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它才是明代的原装建筑!至今已经500多岁啦!|德胜门箭楼是如何保留下来的?!

2024-6-18 10:5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顾仁传|来自: 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

摘要: 2010年,原西城区和老宣武区撤销,合并成现在的西城区,现在的新西城区共有15个街道办事处。有人把西城区的德胜街道,总结了四个字,岁阅德胜,这个阅是阅读的阅,甚至还以此为名出了书。不过,年岁的岁,阅读的阅放 ...
2010年,原西城区和老宣武区撤销,合并成现在的西城区,现在的新西城区共有15个街道办事处。有人把西城区的德胜街道,总结了四个字,岁阅德胜,这个阅是阅读的阅,甚至还以此为名出了书。不过,年岁的岁,阅读的阅放到一起到底有什么典故,书中没有任何解释,如果是说用的谐音梗,实在是让人不知所云。不过,既然德胜街道以德胜门命名,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德胜门的历史。

相声《地理图》里有这么段,说:出德胜门,走清河,沙河,昌平县,南口,青龙桥,康庄子,怀来县,沙城,保安,下花园,辛庄子,宣化,沙岭子,宁远,张家口,…… 您听听,说北京,离不开德胜门。这德胜门可是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这个城门可是一直和军事息息相关。

现在,对于老城的保护规格已经越来越高,如果您还想看看北京老城墙是什么样子,不妨看看德胜门箭楼,要知道,目前北京的城门楼仅仅保留了三座,分别是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和和德胜门箭楼。特别是德胜门箭楼,这可是原装的明代建筑,是咱们老北京的真实古迹。可您知道德胜门箭楼是怎么保留下来的吗?明朝时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就发生在德胜门,那又是一场怎样的大战呢?

德胜门箭楼是如何保留下来的?

德胜门北有健德门,因地处老北京元大都的西北门健德门旧址附近而得名,这座城门曾是元军出征北上的必经之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大将徐达攻占了元大都后,将元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推了五里,在今天的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城墙,有了德胜门的称谓。元大都旧城墙被废弃后,健德门也逐渐消失,只留下一个地名。

德胜门,城楼宽31.5米,深16.8米,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宽70米,深118米,在内城各城门中仅次于正阳门。瓮城西侧辟闸楼、券门。德胜门真武庙位于瓮城北边正中,南向。明清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说起来德胜门城楼和瓮城拆除的很早,有资料显示: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城楼。1955年拆除城台。因德胜门瓮城南北进深很长,箭楼位置比安定门箭楼偏北50多米,没有阻挡地铁施工,因此没有被拆除。

为了保留著德胜门箭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城市规划专家,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倡议人之一的郑孝燮(xiè)老先生功不可没。1949年梁思成主持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工作,郑孝燮追随梁思成,举家迁到北京。

郑孝燮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倡议及其规划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积极参与北京古城保护,并成功保护了德胜门箭楼。

上世纪50年代“城改”后,上世纪60年代又修地铁,箭楼在城楼外侧,没挡着地铁线,一时侥幸留了下来。但到了70年代,要打通德胜门内外大街,箭楼的问题又提出来了。

1979年初,北京为了修建立交桥,准备拆除德胜门箭楼。当时德胜门箭楼还没有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郑孝燮深知它的价值。他当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国家建委城市建设总局总建筑师,闻讯后,连夜给陈云同志写了一封信,请他出面对拆除箭楼一事“迅加制止”。郑老在信中说,德胜门箭楼,是除前门箭楼外,在京城“北线”现存的惟一的明代古建筑了,得把它保留!它不仅对“南线”和中轴线有个“呼应”作用,又正好是来自十三陵方向的终结,成了一个最好不过的标志。而且,会成为北城一带最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最佳景观,称得上是“无可替代”,从城市的整体效果来看,举足轻重。郑老还举了凯旋门的例子,巴黎就没有为改善交通而把凯旋门拆掉,希望我们的政府领导者和国人,也要看到古建文物的珍贵价值及它的“资源”作用。

他在信中说:“北京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风景名胜较多,特别是古建筑更是独具风格。目前除加强保护好城区和郊区的风景名胜外,还需要考虑在整个城区或郊区也能适当保留一些中小型的风景文物。这些中小景物应同北京的主体风格取得协调或有所呼应。德胜门箭楼是现在除前门箭楼外,沿新环路剩下的惟一的明朝建筑,如果不拆除它而是加以修整,那就会为新环路及北城一带增添风光景色。而且德胜门箭楼位于来自十三陵等风景区的公路的尽端,是这条浏览路上惟一的、重要的对景。同时它又是南面什刹海的借景,并且是与东南面的鼓楼和钟楼遥相呼应的重要景点。不论是在新环路或左近的其他路上,它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映入人们的眼帘。在新建的住宅丛中,加入这一明朝的古建筑,只要空间环境规划得好,就能够锦上添花。从整个北京城的风景效果来看,保留它与拆掉它大不一样。拆除这座箭楼,可能是出自交通建设上的需要,但巴黎的凯旋门并没有因为交通的原因而拆除,这很值得我们参考。风景文物是‘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又非常需要这种资源,因此是不宜轻易拆毁的。”

