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张仪村4号院内的“炮楼”

2024-11-28 18:4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西里西亚打字工人 |来自: 甲申十七年

摘要: 2014年我回国,当时家搬到了张仪村,从西单一下子跳到了西五环,实在觉得各种不方便也不适应。第一次去张仪村的时候,坐了公交车,76路快到总站时看到马路东侧有个炮楼一样的建筑,当时就觉得那里都是贫民窟,这个水 ...
2014年我回国,当时家搬到了张仪村,从西单一下子跳到了西五环,实在觉得各种不方便也不适应。
第一次去张仪村的时候,坐了公交车,76路快到总站时看到马路东侧有个炮楼一样的建筑,当时就觉得那里都是贫民窟,这个水泥圆拱形屋顶被一片低矮平房掩盖,宛如棚户区的末世景象。

后来,在张仪村住了一段时间之后,那片被标记为张仪村4号院的平房区拆迁,把那处炮楼露了出来,得以近距离观察。

小楼呈正方形,边长18米左右,下面两层是红砖建筑,有着水泥挑檐,顶层像一个半扣的圆形,四面直上直下,顺着弧形设置了窗户。小楼有通道直通南侧,建有水泥楼梯,顺楼梯到二楼有一个小平台,可以近距离看到楼顶一人多高的拱形屋顶。
一般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其实这是北京站的模型。

张仪村距离北京站直线距离17公里,为什么要在当时的二通用厂南侧搞这么一个模型呢?
北京站是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从1958年11月开始设计,然后举全国之力在1959年9月十年大庆之前完工,被誉为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火车站建筑需要高大的无柱空间,北京站采用了薄壳结构中的“双曲扁壳结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鸡蛋,握在手中,其实很难把它捏碎,这是因为蛋壳把受到的压力均匀的分散到各个部分,这就是“薄壳结构”的原始模型。

双曲薄壳结构最早产生于德国,1920年“德国学派”创造了蔡司-迪威达格体系(Zeiss-Dywidag System),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工程师在“德国学派”的基础上,完善了钢筋混凝土薄壳体系的分析和预制快速施工方法,使得这样的建筑成为可能,1958年莫斯科新建筑技术展览会上展示了这种结构的实物,新中国有样学样,在1958年第12期的《建筑学报》上以薄壳结构作为封面。

建国初期,新中国没钱没料,因此大型建筑首先考虑的是节省钢材、木材、水泥,薄壳技术因此更加获得重视,1957年在清华大学校内建设了双曲壳大厅的学生食堂,是中国最早的大跨双曲扁壳结构的建筑。
按照北京站的设计方案,中央大厅挑高34米,其顶盖的双曲薄壳结构平面尺寸35米见方,矢高7米,厚度80毫米,四周有拱形高窗可以采光。

检票口通廊由五个双曲薄壳结构构成,中间的平面尺寸21.5米见方,其余16.5米x6.5米,矢高3.3米,厚度60毫米,因为当时建筑方法没有采用苏联已经成熟的预制技术,而是用现浇的方式,大家都有些拿不准,于是这才在张仪村搞了一个薄壳的拱顶实验,也就是我在2014年无意中发现的那个“炮楼”。

在张仪村炮楼东侧,还有两大排房子,都是拱形屋顶结构,东西长50米,南北宽18米,大门很高,窗户的位置也远高于一般的房屋。这是当年一并修建的站台的模型。在1958年时,整个这一片只有这三座建筑,其余都是农田和荒地,后来复原的基建工程兵越来越多,逐渐住在这附近,慢慢平房阡陌纵横,形成了一片非常曲折又破败的棚户区。

在北京站的各种照片中,都能看到至少一个巨型拱顶、或者六个稍小的拱顶,诸如下图的俯视图和从南向北视角的照片可以看全全部七个:

以及这张有着内燃机机车的照片,车站的中央大厅非常突出和醒目:

谁又能想到,北京老西城被“腾笼换鸟”的地方,居然和新中国的十大建筑有关,这可能是冥冥中给110102们的一点精神补偿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18:13 , Processed in 1.09255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