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千米,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它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近期,本公众号将会持续推送《中国园林》杂志上已经刊登的与北京中轴线相关的文章,敬请关注: 北京中轴线申遗背景下天坛坛垣格局变迁考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价值研究 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体系研究 城市中轴线历史场所的有机更新——以北京钟鼓楼广场设计为例 起点之美——北京市永定门广场景观设计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对城市布局的 影响及价值研究 Th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the Rivers and Lakes System along Beijing Central Axis on the Urban Layout 作者简介: 尚君慧/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周坤朋/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讲师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23-05期 P98-103 本文引用格式:尚君慧,周坤朋,王崇臣.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价值研究.中国园林,2023,39(5):98-103. 摘要: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影响和价值意义。对此,以“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及以中轴线为引领的老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并通过实例阐释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所发挥的价值。研究表明:河湖水系是北京中轴线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仅强化了中轴线对称的形态格局和外向延展性,也增强了中轴线蓝绿交织的景观格局和街巷肌理不规则等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类型,提升了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同时对未来中轴线申遗及其生态建设具有助推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河湖水系;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水文化 Abstract: The central axis of Beijing is the symmetrical symbol and the backbone of Beijing. The historic rivers and lakes exerted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xis.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is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apply f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cogni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the historic rivers and lakes related to the central axis. Taking the "rivers and lakes related to the central axis" as the objec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n the central axis and the layout of the corresponding old city of Beij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istoric rivers and lakes have been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xis of Beijing, which strengthened the symmetrical morphological pattern and enhanced the characteristics like landscape, gardens and streets.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cultural heritag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wisdom have greatly enriched the cultural heritage types and the technological value of the central axis. In the future, the historic rivers and lakes along with the water wisdom will promote the central axis application to world heritage li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ivers and lakes system; Beijing central axis; cultural heritage; water culture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的重要基准与依托,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遗存有2条城市中轴线:一条是金中都城市中轴线,现已无建筑遗存;另一条是现存的北京中轴线[1]。现存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源自元代以来各个时期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即源于城墙、宫殿、桥梁、河湖、建筑、园林、街道等诸多要素的层层“叠加”,并由此营造出对称、和谐、永恒的城市之美。这种格局意蕴不仅体现在严整对称的格局形态和宫殿坛庙之上,也“隐藏”在城市的河湖水系之中[2]。 