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北京再次迎来一份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喜讯,成为拥有8处世界遗产的遗产城市。北京中轴线因其所处位置之重要、承载价值之重大、构成要素之多元、涉及部门之复杂,成为北京甚至国内所有申遗项目中分量最重但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 北京中轴线中段南部建筑群鸟瞰 跨越四十年的保护之路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杰出代表,是北京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关键依据。历次城市总体规划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这条城市轴线,早在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就明确提出:“从前门往北至北二环,是城市中轴线的主要地段,其景观要着重保护,两侧一定范围内,建筑高度严加限制。” 2012年,随着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便随即开始。2017年,“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并将中轴线定位于“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为此,在202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中,进一步提出了“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的总体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轴线申遗工作担负起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历史责任,与文物建筑腾退保护利用、人居环境改善、特色风貌营造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如今先农坛庆成宫整体院落腾退、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楼降层、前门大街南段御路贯通等多项标志性成果,真正体现出中轴线在北京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中的统领作用。不仅如此,连续四年举办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使得中轴线申遗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的热点活动,吸纳并组建了3万名成员的“申遗助力团”和40组“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充分释放出中轴线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传播力。 如今,随着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2035年把北京“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强大引擎。 北京中轴线规模宏大、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城市景观井然有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的编制目的就是要紧密围绕中轴线的核心价值,通过系统保护和有效管理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纲领。 妥善保持完整性: 处理好多点与整体的关系 北京中轴线包括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15处遗产构成要素,纵向有序分布于北京老城北二环至南二环的带状空间内,历史功能、建筑形态各有不同,具有各自鲜明的价值特征。北京中轴线上既有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也包括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既有宫殿、坛庙、城楼,又有桥梁、广场、地下遗址、现代公共建筑。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在于不同遗产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整体反映出的“以中为尊”“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都城营建秩序。 为此,《规划》将北京中轴线整体作为保护对象,紧扣遗产价值特征,合理划定遗产区、缓冲区,完整展现遗产全貌。遗产区内包含各遗产构成要素既有的保护范围以及串联各遗产构成要素的居中道路,如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前门大街和天桥南大街,使遗产区成为囊括全部遗产价值载体的完整空间。 同时,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将遗产区周边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衬托中轴线统领地位的区域纳入缓冲区,涵盖历史水系、历史道路和历史文化街区等重要的遗产环境要素,并通过对区域内重要视觉景观、建筑高度与风貌的管理与控制,进一步烘托北京中轴线恢宏壮阔的城市景观,有效保障了遗产的完整性。 比如,在缓冲区范围内包含了北京老城内保存最完整的33片历史文化街区(其中32片完整位于缓冲区内,1片局部位于缓冲区内),大面积低矮平缓、青灰色调的平房院落群极大凸显了中轴线的宏伟庄重与金碧辉煌。同时,以中轴线上钟鼓楼、景山、正阳门、永定门这些标志性建筑为眺望点所形成的20条景观视廊也被纳入缓冲区,这些视廊充分体现出北京老城富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营城美学,是强化中轴线视觉整体性的关键要素。 客观认识真实性: 理解透变与不变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曾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对于北京而言,中轴线就如同刻在这个生命体里的基因,任由外表如何变化,中轴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都不曾改变。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发展完善于明清至近现代,在7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为北京城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历史遗产。其中,万宁桥为元代遗存,钟鼓楼、故宫、正阳门等为明清建筑遗存,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为近现代建筑,这些建筑遗存与始建时相比,虽然在使用功能上发生了改变,但基于其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身份,其外观形态、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历史信息得以妥善保存,在“保护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指导下,确保真实性得以代代传承。 地安门外大街、前门大街等传统商业街市,虽至今依然保持着商业主导功能,但在沿街建筑的外观上已烙上了不同时代的印迹,清代、近代、现代,以哪个年代为参照确定遗产环境的真实性,成为街道风貌整治提升的难点问题。 以地安门外大街为例,作为中轴线“面朝后市”功能布局中“后市”的重要载体,其街道风貌明显呈现动态层积的特征,明清时期一层拍子式、重楼样式商铺,近代罗马式、折中主义式商铺,现代平屋顶或者平坡结合样式的商业建筑,共存于这条775米的城市道路之上。但是,这其中的每一种样式都是所处时代商业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城市记忆中不可被抹去的真实组成。