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十渡一向是京郊游的热门景区。去年的一场特大暴雨,重创十渡。如今,从一渡到十渡的公路已是一路坦途,但景区仍在恢复重建中。 80多年前,德国旅华摄影师海达·莫理循在寻找“世外桃源”的旅途中,曾徒步穿越雨季的十渡流域,她走过的那条路,正好与眼下正在重修的景区重合。 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理逊(Hedda Morrison) 1936年8月,取名韩小姐的海达终于踏上了筹划已久的西山之行,旅行的目的地是流传已久的“李自成部落”。相传,这个“李自成部落”生活在房山县最西端的长城脚下,自李自成兵败之后,就被安置在深山之中。关于这个神秘部落,经过外国来华人员的口耳相传,演绎出种种传说,因此,这次旅行也被海达称为寻找“世外桃源”之旅。 海达先从平汉铁路长辛店火车站下车,与三名驮夫会合。在随后近半个月的旅程中,他们几乎“环穿”了今天房山区的全境。 三名驮夫和此次旅行仅有的“运力”。据海达自述,画面右侧的这头黑色毛驴原本计划用来供她代步,但因为这头毛驴很不听话,以至于她几乎是靠双脚走完了全程。 旅行前半段路程,四人沿着蜿蜒的大石河一路向西走进深山,这一段路程天气尚好,龙神庙、圣米石塘等人文景观和大石河河套自然景观都成了相机取景的对象。 随着进入深山区,一场大雨让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更加泥泞难行。好不容易抵达目的地,兴奋的海达用相机详细地记录眼前的一切,部落居民的衣着服饰、手工艺品、生活习惯、生产场景,都被留在了底片之上。 面对镜头,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小姑娘并不怯场,露出灿烂的笑容。画面右侧是用荆条编制的背篓,左侧则是被称为“背架”的助力工具。荆条背篓是在山区常见的搬运工具。 比起小姑娘的阳光,年龄尚小的男孩显得有些拘谨,手上戴的镯子反映出了家长的美好愿望。如果这个小男孩还在世,年龄应该不到百岁。 正在用柴灶做饭的山民 此后不久,1938年3月,晋察冀军区独立师政委邓华率三团挺进平西,利用险要的军事地理区位,在此建立房涞涿联合县,开启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完成对“李自成部落”的探秘之后,海达终于踏上回程。也许是面对陡峭的山路有点“发怵”,加上多日大雨造成河水猛涨,海达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坦的路线——沿着拒马河河谷出山返回。 不过,这条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平坦易行。海达一行沿着拒马河纵穿野三坡,进入了十渡流域。与今天被誉为“北方小桂林”的著名景点不同,当年海达所见的十渡,还是一派人迹罕至的原始景象。来时随处可见的“石板房”已不多见,两岸的山峰也变得陡峭嶙峋。最让海达崩溃的是,可能是对已经没到肚皮的拒马河水感到恐惧,她骑行的“倔驴”开始罢工,以至于她几乎是靠双脚走完了整段路程。 黑色小毛驴整个旅程都不太听话,再次因为渡河被驮夫鞭打。 正赶上雨季,无论是在大石河还是在拒马河,横渡湍急的河水成为旅途的家常便饭。 放晴的拒马河河谷 走出十渡山谷途经张坊镇之后,一行人还去了距此不远的云居寺和上方山。随后,他们在平汉铁路琉璃河车站,登上了开往前门西车站的火车。在火车上,驮夫领队难以掩饰这场旅行的兴奋,滔滔不绝地向邻座讲述十几天来的各种奇遇。 海达拍摄的云居寺造像 正在用随身泥灶煮鸡蛋的驮夫 海达的这次旅行,自房山北沟进,最后从南沟出,足迹几乎踏遍房山县境内的大石河、拒马河流域,在当时的房山县境内无意间实现了最早的“环穿”留影。房山北沟的宗教、人文景观和南沟的自然风光因此得以生动而全面地被记录。 多年之后,海达回忆道,“在北平度过的岁月是我人生的成长阶段,令我十分高兴的是,我有机会目睹了中国往日的风采,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现在这一切都已永远消失。” 文 | 马志璞 图 |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 海达·莫理循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9 , Processed in 1.0857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