如今,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被列为中轴线文化遗产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3],同时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文件也提及了对历史河湖水系及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由此可见,河湖水系在中轴线申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未来城市规划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于中轴线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主要从政策、文化内涵、建筑遗产保护、未来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设计等多个方面展开,其中河湖水系仅在以“风景园林”“老城整体保护”“景观”等为关键词的少数文献中被提及[4-5]。关于北京河湖水系的研究,大部分以某条河流为研究对象,内容局限于水生态、河流修复、景观建设和廊道规划等方面。尚缺乏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影响及价值的系统研究[6-8]。 本研究基于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演变的影响,总结梳理出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图底分析、数据对比、举例论证和调研实践等方法,分析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及北京老城空间的影响,挖掘中轴线河湖水系蕴含的治水、用水、理水智慧及其赋予未来城市发展的价值,以期为北京中轴线空间格局的传承与发展、优化与完善奠定基础,丰富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展现遗产信息的完整性与价值的多样性。 01 河湖水系影响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1.1 以水定轴,轴水相依 现存北京中轴线起始于元代。元大都建设之初,出于城市用水需求的考虑,城市选址在金中都旧址的东北郊[9]。刘秉忠首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立中心台作为全城的几何中心,向南引积水潭东岸的切线(今万宁桥),确定了全长3.75km的元大都中轴线[10-11],即北京中轴线的雏形。这体现了“以水定轴”的思想[5],明确了城市营建的基准。明代北京继承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城市轴线在东西方向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废弃了原来的几何中心,挖湖(南海、筒子河)堆山[12](万岁山、今景山),并将其作为全城新的制高点和几何中心点,轴线长度延长为4.75km,最终定型为7.8km并沿用至清代[13-14](图1)。在此期间,围绕中轴线兴建的一系列建筑、园林及进一步开发的水系,不仅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串联起来,还发展了都城的河湖水系,形成了北京中轴线与六海、护城河、筒子河、金水河等河湖水系“轴水相依”的关系[7],构建了完善的都城给水和排水体系。 图1 北京中轴线及相关河湖水系发展变迁示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13-15]) 1.2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 从“以水定轴”到“轴水相依”,中轴线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始终与水系息息相关。经过历朝历代的改造规划,逐渐形成了以中轴线为核心的河湖水系。这个水系包括水源河道、护城河水系、六海、故宫水系、运河、延展水系等多个部分(表1)。它们相互连通,共同构成了一个规划科学、功能多样的水利系统,为中轴线的现代空间格局和未来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8]。 表1 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 在功能和格局上,中轴线河湖水系与北京承载水源、漕运等功能的河道相通,构建了北京水利的核心体系,将城市供水、排水、防御、漕运、园林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图2)。例如,明清时期水源主要来自西山诸泉和昆明湖,经长河在西直门处分为2支:一支入西护城河,经南护城河流至大通桥;一支流入北护城河,经德胜门西水关流入“六海”后,再经玉河、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等河渠,汇入前三门护城河,最后在东便门处经大通桥汇入通惠河。同时,由于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流有自西北流向东南的趋势,城内河道、暗沟、水渠皆与东、南和前三门护城河相通,城市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都是先通过马路或胡同内的暗沟排入护城河,最终汇入通惠河。在这一体系中,玉泉山水系、昆明湖、长河主要起水源作用,通惠河主要起排水和漕运作用,“六海”主要起雨洪调蓄和园林构建作用,故宫水系则主要发挥了皇城排涝、防洪、防卫及消防等作用[16]。 图2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示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 02 河湖水系构建北京中轴线空间格局 在北京中轴线发展至今的750余年间,始终与它“共生共荣”的是以元大都为基础、明清时期建设并沿用至今的北京城,现在被称为北京老城。它是中轴线的载体与根基,也是中轴线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在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统领下,河湖水系不仅构建了老城特有的空间格局、道路肌理与城市形态,而且营造了良好的中轴线遗产环境,让老城在新时代彰显出丰富的价值内涵。 2.1 外部形态——相对完整与开放 中国古代城市出于军事防御的需求,大都由城墙环绕,并辅以护城河保护[17]。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均筑有城墙,元大都是城墙环绕的平面为长方形的城市;明代则在继承元大都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先后经历南缩北墙、外拓南墙及增筑外城3次重大变迁[18],最终定型为“凸”字形城郭并保持至20世纪50年代,以城墙围合的空间形态构建出完美的中轴对称格局。