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家从天津搬到北京,住在东直门内北小街。当时的东直门内大街道路中间是沥青路面,两边的人行道是石砟路。 这条路上沒有公交车,市民出行只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但那时有自行车的人很少,远一点就要坐三轮车了。三轮车由车夫蹬踏而行,车上可以坐两人。座椅上有折叠的车篷,夏日可遮阳挡雨,冬季则改成棉车篷,前面挂有棉帘,可为乘客御寒,帘子上往往还镶有一小块玻璃,供乘客观赏街景。小时候随同家人回老家要到前门火车站上车,这时就常坐三轮,连人带行李—车就拉走了。 50年代三轮车 坐公交车要到北新桥 当年要坐公交车就要到东内大街西端的北新桥,那里有有轨电车。北京的有轨电车发端于1899年。清末,朝廷阻止铁路修进城,怕震动龙脉。进京的火车就只能修到城外离城门七、八里地远的马家堡。 为了接驳火车旅客进城,德国西门子公司于1899年修了从马家堡火车站到永定门的有轨电车线路,车站就在瓮城外西侧护城河内沿儿。直到1921年才成立了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电车公司。 1924年北京第一辆有轨电车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轨电车,北京1924年才有了第一条城内线路,即从正阳门至西直门的第—路。北新桥在1930年就通了有轨电车,上世纪50年代初成了京城东北角的电车交通枢纽,2路和东3路(后称5路)从这里始发分别开往永定门和宣武门,4路环线途经这里往南驶向东单,往西驶向平安里。为了便于乘客车分辨,每条线路的路牌都有自己的颜色,如2路是黄牌、4路是白牌、5路是绿牌。 东内大街有了公共汽车 北京的公共汽车1935年就开通了,但直到1956年,东内大街上才有了两条公共汽车路线。 6路汽车从东直门开往交道口,中间只有东直门大街、新太仓、北新桥和22中四站,路途虽短,但它提供了东内大街沿线居民到北新桥坐电车的方便。过了两年,这趟公交车始末站就分别延长到左家庄和小关北站,改称18路。这时交道口电影院落成,22中站改称交道口电影院,—到电影散场,车站上就站滿了等车的乘客。这路汽车—开始用的是发动机外置的美国道奇大鼻子车,只有—个车门。司机驾驶座旁有—排座椅,乘客面向司机而坐。我最爱坐在这个位置上看司机开车,每当车要转弯时,司机就把设在右前方风挡玻璃中央位置上的箭头状转向标拨到转弯的方向上。这种转向标绿箭杆红箭头,晚上可以亮起里边的小灯泡,但只能让前方的警察看到,而后面的人或车都看不到。 美国道奇公交车 东内大街上另一条公交线是10路由东直门开往南菜园。这趟公交车从京城东北角开到西南角,途径东单、王府井、天安门、西单等闹市区和风景名胜区,是东内大街上的居民外出购物和游览必乘路线,我母亲周日就常坐这趟车到南小街下,去朝内市场去买些新鲜的蔬菜。我也常坐这趟车到新开路下车,穿过帅府园胡同去王府井儿童书店。10路用的是匈牙利进口依卡路斯公交车,有两个车门,转向指示器安在了车的左右前角,是个手臂形装置,并装红色指示灯,车转弯时,手臂会上下摆动,指示灯闪烁,可以让前后行人和车辆都能看到自己转弯的方向。10路公交车的另一个特点是行走在道路窄小、人车混杂的东直门南小街和朝阳门南北小街上,和对面行驶的车辆往往是擦肩而过,有时还不得不先停在马路边,让对方的车先过,驾车在这条小路上行驶沒有过硬的技术是不行的,好在10路的驾驶员们个个技艺高超,穿小街、过胡同,稳稳地行走在路上。60年代,10路公交线—分为二,东直门至东单改为24路,南菜园至北京站仍称10路。 匈牙利依卡路斯公交车 当年有的公交车是烧煤气的,车屁股上背着一个小锅炉,是煤气发生器,车子开行前,司机要手摇火炉风机,添加木炭,产生煤气后再启动汽车,半路上如果没有煤气了,车子只好抛锚。60年代石油供应不足,就在公交车上装上—个黑色橡胶制作的大煤气包,作为汽车动力用。汽车在行驶过程煤气不断消耗,气包也逐渐由大变小,随风在车顶上晃来晃去。我在东内大街上曾看到过这种景象。 1956年带煤气炉的公交车 驮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从有轨电车到无轨电车 1958年北京市电车公司将有轨电车2路终点从北新桥延至东直门,4路调整为西直门至东直门。东内大街这条路完全铺设双轨,施工时沿街群众都好奇地看工人们修路基、铺铁轨、架电线,盼望着早日能在家门口就坐上铛铛车。 52式新型有轨电车 当年行驶的有轨电车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52式新型电车,车身上半部为黄色,下半部为深红色。