫案”。郑贵妃本来与“移宫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因为她与西李的关系较好,因此被视为欲窥视国家神器的西李一党。郑贵妃又一次“躺枪”。

《明史》曰:郑贵妃“非有阴鸷之谋、干政夺嫡之事,徒以恃宠溺爱,遂滋谤讪。”总算说了句公道话。郑贵妃在万历帝死后又活了10年,薨逝于崇祯三年(1630),享年63岁。

郑贵妃的名字正史不载,一说名梦境。她得到了万历帝的终生宠爱,却因此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污名,恰如一场美梦与噩梦不断交织的梦境,福祸相伴,得失难分,似真亦幻,善恶莫辨。更可悲哀的是两人生为同衾,死后却不能同穴。最终与万历帝合葬于定陵的是万历帝生前一点都不喜欢的两个女人——王皇后和王恭妃(明光宗生母,后来也被追封为皇后)。郑贵妃只能孤零零地长眠于定陵3公里之外。对于她所受的委屈,万历帝生前无奈,死后依然无奈。

明代朝臣因顽固坚守宗法制度,对皇帝的后宫之事深度干预,不仅是造成与皇帝的激烈矛盾,从根本上损害了明朝的政治生态,而且就以朱常洛与朱常洵的立储之争而言,也直接导致了极其糟糕的历史后果。朝臣们坚持选择了朱常洛,朱常洛登基后很快驾崩,然后是熹宗天启朝的乱政,接着是崇祯帝刚愎自用,万历帝死后仅仅24年,明朝即告灭亡。如果当时能够如万历帝和郑贵妃之愿、选择了他们的爱子朱常洵,历史会有不同的结果吗?

朱常洵16岁时被封为福王,29岁就藩洛阳。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军攻陷洛阳,朱常洵被杀,年56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07:37 , Processed in 1.08987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