为了配合城市转型,北京城的城墙在近现代陆续被拆除[19],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轴线的形态和格局。虽然城墙体系已不完整,但围绕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系完整保留了北京“凸”字形城市轮廓,对于城市外部形态的框定起着较好的强化作用。1)目前北京市出台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文件中明确,北京老城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由此可直接说明护城河发挥着框架定型的作用。2)护城河在历史上沿城墙分布,并鲜明地记录了北京历朝都城的变迁。虽然也有部分掩埋河段,但目前尚存的北护城河、东护城河(现为暗渠)、西护城河(现为暗渠)和南护城河仍然能将北京老城的“凸”字形轮廓完整地勾勒出来。对称的北京护城河体系对中轴线格局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是构建北京城市形态的主要载体,也是现存的唯一载体。3)在空间形态上,护城河体系在沿城墙分布的同时,也向四周扩散。如长河向北京西北延伸,连通护城河与昆明湖;坝河和通惠河向北京东侧延伸,连通护城河与通州北运河;凉水河向北京东南延伸,连通护城河与通州北运河。这些河湖水系以北京老城为中心,形成了景观、园林和通风的廊道。2015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连通老城内的后三海、前三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形成约20km长的“一环”环状水带;在其外围连通长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通惠河等10条河道及玉渊潭、龙潭湖、朝阳公园等8个公园的湖泊,形成约60km长的“水二环”;连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运河、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凉水河、新凤河等河道,形成约230km长的“水三环”[20-21]。这不仅能实现“三环水系”的相互连通、循环流动,还能将北京近郊、远郊河湖有效串联,共同构成北京老城既严谨封闭,又外向开放的格局,对北京形态格局的扩展延续具有重要作用。 2.2 景观格局——蓝绿交织,水城共融 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引领的老城整体保护过程中,营造“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是重要举措之一[22-23]。其中,“六海”是北京老城重要的水脉和城市景观,“八水”是流经老城的主要水系,包括莲花河、长河、通惠河(含玉河段)、外城南护城河、内城南护城河(俗称前三门护城河)、内外金水河、宫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及内城北护城河[4]。这些中轴线上的河湖水系,在历史上承担着供水(水源河道)、排水(防洪河道)、防卫(护城河水系)、航运(漕运河道)及景观(风景园林水域)等功能[8]。此外,在北京城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还依托轴线布局了皇家园林和坛庙园林,如景山、西苑、社稷坛、太庙、万寿寺、紫竹院、乐善园、钓鱼台等;清代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模式,形成了内城里巷街坊、王府花园遍布的景象,外城则商业繁荣,陶然亭、黑龙潭等公共风景游览地逐步兴盛[5]。这些以水系为基础的绿色空间的打造,与“六海”“八水”共同构建了北京城蓝绿体系的主要框架,不仅为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将中轴线上的生态文明与古都文脉有机串联起来,使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有机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4]。 如今北京老城内的蓝绿面积约9.2万km2,占老城区总面积的14.6%,超过了西安、洛阳、大同等现存古都城市老城区的蓝绿占比。它们不仅共同发挥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韧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营造环境宜人、景观优美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场所;通过优化和完善沿城墙旧址的绿地系统,凸显中轴线引领的四重城郭格局;通过保持蓝绿交织的城市色调和水城共融的景观格局,营造良好的中轴线遗产环境。 2.3 街巷肌理——不规则走向 棋盘式的道路网构成了北京老城空间的基本骨架。经过调研统计,城区内大部分街巷呈横平竖直、纵横交错的规则分布,但有250余条斜向街巷犹如血管脉络一般不规则分布,而这些斜街的形成大多源于河湖水系的影响(图3)。 图3 与河湖水系有关的北京老城斜街分布(作者绘) 首先,由于历朝历代城市水系的隔断,沿水或近水片区的街巷大都按照水系的走势而行,并非采用正南正北的走向[25]。如六海水域周边,不规则走向的街巷胡同有130余条,最典型的是位于什刹海北岸的鼓楼西大街,由于元代什刹海自西北向东南偏斜,所以营建鼓楼西大街时顺势而为,成为北京最古老的斜街(距今已有800年历史)。除此区域外,还有临近北护城河西段的东西侧道路(如后桃园胡同、后英房胡同和西直门北护城街等)、临近古三里河附近的街巷(如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长巷三条和长巷四条)、龙潭湖附近的左安门内大街、幸福树大街,以及顺应河湖走向形成的斜街(如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烟袋斜街、宣南多斜街、杨梅竹斜街等)。其次,一些河流在发展演变中断流干涸,形成很多弯曲不规则的街巷[25],最典型的是位于老城西北部的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这2条道路曾是元代金水河河道,在明朝时金水河上游断流后逐渐变成排水渠,当时称大明濠、西沟或河槽。清朝中叶,河道逐渐堵塞,到清朝末成为臭水沟。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京都市政公所”提出《筹划改筑大明濠》方案,将大明濠改建为地下暗沟,并在其上兴建马路,即南、北沟沿大街。抗战胜利后分别改名为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 此外,很多街巷胡同的命名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湾”与“沿”原义指顺着河岸或海岸的空间,后来逐渐被用来命名沿河的小路,如西海北沿、后海东沿、前海南沿、毛家湾、后牛肉湾等。河湖水系使严谨对称、横平竖直的棋盘式道路网发生变化,为城市肌理脉络增添了活力。 