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的宣南地域,自清初至清末,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翰苑名臣和学识渊博的巨儒,他们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史、诗词、戏剧、书画等方面的著述,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构成了宣南文化的主体。清嘉庆、道光年间活跃于京师宣南地区的宣南诗社是清代中期士人结成的优秀团体,他们的雅集和酬唱,抒发了士人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宣南诗社成立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士大夫组成,历史上曾称为“宣南诗会”“城南诗会”或“消寒诗会”等。历史上的宣南诗社不只一家,共分为几个阶段。清嘉庆九年(1804年),时任翰林院庶吉士陶澍发起成立诗社,参加者多为嘉庆七年同榜进士。一年后因陶澍丁忧归里,诗社停止活动。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由翰林院编修董国华发起,诗社继续开展活动。道光四年(1824年),因潘曾沂归里,诗社又停止活动。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徐宝善、张祥河等人发起,诗社再度恢复活动,两三年后,诗社活动消歇。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黄爵滋、徐宝善招来陈庆镛、吴嘉宾等42人,在江亭(陶然亭)展禊。道光十八年(1838年)时,黄爵滋又招集江亭宴饮,张际亮、江开、蒋湘南、姚燮、鲁一同等参加。 宣南诗社活动的地点,有时是轮流到其成员家中,有时是到江亭、龙树院(寺)或花之寺等地。活动的内容为消寒、赏菊、忆梅、试茶、观摩古董,还有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过生日等。活动的时间,按胡承珙在《消寒诗社图序》中所说:“间旬日一集,集必有诗。嗣是岁卒举行,或春秋佳日,或长夏无事,亦相与命俦啸侣,陶咏终夕,不独消寒也;尊酒流连,谈剧间作,时复商榷今古,上下其议论,足以祛疑蔽而泯异同,并不独诗也。”宣南诗社不是一个“雅歌投壶”式的清闲组织,成员集会也经常在一起议论时政。 当时鸦片烟输入量增加,国家面临日益贫病衰落的局面,京城诗人们开始面对现实,改变了原来雅歌投壶、消闲题咏的诗风。如张际亮写“土来金去芙蓉膏”,表达了对鸦片输入、金银流失的忧虑。姚燮写“拄得狂澜骨须峭”,也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态。金安清在《水窗春呓·禁烟疏》中说:“道光十五六年后,都门以诗文提倡者——谏垣中则徐廉峰、黄树斋、朱伯韩、苏庚堂、陈颂南;翰林则何子贞、吴子序——禁烟之疏,实字序、牧庵、龙门三人,夜谈剪烛,无意及之,遂成一稿,而黄树斋(黄爵滋号)亟上之。”由此可见,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有名的禁烟疏是他与宣南诗社唱酬的诗人们共同拟议而成。 鸦片战争爆发后,张际亮、姚燮、鲁一同成为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在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后,也参加了诗社的活动。在赴广东查办鸦片事件前,龚自珍写了著名的《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勉励林则徐到广东后要坚决禁止鸦片烟。 诗人藏牧庵从军,参加了反侵略战争。黄爵滋在《海防篇赠藏牧庵从军一百韵》诗中云:“何物阿芙蓉,乘机肆为蛊。滔甚洪水波,毒逾猛兽齿。”黄爵滋直抒胸臆,坚决主战,与林则徐一道成为反侵略的旗帜。 可以说,宣南诗社集中了当时居住在今天西城区琉璃厂附近的许多优秀知识分子,极大地丰富了宣南文化的内涵。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5:55 , Processed in 1.0883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