那么,所谓“真实性”就是要保留这种层积感。 保留多样性的同时,对于连接钟鼓楼与景山的居中道路而言,“空”的那部分是不能变化的,即地安门外大街的历史空间位置与街廓尺度是必须保持不变的。因此,在街道整治提升中,《规划》提出了对沿街建筑界面位置、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立面开间及划分形式、铺面门头、牌匾招幌的具体管控要求,以维持空间感受的真实性。不仅如此,在业态方面,还鼓励临街商铺保持老字号餐饮、传统服饰、古玩店等传统商业业态,适当引入文化创意点、非遗衍生品店等新型商业业态。 着力发挥带动性: 利用好轴与城的互促关系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整体保护重点之一,作为北京老城空间格局的核心,借助申遗契机,成为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的重要抓手,而与此同时老城整体保护也为中轴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遗产环境。另一方面,轴与城的关系还体现在遗产与居民间的和谐共处、携手共赢,中轴线让居民享受到遗产保护带来的“红利”,才能让他们成为保护传承中轴线遗产价值的重要力量。 基于轴与城的相辅相成关系,在申遗保护过程中,不论是钟鼓楼、万宁桥、正阳门等重要节点空间的环境营造,还是地安门外大街、前门大街等居中道路的综合整治,均不局限于文物本体的保护修缮和沿街建筑立面的风貌提升,而是将环境改善的工作引向纵深,在改善遗产环境的同时,促进周边居住环境品质提升,实现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当登上钟鼓楼眺望,大片绿树掩映下的青灰色屋顶是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最典型的景观特征,也是烘托钟鼓楼宏伟高大形象的重要基底。为此,2021年,东城区、西城区政府启动了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和街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房屋修缮以及胡同和院落环境提升,实现街区居住质量的改善,并通过整治传统建筑屋顶和院内违建,保护并强化钟鼓楼俯视景观的完整性与协调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立面的整治中,通过与养鸽户和邻居共同参与,改造出更美观、实用的鸽舍,留住了很多北京人记忆中的鸽哨声,更保持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 2020年底,地安门外大街上严重影响中轴线景山与钟鼓楼互眺视廊的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完成降层拆除,成为恢复中轴线景观视廊、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第一个降层项目。在此带动下,2023年,位于“银锭观山”景观视廊中阻挡观山景观的积水潭医院新北楼完成降层,不仅再现了银锭桥上远望西山的美景,更通过回龙观院区建设,压减了新北楼所在的新街口院区规模,改善院区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均衡医疗资源,在多个方面实现共赢。2024年,另一栋影响中轴线景观视廊的高层建筑——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楼完成降层拆除,不仅提升了视廊景观,还改善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关注可持续性: 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对于遗产保护事业而言,申遗是全面认识遗产价值、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并有效传播遗产价值的重要契机。而当正式成为世界遗产后,则应将工作重点放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上,即如何在常态化的保护管理工作中解决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北京市完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出台首部保护特定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老城整体保护、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导则,制定针对中轴线保护的资金保障、文物保护、腾退整治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北京中轴线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目前依然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方面,北京中轴线地处北京老城核心区域,承载着北京最为密集的游客流量,而且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持续开展,其中大部分遗产构成要素的游客接待总量持续保持高位,紧逼游客最大承载量。同时,游客量的分布在遗产区内也极不平均,在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故宫、天坛等遗产构成要素的游客远超其他。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气候异常情况愈发频繁,以传统木构建筑为主的中轴线遗产本体,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突如其来的暴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遗产保护压力极大。因此,对于北京中轴线而言,必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以缓解或消除超量游客和极端天气对遗产保护、旅游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创造出更好的遗产展示和游览环境。 在规划引导下,各对外开放的遗产构成要素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措施与应急预案,通过日常游客限流措施、开放时间联动、开发线上游等方式进行游客总量控制及疏散引导。但面对旅游“冷热不均”的情况,还需要充分利用遗产周边区域的优势资源营造更多的文化体验空间,策划更多深入街区的文化探访路线,提升沿线步行游览环境,开通更多的公交线路,引导游客向冷门景点或者景点外区域分流,才能缓解过度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极端天气或者突发状况,则有赖于对遗产的持续监测与及时响应,通过对天气变化、空气质量、交通压力、游客压力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或者定期监测,全面掌握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及其环境保存状况,逐步建立预警评估机制,不断提升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 结语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首都规划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十二年的坚持换来的不仅仅是《世界遗产名录》上的一席之地,更向世界递上了一张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增强首都功能、提升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金名片”。 面对未来,我们要秉轴持钧、笃行不怠,让北京中轴线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有初心,让它所承载的深刻价值永续传承。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13 12:47 , Processed in 1.1023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