03 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发挥的价值 3.1 完善遗产类型 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中轴线文化遗产被分为3类,即遗产构成要素、遗产环境构成要素和文化传统。其中遗产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分布于轴线之上及紧邻轴线两侧对称布局的建筑群,以申遗确定的永定门、先农坛、天坛、万宁桥等14处遗产点为主。“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桥闸等水文化遗产”营造了北京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和特色景观视廊,烘托出中轴线的核心地位,是遗产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中轴线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湖水系本身作为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的物质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态、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例如,贯穿在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外石桥、天桥、正阳桥(遗存)、外金水桥、内金水桥、神武门桥、万宁桥[26],不仅是中轴线与河湖水系的重要节点,共同承载着中轴线上的各种交通活动,也是构成中轴线遗产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2]。北京中轴线部分桥梁周边还有镇水兽的身影,如万宁桥共有6尊镇水兽,形态各异,其中桥西侧有4尊,不仅两两对称,分布于河岸的南北两侧,还以龙珠居中在水上和水下相互呼应,构成一幅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场景。2021年9月新出土的明代正阳桥镇水兽是中轴线上最新的重大考古发现,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正阳桥和前三门护城河位置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冰上游嬉、古盂兰盆、夏日观荷等许多与水系有关的民俗活动,这些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7]极大地丰富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类型。 3.2 丰富文化内涵和科技价值 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皇城和宫城体现出的大一统思想和民族融合的观念,左祖右社体现出的忠孝、仁义等家国观念,钟鼓楼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1,24,28]等。以河湖水系为载体衍生出的文化,为中轴线文化内涵锦上添花。例如,元明清三朝皇城内的大片水系,体现了蒙、汉、满三民族文化的融合;阴历七月十五放河灯、前海西岸百货云集的荷花市场,将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中轴线在形成和发展中蕴含了诸多与水系相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彰显了历代治水、理水和用水的智慧,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水文化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7]。 从中轴线整体河湖水系上看,充足的水源和顺畅的水道是水系贯通的基础保障。在天然水系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古代城市建设者便会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将“天然水系”与“人工水系”巧妙连通[7]。例如,元朝时期白浮瓮山河的开凿便是古代水科学技术的典型代表[29]。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利用“海拔高度”理论,先引白浮泉水西行,然后转向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引至瓮山泊(图4)。这一引水工程不仅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等谷地及海淀台地,解决无法直线引水的问题,还在沿途汇集王家山泉、孟村一亩泉、冷水泉等傍山泉流。由于引水线路两岸都筑有白浮堰,河道与诸泉水相交处的堤坝经常被冲泱,因此改用“编荆笆”修筑“清水口”(功能相当于现代的自溃坝)(图5)。当来自山谷的洪水来袭时,可以通过垮坝增加泄洪能力,保障引水渠顺利地将各泉之水导引至瓮山泊[30]。这是北京早期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成功尝试,沟通了大都城内主要的水道、水泊,通过上蓄下排,实现了城市河湖和漕河水量的稳定。 △图4 元代白浮瓮山河(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15,30]) △图5“清水口”防洪示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30]) 在中轴线与河湖水系交叉的诸多节点上,还有众多科学的给排水系统,如严谨对称的故宫可谓是古代排水防涝的典范[31-32]。故宫内部有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三大排水系统[33],大大小小、明暗纵横交错布置的排水设施,将宫内90余座院落的雨水,通过不同的方式顺畅排至内金水河[34-35]。内金水河在故宫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与墙外侧的筒子河相连[36]。经计算,筒子河蓄水容量为118.56万m3,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即使出现日降水量225mm的特大暴雨(径流系数以0.9计算),面积不足1km2的紫禁城内径流全部泄入筒子河,也只能使其水位升高0.97m[37],完善的排水系统使600余岁的故宫即使经历了千余次特大暴雨,但从未有过大量积水内涝的情况[38]。又如北海团城的雨水渗排及利用系统,其倒梯形的方砖使落到地面的雨水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渗,地面9处集水井的底部共同连接着“C”字形的地下涵洞(图6),多余的雨水借地势流到集水井口后进入涵洞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供团城的植物生长使用,使团城的植物既不会在多雨时节积水烂根,也不会在天旱时干枯死亡[6,39-42]。 图6 团城集雨排水示意[30] 除工程技术外,中轴线河湖水系在形成发展中还产生了诸多科学的理水筑园技艺,如“挖湖堆山”[43-44]。