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醇亲王府的藏书与书法

2024-12-4 22:4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元尚|来自: 北京纪事

摘要: 一个王府文化上的特质,往往与王府原来的主人有关。最近翻看邓之诚《骨董琐记》,见“成哲亲王刻印”条对此颇有记载:“朱文正珪《知足斋集》,有直文渊阁皇十一子为刻石章见赠……是成邸能刻印也,自来著录者未称道 ...

一个王府文化上的特质,往往与王府原来的主人有关。

最近翻看邓之诚《骨董琐记》,见“成哲亲王刻印”条对此颇有记载:“朱文正珪《知足斋集》,有直文渊阁皇十一子为刻石章见赠……是成邸能刻印也,自来著录者未称道及此。后阮文达继直阁事,此印遂归文达。”

朱珪

朱文正公,朱珪(1731年~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和他的哥哥朱筠,以藏书家齐名,当时京城人誉之为“二朱”。大兴人,是清乾隆、嘉庆时代最为著名的大臣。其品德、气节为时称颂,一生清廉,生活俭朴如一般人一样。他曾担任皇家上书房顶级教授,也是嘉庆的老师。死后埋葬于北京近郊,嘉庆曾两次为其扫墓,以尽昔日师生之谊。

成哲亲王,即成亲王死后谥号。其为乾隆第11个儿子,也是最长寿的皇子(活了72岁)。名叫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1823年),嘉庆之兄,行书楷书冠绝于世,为历史上著名书法家。《成哲亲王遗翰》一函两册,光绪十六年,醇亲王摹镌,清末著名王府刻本,纸墨精良,刻印精湛,可见王府在传承文化上的自觉与一丝不苟。更为巧合的是,成哲亲王府,清末给了醇亲王。该府邸的位置在什刹海北岸,最初是康熙时大学士明珠的宅第——明珠府。府邸由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构成。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此府赐予奕譞,由此更名为醇亲王府,宣统元年(1909年)载沣被封做摄政王,王府又有别名“摄政王府”。现在此处部分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其花园部分为北京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原有南府,因宣统出生于此,按照清旧制此府为“潜龙邸”,王府迁至什刹海,为与原府有别,所以就称此府为“醇亲王府北府”,原太平湖醇王府为“醇王府南府”。和载沣之孙爱新觉罗•毓岚很熟,从前一起聊天,他说到两处王府时总用“南府”“北府”这样的简称,就像平日人们说“南院儿”“北院儿”。说到载沣其人,他说其一颇有文化,二能宽容人。载沣年轻时出使过德国,当时他还是一个孩子,德皇问想要啥东西做纪念,载沣上来说就要一个书桌,然后用手指向德皇用的书桌。德皇说这个不能给,给你照样做一个吧。书桌是书香文化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这书桌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这是文化。载沣因为是摄政王,当时被汪精卫刺杀过一次。载沣知道他是一个小青年时,觉得不过是一个孩子不懂事,一时冲动,关几天放了吧。毓岚告诉我,载沣有一个家训,以此教育家人,家训原文是这样写的,很直白无须翻译都能看懂: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

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

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此为绢本正楷)

从家训内容上看,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基本文化精神,儒家的出仕治天下与道家的出仕无为,完好地融合在平易近人一看即懂的文字之中。醇亲王府除出了个皇帝溥仪,而且还培养出国际上著名的书法艺术家溥杰与教育家溥任。

1888年醇亲王府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遵溥仪命赴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在伪满洲国供职,1945年被俘,1960年第二批获特赦。此后一直从事书法创作,成就斐然。

溥杰的书法造诣,既不来自于留学,也不是来自于伪满供职,而是来自于醇亲王府家庭文化的熏陶。从其府中所藏书籍与书画就可以见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底蕴。载沣藏书,我们可能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不过我在毓岚处见过他收藏的载沣旧藏一套清末内府精刻精印版《图注尚书》。传统文化经为首,《尚书》位列第三,排在《论语》《孟子》之前,虽然都属于儒家文化,却足见其重要性。

