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原东升乡北部地区,即清河村、马坊村、八家村及今昌平东小口、朝阳洼里、仰山一带,地处永定河故道古清河中下游,元代为大片沼泽地,明清时期是为官马流放的马场地,因地势平坦,地下水源丰沛,曾有多种农作物种植,其中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大。清代曾呈现出“荷田绵延、柳苇蔚然”的景象。乾隆皇帝当年路过清河时,见这里河渠纵横,绿柳成荫,鸥鹭戏水,鱼肥稻香,便即兴赋诗曰:“鸥鹭情都野,菰蒲叶渐肥。截流灌溪町,归壑水犹嶶。”他笔下的清河两岸是一派美丽的田园景色。 早年间清河一带所产稻米颗粒圆润,色泽光亮,被称为“清水稻”。 灌区,即由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构成的灌溉区域,且面积较大。据《海淀区水利志》记载:海淀区的灌区建设是从1958年初开始的,到1966年5月,先后共建万亩灌区7个。1966年京密引水渠通水后经过规划改建了5个万亩和16个千亩灌区。各灌区的特点是灌溉范围在一个公社(乡)之内,因此由各公社水管站管理。清河灌区是当时7个万亩灌区之一,主要灌溉当时清河公社清河村、马坊村及东部东小口公社的农田。 (1958年清河干渠) 早在1957年10月,为理顺清河流域的区域关系,市政府决定将昌平县东小口乡划归海淀区清河镇。两乡合并以后,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清河引水干渠。当时设计流量每秒1立方米,流经清河、后屯、南马坊、单家村、中滩、太平庄、东小口等行政村域,时称“清河干渠”,又称“清河万亩灌区”,简称“清河灌区”。 初建时,在清河石桥以东建一座高7米、宽11米的水闸,以提高清河水位,再沿清河东北方向挖一条引水渠,引清河水灌溉农田,以扩大沿河稻田面积,使原后屯乡、东小口乡的旱地变成水浇田。 1958年初春,清河公社各村组织青年突击队开赴挖渠工地,经过三个多月的苦干,横贯东西的引水渠建成。主干渠底宽3米、长18里,同时建成全长1万米的6条支渠,及总长1.8万米的田间毛渠,总开挖土方7.5万立方米,建跨渠桥6座,打自流井6眼,电井2眼,安装水泵6台,煤气机1台以及相关配套工程。同年5月1日,清河干渠开闸放水。 (参加清河灌区建设的清河村社员在水闸前留念) 清河干渠建成后,清河公社新开稻田2205亩,水田266亩,水浇地234亩,稻田总面积达到6312亩,水浇地面积占到总耕地的36.2%。初步实现了“天上(雨)水存起来,地下水挖出来,河里水用起来”的设想,为清河流域农田水利化创造了基本条件。 时至1978年,在北京市水利工程大检查期间,经市水利局核定,将清河万亩灌区改称“千亩灌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又因水稻种植需要大量水源灌溉,清河干渠所属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发生调整,水稻种植大为减少,此后清河引水灌渠逐渐废弃。而今提起“清河灌区”或许只有清河、马坊村七、八十岁的老人才有所记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23 , Processed in 1.1107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