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80年代的北京记忆:钥匙里的童年

2024-6-18 10:1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京根儿|来自: 北京纪事

摘要: 那是一串在手中挥舞的钥匙,长长的线绳带动钥匙的“翻飞”,那是童年记忆中小伙伴们手中的“风火流星锤”;那是一串与脖颈为伴的钥匙,整日挂在脖子上的“通关法宝”也是“小鬼当家”的重要标志;那还是一串承载着众 ...

那是一串在手中挥舞的钥匙,长长的线绳带动钥匙的“翻飞”,那是童年记忆中小伙伴们手中的“风火流星锤”;那是一串与脖颈为伴的钥匙,整日挂在脖子上的“通关法宝”也是“小鬼当家”的重要标志;那还是一串承载着众多80后孩子童年记忆的钥匙,就让这串钥匙飞向童年,飞向那有滋有味的1980年代。

会飞的钥匙

这串钥匙不单可以在手中作为嬉戏打闹的玩具“飞翔”,不单可以在“艺高人胆大”的孩子们脖颈上,如呼啦圈一般转着圈的“飞翔”,也可以在不知不觉间“飞翔”得无影无踪……

最后的这种“飞翔”方式,相信不少同龄人的童年都遇到过,这样一种不辞而别是无奈的,更是多少带着点“痛点”的。虽然为了防止钥匙的丢失,给孩子脖子上挂钥匙的方式被众多家长所采纳,但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于是,索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与一门之隔的午饭失之交臂,饿着肚子坚持上完下午的课,而后还得“没心没肺”地在小区、胡同里和小伙伴们疯跑游戏,而后“理直气壮”地向刚回家的父母说着晚归的理由——我钥匙丢了!

再然后,或许会是一顿揍……

现在想起童年与这串钥匙有关的回忆,并没有那般的痛苦,倒是觉得有点感恩那段岁月,属于80后,双职工家庭的童年。所谓“双职工家庭”便是父母均要上班,而且大多家中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只有一个孩子留在家中,独自上下学、独自照顾自己、独自处理突发事件……


独自生活与挂钥匙的经历是从小学二年级便开始了,当时我们这些“挂钥匙”大军并不在少数,与如今初中门口都会挤满接送队伍的景观相比,童年学校门口很少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反而是上学前等着开门孩子们自由的身影。

其实无论是孩子的世界还是成人的世界,独立与自由往往是成正比的,虽然这一过程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例如,当时的学校并没有太多预备学生食堂,条件相对好一些的才提供热饭服务,所以无暇白天照顾孩子的家长会给年龄小的孩子预备保温桶储存午饭。过去的保温桶与如今并不一样,当时与暖壶原理相似,只是多了一层塑料内壳,暖壶易炸,保温桶也易碎。于是家中不止一次因为早晨保温桶的炸裂,本就不富裕的早间时光成为了紧急集合的节奏。岁月逼着你长大、生活逼着你独立,二年级后半学期煤气炉子前便多了一位会热饭的孩子。最初的热饭很简单,内容以北京著名的“烫饭”为主,其内容取决于头天晚饭家里剩了什么菜,第二天中午,剩饭剩菜再加点水,火上一烫了之。我吃过最简单的烫饭是剩豆腐脑和米饭一同咕嘟,如今仍旧忘不了那个味道。那或许便是属于童年独立的味道。

黄土的缘分

我们应该感谢那段独立且自由的岁月,也正因为童年的独立,才有了如今已然担负伺候老人、照顾子女双重任务的我们,面对任何时候都会选择冷静且有条不紊地独立面对。这其实也与能够充分接触生活、体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这样的体验如钥匙一般,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所学校的大门。

