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菜市口书春大战 翰林不敌草根儿——春联圣手“大字杨”

2024-6-10 23:3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满恒先|来自: 故古典儿带闲篇儿

摘要: 《春联门神图》选自《北京风俗图谱》祭灶王、贴门神、写春联是老北京春节前的家庭大事。尤其是贴春联,年三十吃不上饺子,也要换上一幅带着墨香的春联,贴上春联仿佛门户焕然一新了。郊外农家赶集花钱也要请春联。北 ...

《春联门神图》选自《北京风俗图谱》

祭灶王、贴门神、写春联是老北京春节前的家庭大事。尤其是贴春联,年三十吃不上饺子,也要换上一幅带着墨香的春联,贴上春联仿佛门户焕然一新了。郊外农家赶集花钱也要请春联。北京城里热闹的街口、买卖铺户门前也常有“对子摊儿”。自清末以来,南城菜市口每年必有一场“书春豪战”。能在这儿舞文弄墨的文人,身份不简单,还有博过功名的翰林、进士哪!但是,有一位书家例外,他就是牛街做小买卖的“大字杨”,纯粹的草根儿,但他的摊儿最火,求字人络绎不绝。 


《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1936年)中的“大字杨”摊位示意图

菜市口是清代刑人之所,民国后迁到天桥,路口东北血光之气积年不散,仍属不宜经商之地。菜市口路南分布着米市、丞相、烂缦、西砖等六条胡同。胡同里会馆林立,名人故居百余处。遗老遗少纵然满腹经纶,也是穷愁潦倒。前清时的翰林、进士们早已放下身段,拿出他们写殿试策论的本事,挥着写大卷的华楷,专等着每年腊月摆个对子摊儿,耍耍笔杆,挣碗饭吃。所以,他们的对子摊儿集中在路南,占了个天时地利人和。路口西北角清末时建了广安市场,算是大买卖了。广安市场南门外有两条小巷,西边叫“狮子店”,东边是“芝麻店”。因为有广安市场,客流也还可观。这儿的对子摊儿独此一家,就是大字杨。 

狮子店巷口有一家“聚泰”羊肉馆,掌柜的姓魏,与大字杨是老相识。每年一进腊月,大字杨都要来店里与魏掌柜寒暄,然后约定哪天开张,哪天收摊,以便照应。然后,他开始准备,买好了纸,再一份份裁开,直幅、横批、斗方儿、神对儿。有的要事先写好,入市即可售卖。腊月二十大字杨的书摊开张了。他事先在羊肉馆的墙上贴了一张尺方“代写春联”,作为招贴。屋檐下两排细绳挂的全是他早已写好的对联。大字杨大高个儿,右手袖口高挽,棉袍一角掖在腰间。他的书案就是两条高凳支起的一块门板。门板一边放着硕大的笔筒,一边是小炭炉,上面坐着一只大墨盒,防止墨汁冻结。

上世纪30年代北京代写春联的对子摊儿

大字杨写字终日站立,拉开架势,大开大合,得意时还拿腔带韵地念出声儿来。他写字不分榜书小楷,均以悬腕姿势,虚掌实指作书,笔力挺拔,不抖不颤,字迹清新,墨色泛着青紫色的光,每至转折顿挫,着力用笔,观者莫不啧啧称叹,善卿亦怡然自得。顾客中图省事的相中一幅摘下来,往门板下的钱笸箩扔5个大子儿,冲大字杨挥挥手:“明年见啦!”更多人是一边看热闹,一边等着大字杨为自己写一幅称心的春联。一位粮店老掌柜挤过来,大字杨一看认识,于是提笔写道:“五谷丰登生意好,万民康乐日子美。”老掌柜乐得合不拢嘴。一位年轻人喜滋滋地说:“我刚娶媳妇,顶门立户单过,您给题个对联。”大字杨提笔就写:“二人同心,一门纳福。”横批:“新禧”。小伙子痛快地掏了10个大子儿,合着一个大子儿一个字儿。 

《实报》对“大字杨”的报道

1932年底,《实报》著名记者王柱宇曾亲自跑到牛街采访善卿先生。不久《实报》登出大字杨专访,文章透露:前清时代宫里请他写春联,大字之名压倒翰林苑……。就这样一篇报道,大字杨的对子摊儿又火了好几年。其他鬻书者,虽廉其值,亦门可罗雀。善卿书桌前终日靡集,售价高于同辈一倍,获利不菲,蔚为壮观。人们认为,大字杨拿过俸银,他的字儿益发金贵了。

 民国时期商铺门前对子摊儿是旧京腊月街头一景

“大字杨”姓杨名悦宾,字善卿,世居牛街,世代以“清真杨记杏仁茶”为业。善卿生于清同治十一(1872)年,故于全面抗战前夕。他儿时受过私塾教育,粗通文墨,尤喜书法。善卿先生师承已无考据,少年时即为专擅擘窠书法(擘窠bò Κē,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的奇才。成年后担起养家重任仍不忘书法。他留心收集各类法帖、拓片,每日不废执笔。据说他用过的纸笔无计其数,其废弃的各式毛笔,真可成堆。他对于各种书体熟稔于胸,尤以榜书最有心得。牛街文化名人王孟扬小善卿先生30余岁,儿时看见过他在菜市口写春联。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块“东天和”匾。清末,教子胡同马某的“东天和”油盐店开张,“东天和”匾就是善卿先生所题。他的工整楷书,极厚重端严,尤其“東”字,“東”属“木”部,木字楷书基本不能以“趯法”(趯tì,跳跃的样子,趯法:书法用语。“永字八法”中的钩法。)出钩。而善卿所书严遂法则,以垂露终笔,故不能以俗书视之。

  1935年腊月,《华北日报》派出记者采访菜市口的“书春豪战”。记者问一位老翰林战绩如何。老先生如实相告:“一个旧历年,除了纸墨总算下来,大约赚个十几、二十元。但是,您看看人家……。”他朝西北角努努嘴,“还是比不上人家’大字杨’呀!”记者又问:“您听说过宫里请杨先生写春联吗?”老翰林笑着摇头。 
 图片选自《北京三百六十行》

对于这件事,王孟扬先生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杨善卿以一介商贩而能兼通书法,实勘称难能可贵。奉旨宫内书春过于溢美,但不知善卿自我吹嘘,还是王柱宇信口开河?”王孟扬喜欢大字杨的榜书,认为他不受名家约束,颇少家法和书卷气。尤其是侧缝厚重,确有几分乾隆书法气势。只是年代久远,真迹难寻,不然善卿先生定会自成一家。

    
满恒先,男,回族,1948年1月20日出生于北平后门桥。大学中文本科学历。1969年1月参加工作,做过工人,当过企业报、行业报编辑、记者、主编20余年。曾在《中国机械报》、《中国国门时报》、《北京西城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报纸和《北京档案》、《西城追忆》、《文化宣南》、《开拓》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近百万字,摄影作品数十幅。“门”、“神武门之夜”摄影作品参加过“2012大栅栏国际影展”。合作出版《中国宗教文化》(燕山出版社,2009)。自2006年始,遍访北京70余处清真寺及回族聚居区域,先后撰写了《树村清真寺志》、《蓝靛厂清真寺志》、《马甸回族史话》等北京回族史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3:12 , Processed in 1.0893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