陈云同志当时是中共中央副主席,阅信后立即转给了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谷牧几天后就批转回来,并请郑老牵头召集国家文物局、市规划局以及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讨论。讨论中,专家们一致支持郑老的谏言,说那么好那么多的城门楼和城墙都拆了,仅存的前门和箭楼已显孤单,在北线上保留德胜门箭楼很重要。郑老又说,他做了考察,看到箭楼墙体有很多“伤口”,得好好治疗,再强身健体,得多投入些,一般的修修补补,怕不管用,时间一长,照样会自行坍塌。文物局估算需用30万元。

会后,郑老又和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袁镜身主任,一起打了报告给谷副总理,建议由国家批拨30万元给北京市文物局,他们愿意积极配合,负责维修好。谷牧很快专批了30万元,并责成国家文物局负责工程……就这样,德胜门箭楼保住了。

如今,德胜门箭楼巍然屹立的雄姿,成了首都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当立于箭楼附近,遥望斜阳下箭楼那绰约的风姿,此情此景希望您可以记住这位郑孝燮老先生。

明朝时为什么会发生北京保卫战?

说到德胜门,北京有句老话:“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此话道出了德胜门的来龙去脉。据史书记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瓦剌军进攻北京,兵部尚书于谦率领大军出安定门迎敌,一举击毙了号称“铁颈元帅”的也先的弟弟索卯那孩,把瓦剌军打得丢盔弃甲。于谦得胜,凯旋而归。这是于谦保卫北京的一次大胜仗,在历史上很有名。以后,到了祟桢十七年(1644年),皇帝朱由检派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带兵出安定门,开赴山西去打李自成的起义军。军队刚走到涿州,迎头碰上闯王的部队,兵士不战自溃,闻风丧胆而逃。李自成的大军乘胜追击,打下了北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只好在煤山上了吊。可见名曰德胜门,实际上胜败都有。

那说到北京城保卫战,这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那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呢?

千军万马,偃旗息鼓,严阵以待。守城统帅坐镇大营,派出小队骑兵,出营挑战,要诈败诱敌。敌军首领不知是计,纵马扑城。令旗挥处,一连串号炮冲天炸响,德胜门外关厢大道,两侧民房中伏兵尽出,万箭齐发,火铳齐放,直把战场轰炸成一条血胡同。敌军带队元帅中炮毙命,上万骑兵转瞬间灰飞烟灭。统帅传令鸣金收兵,守军得胜还营。

这不是评说三国大战。这是发生在1449年,由明朝兵部尚书于谦指挥的德胜门外的一场殊死恶战。这场恶战,保住了大明江山,保住了国都北京,保住了城中百万生灵,却没能保住于谦自己的仕途官位、身家性命。8年之后,这场恶战的最终受益者、昏庸而又残暴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重登皇位之后,迫不及待地杀害了功在社稷、文韬武略的于谦。

由于明朝灭元开国之际,并未能将蒙古势力一网打尽,更未能占据蒙古草原,因此,北方的蒙古势力一直是威胁明朝安全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定都北京的永乐皇帝,尚属雄才大略之君,他一生曾五次北征蒙古。正因德胜门位于大军出发北征的必经之道,所以才被命以谐音“得胜”的吉利之名。今天的八达岭高速公路,也还是沿德胜门外大道而建的。

永乐皇帝的重孙、明代第六任皇帝朱祁镇,虚岁9岁时即位,年号“正统”,死后庙号“英宗”。明英宗极度宠信从小陪伴自己的太监头子王振。而王振是明朝有名的权监,他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一手遮天,贪财纳贿。现存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的明代古寺智化寺,当年就是王振的私产。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阴历七月十一,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发兵侵犯边关重镇大同。大太监王振认为如能率军出征得胜,则可挟威势进一步掌控朝政、压制百官。因此他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自己则做事实上的总司令。23岁的明英宗自幼生长深宫,除了去过昌平皇陵祭祖,从未出过京城一步。他认为御驾亲征很好玩,就像是一次武装大旅游。如此军国大事,也未与朝臣妥善商议,即由王振做主,皇帝点头,于七月十三下诏出兵。事先未作任何周密筹划,50万驻京大军于七月十五仓促开拔。

大军出德胜门,经居庸关、八达岭、怀来县、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市),一路向大同开进。由于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只顾挟天子以令诸侯,作威作福,大过权势瘾,行军途中,连日风雨,道路泥泞,粮饷不继,军卒饥苦,士气低落。继而前线败报不断如同雪片飞来,许多官员都建议不宜轻敌冒进,王振一概不听。就连成国公朱勇这样的贵族,兵部尚书邝野这样的高官,都被王振随意斥责,凌辱罚跪。

八月十三,明军抵达怀来县城以西的土木堡。本来天色尚早,再走20里,即可进入怀来县城,安全宿营。可是一意孤行的王振却担心落在后面的上千车辎重财富不能跟上大队,他硬要大军在没有水源的高地上就地宿营。八月十四早上,土木堡被追来的瓦剌军团团包围。王振这次被真的吓傻了,他手握50万重兵,既不安排决战,也不安排逃跑,竟然下令坐守待援。明军既无饮水,又无法造饭,只好同王振一起坐以待毙。

八月十五,瓦剌军发动总攻。混乱中,愤怒之极的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将王振砸死。明英宗被俘,50万大军死伤过半,兵部尚书邝野等50余名正、副部级高官遇难。这就是震动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于谦是如何赢得北京保卫战的!

