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则门,拉大弓,前边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前边就是白塔寺......”这是一首老北京民谣《平则门,拉大弓》,相信很多老北京人都耳熟能详。文中提到的“朝天宫”,曾是明朝时北京最大的道馆,覆盖范围十分广泛。遗憾的是,它只存活了不到200年,如今只剩下一系列和它有关的地名。 曾经被朝天宫覆盖的地名包括“宫门口”、“东廊下”、“中廊下”、“西廊下”,以这些地名命名的胡同就包括宫门口头条至五条、宫门口横胡同、东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中廊下胡同。 仿南京朝天宫而建 毁于一场大火 《平则门,拉大弓》这首老北京民谣以地名为线索,串联起很多老北京典故,若不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可能读起来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平则门,拉大弓,前边就是朝天宫。”平则门,指的是现在的阜成门,元代称之为平则门。平则门里边有东弓箭营、西弓箭营,这是明朝就存在的地名,是官办的生产弓箭的场所。“拉大弓”指的就是平则门里有弓箭营。 图源北京日报 朝天宫,这个地名比较过于久远,因为它只存在了不到200年,而且现在也没有朝天宫这个地名,所以会有很多人不熟悉。 朝天宫位于阜成门内,建于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是仿照南京朝天宫建成的,但规模比南京的朝天宫大得多。当时北京城最大的道馆是白云观,等朝天宫建完后,白云观只能排第二了。据说当时的朝天宫堪比半个紫禁城大小,有13进大殿,大小房屋3000多间。 根据《皇帝景物略》卷四载:“宫成于宣德八年(1433年)……建三清殿,以奉上清、太清、玉清。建通明殿,以奉上帝。建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 图源网络 遗憾的是,天启六年(1626年)的一场大火把朝天宫的13进大殿全部烧毁,辉煌了不到200年的朝天宫自此只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曾经被朝天宫覆盖的范围建起了很多胡同,有一些胡同的命名还和朝天宫有关联。其中东廊下、中廊下、西廊下指的是朝天宫的廊下,宫门口的宫指的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前面就是白塔寺。”在朝天宫烧毁后,有很多商户前来做买卖,住户也在此建房生活。其中就有一个茶馆叫“天禄轩”,这个茶馆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写信、写对联等。这里常年有一些文人,专门给文盲的老百姓写信,或者每到过节就帮人家写个对联,开张帮人家写个横幅之类的,所以老百姓称其为“写大字”。 朝天宫再往前,就是大家熟悉的白塔寺。去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也是白塔建成744周年,正好走过了62轮生肖(白塔建成于1279年己卯兔年)。经过几场大修,白塔寺在2021年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在打卡白塔寺的攻略里,周边的几条胡同也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拍照好去处,不少人以白塔+红墙为背景拍出氛围感照片。 朝天宫周边老胡同 充满老北京烟火气 以白塔寺为参照物,白塔寺西侧依次为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从南至北依次为宫门口头条至五条。白塔寺北侧为东廊下胡同、中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 宫门口东岔和西岔呈南北走向,两个胡同呈“X”形分布,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安平巷。宫门口西岔西侧与宫门口头条和宫门口三条相连,东侧与宫门口东岔相连。 因紧邻白塔寺的缘故,胡同内既有传统的老院落,又有新式院落,既有理发店、粮油店这些亲民的商铺,又有悠航、北平机器这些网红商铺。来这里的游客,一般先去白塔寺打卡,出来后直接到这两条胡同感受北京胡同的氛围,最主要还可以背靠红墙,以白塔为背景拍出宝藏打卡照。还有一些店铺专门设置了打卡白塔的最佳机位,在吃饭的同时,也可以和白塔合照。 图源网络 宫门口头条是阜成门内大街以北的第一条胡同,因此称头条,往北依次排序至五条,这五条胡同均为东西走向。还有一条宫门口横胡同,为南北走向。 宫门口头条东起宫门口西岔,西至阜成门桥。清代称头条胡同,1965年将象鼻子胡同、箭杆胡同并入。胡同内有很多写着“晾晒区”的标牌,标牌下立着一个晾衣杆,是住户们专门晾晒衣物的地方。胡同右侧整齐地停放着私家车和电动车,是一条车多路窄的胡同,因此私家车都是紧靠墙边停放,这就不得不佩服这些司机的技术。 宫门口二条东起宫门口西岔,西至阜成门北顺城街,胡同东口分为两岔。胡同北侧与青塔胡同、宫门口三条相连,南侧与阜成门内北街相连。胡同内19号为鲁迅博物馆,边上就是鲁迅书店。 在鲁迅书店的对面是一个小公园,名为“宫门口游园”,下午的时候会有一些孩子在这里跳绳,是住户们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宫门口三条西段向南延伸一部分,南口与宫门口二条相连,东口与宫门口西岔相连,北侧与福绥境相连,南侧与宫门口横胡同相连。胡同中比较著名的建筑是福绥境大楼,这是一座建于1958年的八层大楼,是北京最早有电梯的居民楼。如今这座楼的外表看上去有些年代感,应该没什么住户了。 宫门口横胡同位于这三条胡同之间,呈南北走向,南与宫门口头条相连,北与宫门口三条相连,中间与宫门口二条相连。胡同很短,大概也就是七八户人家。 宫门口四条大致呈东西走向,类似“Z”字形。东起福绥境,西至阜成门北顺城街,中间与青塔胡同、宫门口五条、东教胡同相连。胡同内除了传统的大门,还有许多新式大门,大概是装修不久,看起来十分现代化。 宫门口五条也是一条比较曲折的胡同,东起福绥境,西至宫门口四条,南侧与东教胡同相连。相较于其他几条胡同,这条胡同更窄一些,所以没有汽车停在路边,都是住户们的自行车和电动车。胡同内的几颗古树还给胡同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更有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古韵味道。 从宫门口五条东侧出来,再往东走一条街就是西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大致呈南北走向,北段有多处分岔,北部与官园胡同相连,南部与安平巷相连,中间与大玉胡同、中廊下胡同相连。 紧挨着的就是中廊下胡同,大致呈南北走向,东侧紧挨着东廊下胡同,比东西廊下胡同稍短一些。 东廊下胡同南起安平巷,北至大玉胡同,大致呈“J”字形,中间与中廊下胡同和大茶叶胡同相连。 这三条胡同都是楼房与平房共存的胡同,其中东廊下胡同1号是基督教堂,现在是西城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穿梭在这几条胡同内,已经感受不到曾经朝天宫的辉煌,能感受到的只是独属北京胡同的生活气息。一句“嘛去了您”引发的对话,一口地道的北京味,家长里短的问候,就能让人驻足许久。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6 07:03 , Processed in 1.0841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