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诞生于300万年前;冰川擦痕,形成于200-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二者除了形成年代相近外,还有其它渊源。严格的说,冰川擦痕是和永定河上的引水工程——永定河引水渠有一定的关联。当年,一个叫李捷的地质学家在永定河引水渠前期地质勘察时发现了冰川擦痕。 据百度,李捷先生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省成安县西野庄,1913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市育英中学,考入北京农商部地质研究班(后为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入该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7年任北京周口店遗址发掘队中方负责人。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工程师。1957年任水利部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室地质总工程师,兼任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评论员。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1977年1月3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病逝。 从其生平可知,李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对我国的地质领域贡献卓著。更令我们水利行业人员自豪的是,他曾在水利部任职,并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亦有突出贡献。 模式口冰川擦痕形成于那么久远的年代,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北京地区工农业用水问题,北京市决定从门头沟三家店经模式口修永定河引水渠。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马胜云先生的文章“李捷先生———北京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首次发现者”。李捷先生在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工程管理处工作时,于 1954 年在北京西山三家店东北勘察引水隧洞工程(永定河引水渠)中,在隆恩寺以南山间盆地东边的一个垭口(即模式口),发现了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带人几次到现场勘察分析,初步认定是第四纪冰川擦痕。后来又邀请了国内相关专家到这里考察、鉴定并予以确认。 1959 年 11 月,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期间,李四光教授又邀请来中国参加会议的苏联纳里夫金院士、别夫纠科等地质学家及中国专家俞建章、王曰伦、孙殿卿、刘东生等到北京西山隆恩寺考察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纳里夫金来华之前,并不相信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当清理好基岩冰溜面,李四光亲自给他们介绍了这里的地层时代、附近的地形地貌以及冰溜面后,纳里夫金心悦诚服了。他高兴地说: “这是确切无疑的冰溜擦痕,不可多得! ”回国后,据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 《亚洲地质史的光辉一页》。模式口冰川遗迹的发现彻底推翻了西方学者关于“中国除了西部及西北部高山地区现今仍有冰川以外,从未得到冰期冰流现象到平地的证明”这一论断,对冰期问题具有决定性和肯定性的意义。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不受损坏,将引水隧洞改为明渠(另有文章称渠线向山坡外侧位移,长250米,称“绕山渠道”),绕过这一冰川遗迹。虽然,改道绕行当时要多花 5 万 ~6 万元,李四光部长等领导仍决定绕道,保留了这一处第四纪冰川遗迹。 模式口冰川擦痕发现、改道绕行,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关注,多数来此观赏,该处距城区较近,得悉后的好奇者,也络绎来此观察、敲打,逐渐形成破损,不仅有好奇的人来此观赏,中、小学学生也来此学习,大学地质系学生也常来此实习、观测、鉴定。鉴于此事经地质部和石景山区多次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决定 筹建 “第四纪冰川陈列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于1989年由原地质部、地质力学所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成立。2009年完成改扩建,占地面积63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约4500平方米。1957年10月28日模式口冰川擦痕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加以保护。冰川馆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建造在冰川遗迹上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1957年7月,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三家店为渠首,建拦河闸、进水闸各一座。渠线自三家店经模式口、西黄村向东,利用一段南旱河,经玉渊潭至西便门汇入护城河。 引水渠全长25.7公里,由门头沟区老店进入石景山区,流经高井、马尾桥村,穿模式口隧洞,到法海寺南麓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南。 据引水渠管理单位资料:“因隧洞出口发现冰川擦痕,经李四光部长现场鉴定,为保存这一岩石痕迹,渠道向山坡外侧移动,渠道改线长给250米”。与百度上的资料吻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8 , Processed in 1.11380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