现北海公园的团城和琼华岛均是运用此手法在辽金时期形成的水中岛屿。中轴线上的景山是在明代利用挖南海和筒子河所产生的大量泥土,在原有小山丘的基础上堆叠而成,最终成为当时城市的制高点和中心点。“挖湖堆山”不仅有效利用了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建筑垃圾”,还成功营造了中轴线既整齐又错落有致的独特格局。这种朴素智慧的手法也运用在了中轴延长线上的节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造中。公园内的“仰山”和“奥海”形成了“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的山水格局[45],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3 启示未来城市发展 3.3.1 助力中轴申遗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关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化和传承,也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北京中轴线自2012年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到现在已有10年,在此期间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文件、划定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范围、搬迁腾退不合理的文物单位和住户,以及启动了一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从趋势上来讲,中轴线的申遗越来越强调整体性,重视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河湖水系作为北京中轴线自然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对中轴线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是老城整体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本身及衍生出的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重视北京中轴线历史河湖水系、水文化与水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强化中轴线平缓开阔、壮美有序的空间秩序,完善北京中轴线申遗体系,凸显中轴申遗文化底蕴,助力申遗成功。 3.3.2 促进城市生态建设 北京中轴线既是历史的轴线,也是发展的轴线;既是国家的政治之轴,也是北京城的文化之轴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规划之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提出,未来要“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中轴线上的河湖水系是北京千百年来历史、城市景观和人文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不仅构筑了北京城完美的城市水利格局,形成了城市生态和水循环的基底,还集结了古代城市规划、雨洪管理等经验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环保思想与高超的工匠技艺。 在北京未来的规划建设中,首先,应贯彻“尊重自然、科学治水、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建设理念[46],保护并传承历史河湖水系格局,逐步恢复有价值的历史河道,保护古都历史风貌。其次,应积极开展传统滨水亲水活动,充分利用滨水历史遗存,设计滨水文化探访线路,打造文化魅力场所。再次,应以老城传统地标建筑为眺望点,以历史水系为景观纽带,建立水系与历史街区的多条景观视廊,形成银锭观山、钟鼓楼北望、玉渊潭西望、景山万春亭西望等山水历史景观视廊,强化对传统景观意象的保护,引导城市形态有序发展[47]。同时,要利用河湖滨水绿地,构建兼顾蓄滞洪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休闲功能的湿地和绿道。依托河湖,构建通风和交通防护绿廊,提高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形成贯穿城区内外的绿色空间骨架,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 04 结语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都城文化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智慧和成就。在中轴线申遗的背景下,开展中轴线上的河湖水系研究,探究河湖水系对于中轴线演变、格局形态和价值内涵的影响,挖掘其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对于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分析和研究,可以明确河湖水系是北京中轴线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对中轴线空间格局的构建和价值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后不仅要重视中轴线的传统建筑空间,还要注重中轴线河湖水系及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河湖传统空间格局,特别要发挥其对中轴线空间格局、价值内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为中轴线申遗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致谢:感谢北京建筑大学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4):1-7. [2]尚君慧,王崇臣,王鹏,等.历史河湖水系对北京城及北京中轴线的影考证[M]//张宝秀.北京学研究(2021).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2:43-55. [3]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Z].2022. [4]李建平.推进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思考[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36(1):30-35. [5]王剑,韩炳越,刘华.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21,37(11):51-56. [6]尚君慧.