此时敲击着键盘,窗外的蓝天、鸟鸣炫动着春的信号,童年的春天也有着如此美好,不过还多了一样属于春天的东西——下黄土。

刚还在教室沉浸老师对于《春》的讲述,窗外的蓝天却突然变黄,此时教室的日光灯“拼命”加油给予同学们照顾,但大家的目光早已集中到窗外土黄土黄的世界。

下完黄土之后的北京充满了不便,衣服裤子蹭哪儿都是一层灰,屋子里比外面好不了哪儿去,咳嗽、喷嚏……让人难耐。不过孩子们的世界则不同,班主任老师一声令下,擦桌子、扫地、上窗台……大扫除的代名词宛若自由活动。大家各显其能,细致的女孩子一般负责卫生角的整理与桌面保洁,男孩子们则登梯爬高擦玻璃。

80后的童年与黄土的缘分确实不浅,就是老天爷不下黄土,我们的操场跑道同样也是取材于黄土,虽然之前施工时经过夯实,基本不会有刮风起土的情况,不过放完暑假后回学校的第一节体育课也总是会和拔草有关。

黄土操场除了怕草,更怕雨雪,在当时积水是个不小的问题,首先是体育课很有可能被其他课程取代;其次是在操场上的除水活动,换来的很有可能是一脚泥。不过这样的扫雪活动如果转战到校园的其他地方或校门口便是另外一个效果。活干了、身体锻炼了,没准遇到街坊邻居从此路过,还会夸奖几句,心里美滋滋的。

赖宁我们的朋友

打开80后童年记忆的钥匙除了生活、除了体验还与不少偶像有关,值得说明的是,这与我们后来遇到的“港台四大天王”“小虎队”没多大关系,他们是真正的偶像,这些特殊的“钥匙”在不同程度上打开了不少人的理想之门、事业之门。

我的偶像与一位大哥哥有关,他的形象曾经出现在我们的教室中、课本里,还被编成了歌曲被80后的孩子们传唱,他的事迹也深深扎在了我们这代人的心中,他的名字叫赖宁,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的家乡叫四川石棉县。

1988年3月,这里发生了山林大火,国家财产受到了极大威胁,当时附近居民自发组织起救火队伍上山扑救,15岁的赖宁就在其中。救火过程中,因为天色已晚,所以消防员用汽车将人们送下山,但赖宁坚持在火场救火并未离开,悄悄回到了火场坚持扑救,最终将生命献给了这座大山。他的英雄事迹被全国宣传,赖宁被国家授予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英雄少年”和“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也成为了当时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我曾不只一次地被这位大哥哥的形象所感动,尤其是在独具京味特色的地安门新华书店,当时正是因为去买有关赖宁的连环画而与这里结缘。没想到,从当时偶像的连环画,到充满浓郁京味京情的图书,以至于如今成为了记录北京、歌颂北京的作者……

我童年还有另外一位偶像,相信不少80后西城孩子对他还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一缘起却是从一家面馆开始的。当时我家住在赵登禹路附近,那时候的孩子并没有如今孩子可选择的零食品种那般多样,现在要问我童年爱吃的东西,并非零食,而是位于平安里的故乡冷面。这家冷面馆1983年开业,当时能在北京下馆子并非易事,更甭提吃上一碗独具特色的朝鲜风味。每次随长辈去这家面馆吃饭,总能在附近离着西四不远的路口看到一位警察叔叔。无论风雨,他总会帮扶老人穿过马路,见到有孩子们上下学,也会特意拦下车辆,让行人先过。如今早已忘记了这位警察叔叔的身高、长相,但他的笑容永远是我记忆深处的暖意。

后来,这位警察叔叔的事迹通过媒体宣传,成为了平凡岗位的榜样,我随母亲坐22路公交车时,总会从窗口看一眼叔叔执勤的过程。从那时候起,长大当警察的期望便在心中扎下了根,其实至今仍未改变。

时过境迁,人生中会有很多愿望无法实现,会有很多人曾经一同走过,如今又无处可寻,但我们共同拥有的童年却是意犹未尽,曾经一块儿扫雪、一起逛书店、一同在小区跑着乐着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12:46 , Processed in 1.11961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