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久了,偶尔会听到一些老北京人说出的俗语,这些俗语背后,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 比如这句“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先让我们进礼亲王府一探究竟。 当我们走在西皇城根南街时,不难被路边围墙内一片富丽堂皇的古代建筑所吸引。围墙内古松与古槐,枝杈虬蟠,凌空蓊郁,与檐牙高啄的彩绘殿堂映带左右,使人望之顿生幽邃、神秘之感——此即清代京城中资格最老、传承最久、面积最大的礼亲王府。 它的第一代主人,是崇祯皇帝岳丈周奎的私宅。周奎身为皇亲国戚却极为吝啬,有一年,崇祯皇帝号召王公大臣筹措粮饷,几经动员,周奎才拿出区区5000两银子。结果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后,周奎被迫交出300万两银子巨款保命。 清朝入关后,这里成为了礼亲王杰书的府宅,因此被称为礼王府。由于杰书曾经被封为康亲王,所以又称康王府。 礼王府修建于明朝,规模本来就不小,经过多次兴建后,显示出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的特点。整个王府共有房屋、廊庑等480余间,之所以被称为“礼王府的房”,就是形容其房子很多。 王府分为东西中三路。东路由十二进院落组成,是王爷和其家人的住宅。西路由花园、屋宇等十一进院落组成,花园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中路有府门、宫门、银安殿、穿堂门、神殿、后罩楼等。整个王府的设计十分巧妙。 1807年,礼王府意外失火。当时的礼亲王叫昭梿。在这场大火中,昭梿的家产、藏书连同印绶全部付之一炬。嘉庆皇帝闻讯,赐予1万两银子,帮助昭梿重新修建了礼王府。重建后的礼王府,大体还是按照原来的格式,保存至今。 顺便说一下,昭梿贵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虽然才华横溢,却性格暴戾、妄自尊大,因此被嘉庆皇帝革去王爵,押入宗人府监禁。后来,昭梿被释放回家,不再热心官场,而是潜心研究文史。他所撰写的《啸亭杂录》《啸亭续录》,是清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参考资料:《清史稿》《礼王府》《豫王府》等 未完待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49 , Processed in 1.09200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