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

2024-7-30 13:0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吴建雍|来自: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摘要: 中轴线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也是古都北京全城设计的起点和主题建筑,铸造了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文脉和灵魂。因为有了它,都城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了和谐的韵律,形成内在的凝聚力。中轴线的一系列建筑,发挥 ...
中轴线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也是古都北京全城设计的起点和主题建筑,铸造了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文脉和灵魂。因为有了它,都城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了和谐的韵律,形成内在的凝聚力。中轴线的一系列建筑,发挥着都城的主要功能,包容了城市生活的各种形态,全面展现了京师文化的特点和首善之区的精神。国外著名城市学者,高度评价北京中轴线布局,称它“和谐而明朗”,“乃是世界一大奇观”,“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事”,“它的规划设计是如此之杰出,仍然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我们阐释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北京都城文化,不仅只在说明东方都城形制的特点和功能,更重要的还在于挖掘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及其最高形态都城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博大精深的哲理,这些民族文化的内核具有永恒的价值,它们不但铸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而且将继续影响着我们将来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文化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发展应由内部发生,因为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应从它的文化和固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中吸取力量。”同样,首都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尊重历史,在维护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基础上,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从永定门至钟楼长达7.8公里的北京古都中轴线,始建于元朝,发展于明朝,完善于清朝,具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中轴线上 叶用才摄影

01

元大都中轴线

至元四年(1267年),为了解决金中都莲花池供水系统水源不足的问题,另觅高梁河作为城市水源,元世祖忽必烈命太保领中书省刘秉忠兴造新都城。刘秉忠按照《周礼·考工记》所载王城规划,参照宋汴京、金中都的形制,设计新都城的形态。首先,于积水潭(又称海子,今什刹海)东岸,确定全城的中轴线,并以其北端为全城建筑平面的中心,建中心阁(在今鼓楼位置)。阁西约25米处建中心台,乃是全城的几何中心(测量中心)。为了把整个积水潭包入大城内,以其东西两岸最宽处的距离(即从万宁桥向西所测距离,时为3.3公里)为尺度,自中心台分别向东、西丈量相等的距离,确定了元大都东、西城墙的位置。复以此台为中心,以向南能够达到的最佳距离(至金中都北城墙,时为3.75公里)为尺度,确定了南、北城墙的位置(参见《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从而形成了自大都城南城门丽正门向北,直至中心阁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中心部分,太液池东岸建宫城(大内)。与其隔湖相望,太液池西岸建太子府(隆福宫)和太后宫(兴圣宫)。宫城之南,皇城南门至大城南门,建有以东、西千步廊及宫墙为界的T字形广场。

大都的道路街巷遵涂经之制,经纬垂直。大街宽24步(考古发掘查明景山北面中轴线上大路宽28米,其他主要大路宽25米),小街宽12步,火巷(胡同)384条,宽约6-7米。这种宽度较唐长安更为合适(长安中轴线上大街宽150米,其他街道最窄25米)。

在城市主干道网划分的地域内,结合纵横交错的次干道,按地段划分五十坊。坊均不建坊墙,而以干道为坊界。道上立坊门,悬挂坊额。坊内开辟若干东西向的平行巷道。坊为居民区,“诏旧城(金中都)居民之迁京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住宅沿坊巷取南北向建置,而坊界街道两侧,则广建各行业的基层铺店,以供街内坊巷住户日常生活之需。

除散布各街道的各行业铺店、茶楼、酒馆,大都城还设有三处商业区,即城北的斜街市、城东的枢密院市(东市)和城西的羊角市(西市)。其中斜街市为主体商业区,规模最大。它位于海子(积水潭)的北岸,其时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即在这里,时人称海子“舳舻蔽空”。位于平则门大街和顺城门大街交会口(今西四)附近的羊角市,则是买卖牲口的集市,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都集中在这里。由此可见,主要商业区或在中轴线上,或对称于左右两侧,使中轴线的居中位置更形突出。

斜街市的北部、中心阁的西部(今旧鼓楼大街),建有钟鼓楼。单独建立钟鼓楼作为全城报时的机构,也是元大都的创举。元代以前,虽然也在城中用鼓声号令坊市与城门的启闭,但都利用里门、谯楼、城楼设鼓报时。不过为什么钟鼓楼未设在中心阁一线上,或许与市坊制的传统有关,突出体现着它对斜街市的报时功能。

