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水利学家蔡蕃著作《六海的演变与北京城》节选: 贞佑三年(1215年),蒙古军将领石抹明安四月攻下万宁宫。万宁宫荒废9年后(1224年),忽必烈将“北宫园池并其近地数十顷”赐给道教的全真道掌教人丘处机,改为全真道道院。文献记载1227年六月“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丘处机)遂卒” 。当时应该是发生了地震,太液池南岸崩塌,致使湖水全部流入东湖。太液池南岸崩塌,说明太液池南岸是人工修筑的堤坝。 1253年全真道士失势,北宫已经不是道院。元初名儒郝经在这年夏,由万宁宫登琼华岛看到的是:“枯石荒废,琼花树死,太液池干。” 1260年王恽去过北宫,有“殿空鱼藻山犹碧,水涸龙池草自春”诗句。以此看,太液池将近50年无人管理,池水干涸。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荒废,白莲潭水域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北海与什刹海之间出现淤积的陆地。为几年后(1263年)忽必烈兴建皇城,完全切断什刹海与北海创造了地理条件。 金代利用白莲潭北部水域灌溉农田,并作为通州至中都的漕运码头 。利用白莲潭引水灌田见于《金史•张仅言传》。在张仅言修建完大宁宫后,引“宫左流泉溉田,岁获稻万斛。”。“宫左”指在太宁宫的左边,即东面。到承安二年(1197),又有“放白莲潭东闸水与百姓溉田”的记载。白莲潭东闸所在位置,应该是今后门桥澄清上闸遗址。 大都新城规划以太液池和积水潭水域为中心区,以积水潭东岸为城市中轴线,完全将积水潭与太液池隔离,为大都的发展奠定了地理上的优势。太液池和积水潭水域完全隔断的时间,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金北宫北围墙位置和建筑形式,文献上均无记载。元代修建皇城,其外墙称“萧墙”,俗称“红门阑马墙”。与积水潭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是皇城北墙。为了修建皇城北墙,必须加固太液池与北面海子中间的大堤,并且扩建成一条沿湖道路。这条道路在金代可能还不存在,因为那时这里没有交通的需要。自1215年中都迁开封至新建大都城近50年的荒废,太液池北部出现部分干涸,白莲潭水面也有所减少,在修建大都城时才可能规划出这条“海子南岸东西道路”。虽然元代不断维修这条道路,直到至治三年(1323)时,狭窄泥泞。《元史•河渠志》记载:“至治三年三月,大都河道提舉司言:‘海子南岸東西道路,当两城要冲,金水河浸润于其上,海子风浪冲啮于其下,且道狭,不时溃陷泥泞,车马艰于往来,’……”。这里的两城是指大城和皇城。道路北面是“海子”,南面是金水河,风浪经常涌上路中,致使溃陷泥泞,车马往来困难。当时距开通惠河,大规模治理积水潭已经30多年了,这条重要道路还是这么泥泞,恐怕是这条道路自身条件造成的了。分析其原因就是基础不好,反过来可以推断,皇城北墙基础不能承受太重的建筑,修建的仍然可能是夯土墙。 根据蔡蕃先生以上文字,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1260年王恽去过北宫,有“殿空鱼藻山犹碧,水涸龙池草自春”诗句。以此看,太液池将近50年无人管理,池水干涸。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荒废,白莲潭水域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北海与什刹海之间出现淤积的陆地。为几年后(1263年)忽必烈兴建皇城,完全切断什刹海与北海创造了地理条件。” 据此可以肯定的说,忽必烈在决定新建元大都之前,白莲潭与积水潭已经分开成为两块水面啦! 上图是侯仁之教授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中的《元大都城地图》,图中明确画出白莲潭(太液池)与积水潭(什刹海)之间是分开的。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7 , Processed in 1.11423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