噩耗传到北京,朝廷乱作一团,有人主张用金银珠宝赎回明英宗,有人主张关闭城门固守待援,还有人主张迁都南京以避战祸。王振的同党还想威吓百官,被愤怒的百官当廷打死。幸有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对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孙太后提升于谦为兵部尚书,指望着他能独撑危局,挽狂澜于既倒。

于谦,杭州府钱塘县人,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京城会试时考中第一名,因殿试策论时,指斥时弊,得罪了皇帝,被降为第三甲第92名进士。于谦最崇敬的人,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于谦曾任河南、山西巡抚20年,是精明干练、廉洁爱民的著名清官。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挫败也先挟持明英宗为人质,百般讹诈朝廷的阴谋,九月初一,于谦联合百官向孙太后请求,立明英宗唯一的弟弟、22岁的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即位后的年号为“景泰”,史称他为景泰帝。景泰帝命于谦总督京师军务,防范瓦剌军进攻北京。

于谦临危受命,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北京城的防务部署妥当。他起用了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分头防守要地,动员民众将储存在大运河终端通州的大批粮食抢运进城。于谦整编了京城残留军队和外地援军共22万,分营列阵于九门之外,并传下严令:临阵后退者,不分将领士兵,一律斩首。他激励将士,要奋发忠勇,誓保京城。一时士气大振,城坚粮足。部署停当之后,于谦披挂甲胄,亲自到首当其冲的德胜门外大营坐镇,并传令关闭九门,全城戒严,决心与强敌背城一战,不准任何人进城逃避。

到了十月十一,也先果然率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在德胜门外和西直门外扎营。

1449年阴历十月十三,于谦根据敌情判断,敌军一定会从德胜门方向发起进攻。这天清晨,他派出一支骑兵小队出营挑战,并交待他们只许诈败,不许恋战,要引诱敌军来攻。也先果然中计,派自己的弟弟、绰号“铁颈元帅”的孛罗率一万多精锐骑兵追击明军,乘势攻城。于谦见诱敌之计成功,瓦剌骑兵已尽数闯入德胜门外关厢的伏击区域,他传令点起号炮,发动围歼。铁颈元帅中炮当场毙命,瓦剌骑兵人仰马翻。副总兵官范广一马当先,率领大队明军骑兵,踏入敌阵,一万多瓦剌骑兵顷刻间灰飞烟灭。

老成持重的于谦见首战得胜,料知也先不会就此罢手,他传令鸣金收兵,严密防范敌军可能从其他方向再发动进攻。不出所料,也先又转而进攻西直门,仍未得逞。十月十五,也先撤军,退回塞外。于谦又派出骑兵一路追击,沿途斩获颇多。至十一月初八,全城解严,北京保卫战胜利结束。于谦继续整顿防务,充实边关,严防也先卷土重来。

于谦立了大功,受到了北京军民的爱戴。明代宗十分敬重他。于谦家的房屋简陋,只能遮蔽风雨,明代宗给他造一座府第,于谦推辞了。他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受呢?”

一年之后,也先觉得手中人质明英宗已没有利用价值,而与明朝为敌,遭到经济封锁,马市贸易停顿,也无利可图,遂于1450年阴历八月将明英宗放回北京。弟弟景泰帝不愿让位,将哥哥明英宗软禁在南宫(今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东南部)。

景泰八年初(1457年),景泰帝病重不起,一伙贪图富贵的投机小人在阴历正月十七,制造了“夺门之变”,从南宫抢出明英宗,拥其进皇宫复辟重登宝座,明英宗当天就下令逮捕于谦、范广等人,还把重病中的景泰帝削去帝号,软禁在西苑(今北京中南海),并随后派太监将其勒死。

明英宗天顺元年(复辟后另起的年号)正月二十二(1457年2月16日),61岁的于谦和曾在德胜门外大战中舍命冲锋陷阵的范广,被杀害于京城西市(今西城区西四路口)。明英宗在查抄于谦住宅时(在今东单西裱褙胡同,已辟为纪念馆),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只在正室封存着景泰帝赐给的官袍和宝剑。

德胜门箭楼,见证了500年前那场保卫京城的喋血恶战。昔日战场无迹寻觅,一代忠良人去楼空,古老的城楼上空回荡着于谦那首字字如斧凿刀刻般掷地有声的名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07:43 , Processed in 1.07863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