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道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首七、三七、五七和伴宿(做夜)之日,丧家必须请僧、道诵经拜忏办道场,一般的都是用和尚经,谓之“禅经送库”。如仕宦绅商等特殊富户则不管亡人生前信佛还是信道,便为之办个佛、道两教的道场,用所谓番(喇嘛、藏式佛教)、道(道士)、禅(和尚、汉式佛教)三棚经,有的还要请尼姑诵经。有时亲友们还送本家一台至数台经,所以就出现了从三棚经至十几棚经不等,不但有番、道、禅、尼,还会有坤道(道姑)或者佛教的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等一同给亡人做法事。   凡是道场多的,大都分院分棚地举行,以免混淆。如三棚经时,通常采取上午九点喇嘛上座,九点四十分道士上座(以上各四十分钟),十点二十分和尚上座,由于要在本家上祭时,进行品咒、念“斋仪”折子,所以要到十一点以后才能下座。茶房照例喊一声“大师付下座啦您哪!”表示通知本家和亲友,三棚经已经轮了一遍。   番经(喇嘛经)照例对着灵堂,挂黄缎子绣花经幢四筒,正面高悬黄缎绣花幡门一幅,上书庙宇名号,如雍和宫、大隆善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两边挂有同样质地的幡条。佛桌放大柄鼓一对;“钢冻”(佛号)一对;大铙、大钹各一对;海笛一对。一般是七位至十三位不等。唪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道经放在棚里的东边,经台上挂太乙寻声救苦天尊画像,只供鲜果。设敕令架,上插令旗、令剑、令牌、天蓬尺(也叫量天尺,上刻二十八宿星名)、如意、笏板等法物。并设铛子、锅子(小镲)法鼓、忏钟、大磐、引磐、嗡子、木鱼、铃等法器。在棚内高悬兰缎子绣花经幢四筒。道士通常由七位至十三位,身披兰袍,头戴“混元巾”露着簪冠。其斋醮活动谓之:“祈建无上资度升天道场”,唪诵《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和《太上三元灭罪水忏》。多按北京地方韵唱念。一天送三道疏:第一道是给上元赦罪天尊的;第二道是给中元赦罪天尊的;第三道是给下元赦罪天尊的。   禅经(和尚经)设在西边,经台上挂有“三大士”(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画像,供素糕点,佛案上还置有十殿阎君及其所设的地狱图像,谓之“佛牌子”。设铛子、镲锅、法鼓、忏钟、大磐、引磐、木鱼、铃、手炉等法器法物。在棚内高悬红缎子绣花经幢四筒。和尚一般也是由七位至十三位。(特殊情况可增至十五位,甚至还有用一百零八位“黄袍”的。)身披青袍,光头,冬天戴青毛线织的小帽。禅经白天经谓之“永日功德”(如夜间还有焰口则谓之“昼夜功德”)。如果在家停灵日期长,每天有唪《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者。如果只做一天道场,一般都唪诵《金刚经》。该经共三十二分,上午念十六分后即送一道疏,是给上元菩萨的,下午念十六分后送一道疏,是给中元菩萨的,等念“斋仪”折子,宣八十八佛号,交供之后,再送一道疏,是给下元菩萨的。子孙院的和尚送疏时要披花衣,吹梵乐,打大镲。长住寺则只披红缎金线袈裟,禅念 ,素打“七星”。   尼经(尼姑经)一般很少用,大都是亲友送的。尼经一般都设在棚内番经的台下,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太祖佛画像。所用的法器法物与禅经略同。在棚中高悬紫缎绣花经幢四筒。尼僧一般用九位至十三位。身披灰袍,搭红□衫。诵经、送疏与禅经同。   至于男、女居士经通常与禅经同,仅是青袍之外不披袈裟(主衣),而是搭上紫红色的“缦衣”。另外,男女居士经有时无固定程式。人数可多可少,有时不念《金刚经》而是仅举个香赞之后,即合诵《弥陀经》,然后转入《大弥陀赞》进而举扬圣号,之后,到灵前回向,即告功德圆满。   僧、道诵经到一段落时都要送疏,疏,是经坛道场恳求神、佛对亡人赦罪的呈文,装在一个用黄纸叠成的长方形的疏筒内,外面贴一红签,上写收疏神、佛的圣号。送疏,就是将疏送到门外焚化,让主管三界传达的白马先锋“执符神”将疏给神、佛送去。因此还要有一份钱粮(黄钱、千张、元宝)做为酬谢。民间常说“钱能通神”,盖出于此。   送疏是很隆重的仪式,通常是让孝子用铜茶盘托着疏,铺排(僧、道的杂务)也托着一铜茶盘,里边垫一块白布,谓之“搁盏”,如是和尚送疏,内放一碗茶水,如是道士送疏,内放一碗五谷杂粮,谓之“祭食”。引着孝子走在前面,僧众或道众敲打着法器紧随其后,一直送到门外。这时,门鼓号筒齐鸣,谓之“接赞”。僧众或道众高声举赞,孝子下跪,铺排急将疏接过来,放入早已点着了“钱粮”的铁盆内焚化,复将茶水泼于地下(如是五谷杂粮则放入盆内焚化),喊道:“孝子磕头吧,请起啦您哪!”孝子三叩首之后就可以先回去了。僧或道转身回棚时,鼓号再次齐鸣,谓之“送赞”。回到棚内马上登上月台,在灵前品咒(回向)。尼僧、居士送疏亦同,唯有喇嘛,不焚疏,只到楼库前“持咒”扬些粮米而已。   道经送疏时很讲究法衣,一天送三道疏,每送一道疏都要换一次法衣。通常都是缎子刺绣的青云白鹤、如意、灵芝等团花图案,分黄、红、绿三色。除了“高功”,其余十二位道士披的花衣上面绣花图案分为六种,每两位一种。   子孙院的和尚与“口子”上的和尚送疏时,也要披花衣,每送一道疏都要换一次花衣,分红、兰、紫等色,上绣花卉图案。“放正”的有时要披黄缎绣佛像或佛字的花衣,其余十二位则是一色的花卉图案的花衣,鲜明耀眼,十分华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2 , Processed in 1.0802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