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春启先生是北京日报社的老前辈,曾经担任过《北京日报》“京华周末”主编、社会新闻中心主任,也曾担任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而今,宗先生活跃于北京的文史圈,是对各种探究问题皆颇有想法、颇多见解的学者型媒体人。 最早知晓宗春启先生的名字,是通过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所写的《北斗京华》。周先生以数千字的体量,对通州曹雪芹墓碑的真伪作出分析。而与周先生持同样观点、进行了多次考察工作、且得到周先生称赞者,便是宗春启先生。 初读宗先生的作品,是北京出版社推出的《京腔京韵话北京:地名·文史解码》一书。这本书的很多想法、观点,都能令人耳目一新,感觉眼前一亮。此后不久,在北京出版社的一次研讨会上,笔者见到了宗先生。宗先生有领导风范,却没有领导架子,谈天说地妙趣横生。时隔一年,笔者拿到了宗先生所著《中轴线文化游典:庙宇·和风穆雨》。由于笔者经常带朋友讲庙宇,所以一直将此书放在案头。 如今,节选两部分内容,以示各位读者。 (一)北京城区内原来也有“妈祖庙”(天后宫) 北京东城区东四牌楼马大人胡同,今天叫育群胡同,曾经有过一座天后宫。 天后亦即天妃,南方称为妈祖。北京地区的妈祖庙被称为天后宫、天妃宫、天妃庙。 妈祖崇拜,本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北京城内建起天妃宫,标志着妈祖崇拜的北上与范围的扩大。 明永乐年间,随着江南的船工频繁往来北京,他们也将天妃崇拜带到了北方。北京城跟前第一座天妃庙,便坐落在通惠河畔的大通桥之西。 《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出朝阳门沿河往南……有天妃宫。”如今它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大约在建国门立交桥南。当代学者赵洛认为,北京这座天妃庙始建于元泰定年间,和天津的那座天妃宫是同时建的。 明景泰末年,道士邱然源以南京的天妃宫为例,请求朝廷将大通桥西的“天妃庙”改称为“天妃宫”。此请得到了朝廷的应允。成化年间(1480),邱然源“募材鸠工”将天妃宫“拓大而一新之”。据《日下旧闻考》中大臣们说,清乾隆年间,这座天妃宫尚存。 沿运河北上的天妃庙不止这一座。 据《顺天府志》记载,通州有两座天妃宫。一座位于城内东北隅,在贡院北边,隔城就是运河石坝楼。民国初年,因在贡院旧址建小学时拆除,现在只留下一个天后宫的地名;另一座在北门外,始建时名天妃宫,清代时更名为天后宫。通州区张家湾镇里二泗村西的佑民观,也是一座天妃庙。当年庙观之前就是大运河。 位于北京前门外的汀州会馆里,还有一座天后宫,雕刻精致。汀州位于福建西部。这座天妃宫无疑是来京的福建人建的。 东四牌楼马大人胡同里的天后宫,则是清朝将领福康安建的。 福康安(1754-1796),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傅恒是乾隆帝的小舅子,孝贤纯皇后是傅恒的姐姐。所以,福康安管乾隆帝叫姑父。《清史稿》说,福康安虽然是皇亲贵戚,却很会打仗,所以乾隆帝很喜欢,也很信任福康安,屡次委以重任。 乾隆五十一年(1786),福康安任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就在这一年,台湾林爽文率众起义,攻克彰化,围打嘉义,清军处境危急。皇帝以福康安为将军,“驰驿往剿”,带兵入台,以解嘉义之围,“三月之内,扫荡无遗”,并且俘获了林爽文,台湾平定。捷报传来,乾隆大喜,封福康安为一等嘉义公,赐宝石顶、四团龙服。 福康安将林爽文押至北京献俘阙下,乾隆赐其金黄带、珊瑚朝珠、金黄辫、紫缰等,图形再上紫光阁,并命于台湾郡城及嘉义县,为福康安建生祠。 此后,福康安还率军抗击了廓尔喀入侵、平定了苗疆起事等多次危机事件,参与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1796年他被乾隆帝赐封为贝子,同年5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 福康安离开台湾前,在彰化和台南倡议修建了天后宫。