电车两端都有驾驶台,车到终点无须掉头,就可以往回开。车门设在两端。车身内靠窗有两排木座,乘客相对而坐。电车司机站着开车,左手握电闸把,右手持刹车闸把,脚踏脚铃,发出“铛、铛、铛”的声音,市民就给电车起了个雅号——铛铛车。车行驶途中司机还要报站名,到站后手推开前车门,收验乘客车票,关门后要挂好门钩,等后门的售票员发信号开车。有轨电车比较慢,时速只有30公里。有轨电车—般是单车,客流大的线路会加挂—个牵引车厢。 1959年6路无轨电车 1959年7路无轨电车 由于有轨电车速度慢,还增加了城市噪音,而且轨道设置在路中央,乘客上下车很不方便,也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因而从1959年3月起东内大街上的电车轨道被拆除,接着先后开通了无轨电车6路和7路。6路由东直门开往前门,后延至永定门火车站,也就是现在的106路。7路由东直门开往西直门,后延至动物园,也就是现在的107路。1960年曾开通10路,由东直门至木樨地,1965年改行木樨地至永定门火车站。途径北新桥的环行线改为公交汽车4路行驶,用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客车,还带着一辆拖车。 6路无轨电车使用的是从捷克进口的车型,而7路则使用国产京—型车。两种车的车身都是天蓝色,顶部和底部是米黄色。与公共汽车相比,无轨电车只是在车顶上多了两根长长的杆子,叫集电器,俗称大辫子。无轨电车速度快、噪音低,可靠边停车,方便乘客上下。也不妨碍其他车辆的通行,东内大街上居民的出行更方便了。 公交车的站牌和车票 当年公交车线路不多,都是—线—个站牌。站牌是长方形铁质的,安装在红白相间水泥柱子上。站牌是黄色的,上面的路别用红字标在圆圈内,而且在牌子上绘有—条绿色线路示意图,在红色圆点上用蓝字标明站名,行进方向—目了然。柱子在—人高的地方有个条缝,缝里嵌着—个铁牌,上面写着“末班车己过” ,当末班车驶过时,售票员会将铁牌从柱缝里拉出,以告知乘客不必再等,第二天首班车驶过时售票员再将铁牌推进条缝中。 50年代公交站牌 那时公交车的车票相对便宜,1955年有轨电车票最低票价只有三分钱,车票上印着电车路线图,站名历历在目,下方印着面值。1957年北京第—套无轨电车票是横版的,最低票价是四分,车票中央有醒目的“无轨”二字以与有轨电车车票相区分。1965年版的公交汽车票最低面值也是四分,车票两侧有不同的颜色线条,上方是面值,下方是站号,这种布局成为北京公交最经典的车票布局,而且延续了四十余年沒有大的变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65年版公交汽车票 公交票袋、票板和铅笔 当时公交车售票员很辛苦,沒有专座。他们每人背着—个棕色带铁边的翻毛皮票袋,手里拿着票板和缠着猴皮筋的红蓝铅笔,站着售票。票板上有夹子固定着各种车票,还有弹簧卡子压着车票。售票时用铅笔在该面值车票可以坐到最远的站号上划线,红色和蓝色则代表着不同的行车方向,然后利用铝笔上缠着的皮筋把票从弹簧卡子下面划出来交给乘客。售票员—边卖票、检票,还要前后两门跑疏导乘客,逐站报站名,那京腔京韵的报站声至今还留在我的耳边。 有资料说北京的公交车月票1925年就有了,但买得起月票的人并不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月票才进入普通市民中。设在各交通枢杻的月票售票亭每月末最后一天到下月3日换售各种月票,有的单位也代售月票。当年市区学生月票2元、职工3元5角、专线4元、市郊通用5元。买学生月票要凭学生证或介绍信。北新桥西北角4路公交站旁,,就有一个月票售票亭,每到月末最后—天就排起购票长队。我常在那儿买月票。月票卡片不需要每月都换,只需在卡片上换贴—张新的月票券就行了。月票券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便于司售人员查验。 随着东内大街上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在东内小街口也设了交通岗亭,当时正赶上女交警首次亮相街头,飒爽英姿的女交警挥动着红白相间的指挥棒引导各种车辆有序行驶,引起周边百姓的围观。 几十年来,东内大街上的公交线又增多了,尤其是东内北小街展宽马路,开通了穿越东内大街的公交线,真正实现了东内大街上公交车四通八达,这里的居民出行更方便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1.09812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