溥杰书法

寒舍藏有民国三十五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印制的《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溥仪赏溥杰书籍书画目录》一书,北平故宫博物院印刷该册的目的,序言中讲的很清楚,出版该目录就是向社会广为征求故宫佚失书籍书画,希望民间持有者告知故宫博物院,博物院依据“审定”后“议价”收回,由此以使“国有文物得以保存”。从该书我们可以看出,溥杰藏书籍书画的大体风貌,更可以看出其人其府的文化特色。藏书中宋版、元版不少,均弥足珍贵。

溥杰的这些藏书,首列《宋版毛诗》,随后有《宋版五经》《宋版说文解字》,儒家文化的基本典籍,大体皆备,尤其宋版最为接近源初文化思想。目录的前九页主要为宋版经史子集诸书,部分翻宋版,同样十分珍贵。集部《宋版六臣文选》就有五部之多,可谓宋版《六臣文选》集大成。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文化熏陶与传承,不仅仅只在儒家,或只在道家,而是四部兼学兼修才是正道。溥杰书法的精神造诣境界之高,正是和他沉潜书卷,遍览群书有直接关系。从醇亲王府的文化特点,也可以窥见皇家藏书的特色,同样传统文化四部并举。溥仪赏赐书籍之外是绘画书法,约占目录的百分之七十多。画从宋到明真迹皆有,书法作品也如此。我在其中发现有一卷“宋高宗赐岳飞批剳”,不仅是珍贵文物,而且也是珍贵文献。另如“宋徽宗瑞鹤图”,同样是传世珍宝。沉浸于这众多外界难得一见的书画真迹之中,耳濡目染,眼界自高。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何况从我们开头所引资料看,书法在清代应该是王府中的必修课。而经史子集的修习,王府也多请当时著名学者为师,以教育后代子女。

溥杰书法风格自成一体,流畅、隽秀。他最初学的是“瘦金体”,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独创出来的一种书法风格,其特点极具个性化,它不像楷书那么庄严平稳,后世习瘦金体者,都有个性强烈的性格,不喜正襟危坐,偏爱潇洒顽童的习性。据说溥杰小时候,其父载沣就总是拿着扇子敲打他,让他跟哥哥溥仪一样学习馆阁体。馆阁体也是一种书法风格,又叫“台阁体”。源于唐,流行于明清朝廷,一直受到两朝皇家的高度重视。这种字方正、工整、结构严谨、布局匀称,看上去就像皇上正襟危坐金銮殿,因此它是清朝官方文书的御用字体。奏章用它,皇上的批复也用它。溥杰不喜欢它,偏偏爱上了瘦金体。不过他不学馆阁体的理由还是蛮充分的,他自己说:“我这字儿呀,比不了我大哥溥仪,人家从小就得练‘馆阁体’,那是为了‘批奏折’,我‘批’谁去呀,我这是玩儿。只是越写越用心,于是就成了今天这么个‘四不像’。”这话应该是他后来讲的,很谦逊,但的确反映出他的心灵历程。溥杰的“瘦金体”刚劲之中带着柔顺,他用一首诗总结其书法要诀,“腕头力气刚浑劲,纸上临摹守碎离。心正自然丰笔韵,形拘自得趋丰姿。”甚得阴阳为道之精韵。这从溥仪的赏赐书籍书画中,多少也能看出儒道两家文化对溥杰的深深熏陶,以及溥仪这个大哥对弟弟溥杰性情的深刻理解。溥杰不仅擅长书法,更擅长绘画,其画依然独树一帜,可与历史上的大师媲美。这和他8岁在宫中做溥仪伴读,遍览宫中所藏历代绘画大师真迹有关,对历代大师真迹的领会理解,则与他的艺术天赋相关。

溥杰故居从前也是醇亲王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王府,它的位置在护国寺街52号,坐南朝北。1961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溥仪、溥杰及其亲属。1984年5月24日,醇亲王府被列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18:33 , Processed in 1.12613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