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福康安多次讲述天后神力相助的功绩。乾隆五十三年(1788),福康安就在距他东四二条府邸不远处的马大人胡同修建了天后宫,以报答海神娘娘的恩德。 福康安对天妃的感激是由衷的。由于他的反复陈述,以至于乾隆帝也相信了天妃的神力,亲笔题写了匾额送往沿海天后宫悬挂。于是,满族贵胄和朝廷官员也开始对天妃娘娘顶礼膜拜了,而且越来越虔诚。 清嘉庆五年(1800),内阁中书舍人李鼎元奉旨出使琉球,临行前,前往马大人胡同的天后宫进香。李鼎元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升宗人府主事。嘉庆四年(1799)册封琉球副使出使琉球,回国后升兵部主事。 李鼎元在他的《使琉球记》中,是这样介绍天妃之灵验的。当年福康安押解林爽文返航时,快要靠岸了,风停了。水手下碇等风,福康安命令起碇,违命者斩。舟人只好起碇,不料船行不远就触礁了。船上的人万分惊恐,都说这回完了,一定没命了。就在这时,“忽见红灯自远处飞来触舟,舟旋,瞥眼间已入厦门口”。然而这个神奇生动的细节,并不见于福康安本人撰写的碑文中。 天后宫遗址位于东城区育群胡同17号和19号,旧址是马大人胡同10号和11号。当年的天后宫坐北朝南,大门三间,五檩进深,后出廊。主殿正房三间、进深七檩供奉天后,后殿供奉三官神像,西殿供奉关帝。福康安后人谨遵祖训,每岁致祭。 (二)鼓楼东大街的一座小小财神庙,为何用黄瓦? 众所周知,黄琉璃瓦只有皇家的建筑才能使用,一般的民间庙宇是不可以用黄琉璃瓦的。如此一座财神庙,为何顶用黄琉璃瓦覆盖?这给人以许多猜测想象的空间。 原来这座财神庙的规模会不会像许多皇家寺院那样,高大的山门,钟鼓楼并立,殿宇多层? 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寺庙登记》中记载,这座庙名为增福财神庙,其建立年代失考,清光绪初年重修,且属私建——这说法堪疑:有皇帝的年代,私建小庙,岂容你用黄琉璃瓦? 不过,从这个记载中得知,民国时期庙的规模就不大:“面积东西宽四丈八尺二寸,东面南北长一丈七尺九寸,西面南北长二丈六尺,房屋共四间半”,总共约一百二十平方米。如此逼仄狭小,殿堂只有一座,不大可能建有山门、钟鼓楼。 那为何这么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庙能用黄琉璃瓦? 据传说,此事跟雍正帝有关。说雍正为亲王时,住在雍和宫(原来叫雍亲王府)。他至皇宫每次都要路过鼓楼东大街,经常在这个小庙前许愿。果然,后来雍正帝成功登基。想起这座小庙财神还真灵,于是下令对其进行重修,并使用了皇家才可以使用的明黄琉璃瓦。这小庙也就正式叫作“黄瓦财神庙”了。 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为何?您看看地图就知道了:雍亲王上朝,出雍亲王府(今天的雍和宫)一直奔南,然后进东华门,这是最直也是最近的路线,不必绕鼓楼东大街的。再者说,如果雍正皇帝真有还愿之举的话,那他就得大兴土木、为财神爷重塑金身了,不会让财神爷还在这么憋屈的小庙里栖身。 这座财神庙坐落于此,并用黄琉璃瓦,说明它有官方色彩,跟北边的宝泉局不无关系。明代,由财神庙西墙外进北锣鼓巷,走不到一里,即宝泉局。在乾隆十五年(1750)的北京地图上,可以看到“宝泉局西厂”的位置,在千佛寺胡同东口路南。 宝泉局是做什么的?铸钱的。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清代宝泉局下属东、西、南、北四作厂,全部位于东城界内。东厂在东四四条,南厂在钱粮胡同,北厂在北新桥三条胡同,分见于《宸垣识略》。由此推断:此财神庙有可能是明代皇家宝泉局的管理机构,或许是户部官员的办公处吧,所以顶用黄琉璃瓦。 黄瓦财神庙虽小,修复之后的大殿里,却重新供奉着五位神祇:财神爷,鲁班爷,土地爷,药王爷,还有一位五道将军。这五位可能不是财神庙最初的“原始居民”,而是修复之后新“请来”的。 走出大殿,回首看那副对联,会觉得很有余味了:“我岂爱财?骑虎不能下背;人而求富,执鞭亦所甘心。”不知是哪位高人作的,这说的哪里是财神爷?分明是世间凡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5:48 , Processed in 1.0895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