元大都中轴线两侧的主要建筑还有,至元十四年(1277年)于齐化门内建成的太庙,至元三十年(1293年)于和义门稍南建成的社稷坛,大德六年(1302年)于皇城东北方建成的孔庙和国子监。

上述以中轴线为主体的元大都形制,较之此前的都城,最为完整地实现了《周礼·考工记》设计的都城蓝图,即择中立宫,对称布局,“面朝后市、左祖右社”。无论中轴线设置、坊巷格局,还是商市位置,都奠定了明清北京发展的基础。

02

明代北京中轴线

明代北京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的改建及增建,经历了洪武初年(1368年)、永乐二年至十八年(1404—1420年)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及其后三个阶段。主要的变化有:

由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和南城墙相应南移以及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南城),原来从丽正门至中心阁的中轴线,延长为从永定门至钟楼,即从约3900米延长为近8000米,相当于原来的两倍多。

此外,中轴线上及两侧的建筑更加丰富、布局更形对称,纵轴建筑不但愈加符合儒家理念,而且错落有致,加强了韵律和节奏感。其中,紫禁城的建筑形成“前朝后寝”的严谨格局,即前三殿为朝、后三殿为寝,并将宫分为中、东、西三路,扭转了元皇城以太液池为核心的格局,形成以宫为主体的规模宏阔、布局严谨的宫廷区,强化了它在中轴线上的核心主导地位。

又于紫禁城北门玄武门外,将拆除旧宫城的渣土和挖筒子河的泥土,压在元朝所建延春阁的旧基上,形成一座土山,取名万岁山(今景山),又称镇山,意为镇压元朝王气。万岁山的中峰形成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和全城新的几何中心,发挥着连接轴线南北两部分的作用,造成了纵线跌宕起伏的美感效果。

于紫禁城南门午门外东西两侧,分别建筑太庙和社稷坛,使其成为中轴线建筑的组成部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左祖右社”。复于社稷坛以西、元太液池南端,开凿了南海,扩展了皇城内的水面。

皇城外南部,在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后形成的空间内,仿明中都(凤阳)及明南京之制,将主要文武官署布置于东、西千步廊的外侧,构成中央主要官署区。T字形广场南端增建大明门,并于门外建横街,称作“棋盘街”,作为商贾荟萃之区。皇城外北部,中轴线北端,建有钟、鼓楼,改变了元大都钟鼓楼不在轴线上的局面。这些建筑都增添了中轴线的恢弘气势。

北京中轴线北端 陈宝文摄影

明代北京中轴线南北延长部分,也增建了重要建筑。在外城中轴线延长部分的南端,东、西分别建有天坛和山川坛,北部郊轴线方向的东侧建有地坛。这些礼制建筑的完成,不但更加符合儒家有关都城建制的理论,还丰富了南北两端轴线的建筑。

与纵向的天坛、地坛相呼应 ,明北京的东西两翼即朝阳门、阜成门外,分别建有对称的朝日坛和夕月坛,从而加强了中轴线的横向辐射作用,使北京城皆在其气场的覆盖下,形成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整体。

03

清代北京中轴线

清代北京在完整继承明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轴线两侧的宗教建筑。在紫禁城及西苑东西侧,分别建有凝和庙、宣仁庙和昭显庙、时应宫(此庙位于西苑的西北角)。在轴线东侧北部建有喇嘛庙雍和宫,南部建有萨满教堂子。轴线中部东西,各建有天主教东、西堂。

清代天安门前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维持明代形制的基础上,东、西两翼横向空间进行了扩展,并于拓展后的东、西两端(东、西长安门外)各增建一门,称作“东三座门”、“西三座门”。

此外,在中轴线的制高点景山上,中峰建有万春亭,其东西两侧分别建有观妙亭、周赏亭和辑芳亭、富览亭。景山北部,将明代所建偏东的寿皇殿移建于正中的轴线上,南部山脚下,正中建有绮望楼。

上述这些增添的建筑,都丰富了中轴线的景观。

清代北京内城,按照八旗方位安排满、蒙、汉军民的居址,“以左右翼为辨,分列八旗,拱卫皇居”,即中轴线东侧从北至南,依次为镶黄、正白、镶白和正蓝旗;西侧,依次为正黄、正红、镶红和镶蓝旗。这种整齐的居民区划分,更增强了中轴线的主体性及其左右两翼的对称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3 17:52 , Processed in 1.08591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