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易里面,坤卦,其象为地,为母为妻,后世遂以坤为妇女代表。而且妇女用的东西,也以坤代指,如坤鞋,坤包,坤车等等。于是,妇女演唱鼓书,也称之为坤书,演唱的地方这就叫坤书馆,说白了,就是‘落子馆’。那么,落子馆不是唱莲花落的吗?这其实是对坤书馆的一种误会,落子馆其实就是专门的女子唱鼓书的地方的一种俗称,绝不是以演唱莲花落为主的地儿。 民国初,前门外石头胡同开办的四海升平园,就是最早的落子馆,后来,天桥又陆续开了很多家。后来,经常捧场的人,觉得落子馆这名字不太雅,遂改名坤书馆。但是普通百姓,还是习惯的称之为,落子馆儿。 坤书馆也是零打钱,但是,它跟普通的书馆还是有区别的。一个,它的演员都是女的;二一个,它没有水牌子,至于它当天演什么,完全凭观众‘戳活’(行话,就是点唱),而‘戳活’的人要单付钱的,这个钱也是演员的主要收入来源。 坤书馆,也是茶馆的形式,设有茶桌,大家围桌而坐,而且进来只付茶钱即可。至于演员的收入,只看观众‘戳活’的多少了。当然,时间长了,观众就不是观众了,就会另有目的了。演员也就不把精力放在唱上了,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演员减词偷番,比如有人点唱时调小曲‘对花’正确的唱法应该是从正月开始唱,二月,三月一直唱到腊月。而演员看‘戳活’的是熟客,为了应付,她能从正月直接跳到腊月去,中间的十个月都‘马了’‘行话,省略了’。 坤书馆一般都很小,设备也简陋。前面有个木头台子,围以木栏。艺人都是盛装(怕别人不戳活),围坐在台子上。居中放个小桌,上面放鼓键和檀板,一边立着鼓架,放着鼓。坤书馆有的午后开场,先由初学艺的年轻女艺人演唱,然后由杂役持写有曲目的扇子在书馆里怂恿观众点曲,如有人点曲,则高呼‘某先生赏题目,某某演唱某曲’这一个过程中的杂役,有个行话,叫‘递活的’每点一个曲为一个活,点完了,在该艺人名下写明曲资数目,以便分账。如果无人‘戳活’,则有台上的艺人轮唱,行话叫‘换场’。 那时候的坤书馆,都集中在天桥和前门一带。天桥的书场,都是下午营业,前门一带的书馆,多是晚上营业。从落子馆也能看出当年的艺人不容易,尤其是女艺人。估计她们要是会六百多段,估计能不少挣。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7 , Processed in 1.10363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