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客我公众号的是一位从小出生在老北京胡同,而且从事的工作也和发扬传承老北京文化密不可分,也姓石和我还是本家的一位朋友~下面大家就跟我一起来听听他的胡同故事吧。 和我一样都是80后的石东岳出生在老北京南城,住在花市大街这个独具魅力的地方。作为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花市大街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人们生活、购物的重要场所。从小,石东岳的生活半径几乎围绕着这条街道展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他记忆中的风景。 花市大街的繁华,不仅是商铺的喧嚣,更是一个个历史瞬间的缩影。行走在街上,石东岳常常停驻在那些老字号的店铺前,透过窗户观察里面的陈设。无论是传承百年的中药铺,还是街角的小吃店,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仿佛在诉说着属于北京的故事,引起了他对历史的深深向往。 石东岳每天都会经过北羊市口到达自己居住的胡同,那是一条保留了大量古老建筑的老街。走在这条老街上,他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他发现,街道两旁的木雕、铁艺招幌架子,每一处都承载着工匠的智慧与心血。那些古老的商店,虽然经历了风雨,却依然坚守着昔日的风采,散发出一种历久弥新的韵味。 伴随着对古老街道的探索,石东岳的兴趣逐渐转向了建筑本身。自中学以来,他便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图书馆的资料、课本上的插图,都成了他了解古代建筑的窗口。他深入研究北京的四合院、寺庙、老商铺,甚至是一些新兴的建筑,发现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居住和商业的场所,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它们通过细致的线条、优美的结构,诉说着文化与生活的变迁。 在他的眼中,建筑的细节尤其迷人。像砖雕、木雕,每一处的雕刻都透露着匠心独具的艺术感,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工匠背后的故事。而砖瓦的严谨砌筑,更是让他领略到了一种几何美的和谐。在这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中,他看到了北京特有的文化气质。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时光荏苒,花市大街始终是石东岳心灵深处的慰藉。他通过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感知着城市的脉搏,逐步形成了对经典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市大街不仅成为了他记忆中的家乡风景,更引领着他对未来文化探索的无限可能。美食也是他童年美好的回忆,石东岳说小时候胡同对面的的早点铺是个老国营餐厅,每天一早就会在门口摆上各种北京的传统小吃:现炸的油饼、炸糕,各种火烧、年糕、还有羊杂汤应有尽有。街里还有一家炒肝赵,那是他第一次体验炒肝,后来就馋上了这口,经常会要求妈妈就给他买包子和炒肝。 在他家附近最有名的建筑便是明城墙遗址。明城墙是北京历史的重要遗迹,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与变迁,2000年前后,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明城墙的修缮工作悄然开始。石东岳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天,放学时间正好和施工时间重合,每天他都会背着书包去看看那些正在拆迁和修缮的工地,见证了昔日的城墙被拆除、被重新修缮,那些黑色的城砖在阳光下闪着光亮,透出一丝历史的沧桑,石东岳会拿着粉笔头在每块拆下来的城砖上都写上“古城砖“这三个字,虽然这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是他觉得这是向历史致敬的一种方式,他想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路过的人,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些沧桑的石砖,关注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 现在的石东岳在北京京味儿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职,主要从事老北京文化的宣传,开发和老北京人生活相关的各种文创产品,他说:“文化的传承不应是僵化的模仿,而是创造性的再现。”他非常自豪地给我展示了他们公司制作的18款北京经典公交车盲盒;还有首次运用拼装积木的形式,复原的经典北京公交车模型;还有用大家最熟悉的搪瓷缸来展现北京的公交的线路、车辆、站牌,以及各种北京的胡同和文化标识,其中的一组搪瓷缸,还成为去年“一带一路”峰会中中外记者媒体包中的亮眼文创产品。 “老北京文化”这个词,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充满怀旧色彩的名词。人们常常会将其与胡同、四合院、京剧以及那些厚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他们眼中,老北京文化仿佛就是一个已经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场景,难以再生。然而,在与石东岳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对老北京文化的独特见解。他坚定地认为,老北京文化是一个永远在前进、不断发展的状态,而并非一个静止的符号。 在结束这次关于老北京文化的深入对话时,我不禁也开始反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变化,去感知那份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动感交织成的美丽画卷。正如石东岳所言,未来的老北京文化,必将由我们这一代人共同书写。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17 , Processed in 1.09810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