北京中轴线之水“深不可测”[J].大学生,2021(12):60-63. [7]王崇臣.水系蜿蜒,承中轴血脉[J].今日中国,2022,71:36-37. [8]王崇臣.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谈三千年建城史中的水利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共生交融[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22-08-22(11). [9]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水史:上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247-251. [10]侯仁之.试论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1997,21(3):10-13. [11]邓刚.元大都建造者刘秉忠的设计理念与成果[J].兰台世界,2015(18):130-131. [12]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74-75. [13]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19-121. [14]邓辉,侯仁之.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102-107. [15]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历史上的水与北京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82-87. [16]吴文涛.北京水利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1-173. [17]胡岩涛.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2):57-63. [18]王岗.明北京的紫禁城与中轴线[N].团结报,2020-11-06. [19]何烨,李菲,胡小勇,等.中国城墙演变过程研究[J].中外建筑,2019(6):39-40. [2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Z].2015. [21]北京将建60公里“水二环”三年连通南北护城河[J].市政技术,2015,33(3):169. [22]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Z].2017. [23]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Z].2020. [24]李建平.中轴线申遗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19(1):9-12. [25]郝田.北京旧城保留胡同地名的街道空间变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5. [26]邱跃,于矛.关于中轴线上的桥[J].北京规划建设,2014(3):39-44. [27]周坤朋,王崇臣,陆翔.什刹海水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53-59. [28]杨桂珍,姚欣悦,张勃.北京中轴线内涵挖掘与文脉传承:第22次北京学学术年会综述[J].地方文化研究,2020,8(6):104-108. [29]郭欣,朱小平.白浮泉:京杭大运河北起点[N].北京日报,2017-07-27. [30]蔡藩.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64-74. [31]单霁翔.故宫为何不积水[N].光明日报,2016-08-08. [32]单霁翔.故宫排水系统营造与维护中的“工匠精神”[J].北京规划建设,2017(2):64-66. [33]周乾.紫禁城内金水河的奥秘[J].北方人(悦读),2020(2):30. [34]刘畅,赵仲华.紫禁城地下排水系统研究[C]//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4-6. [35]周乾.紫禁城的排水系统[J].工业建筑,2019,49(7):194-199. [36]张雅平,曹萍.明代紫禁城环状河渠排水系统的形成与功能[J].故宫学刊,2019(1):489-498. [37]吴庆洲.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J].城市规划,1988,12(6):35-37. [38]胡燕.依水而成的中轴线:紫禁城里的雨水系统[J].家族企业,2021(9):32-34. [39]Zhang L X, Yang Z F, Voinov A, et al. Nature-inspiredstorm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ecological wisdom underlying the Tuanchen drainage systemin Beijing, China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6(155): 11-20. [40]赖娜娜,沈方,宋凯.北海团城古渗井的集水原理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C]//《中国公园》编辑部.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8. [41]白冰.明代团城排水设计引发的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12(8):20-21. [42]李善征,曹波,孟庆义,等.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简介[J].北京水利,2003(3):19-21. [43]蔡亚晓.挖湖堆山造生态景观[N].中国花卉报,2012-03-15. [44]陈飞.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理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45]胡洁,吴宜夏,吕璐珊,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8(9):27-31. [46]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Z].2021. [47]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Z].2021.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6 , Processed in 1.0899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