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北京城里听戏的地方在茶楼、茶园,民国时期叫戏园子,再以后叫戏院。 清人戴璐的《藤荫杂记》中引用《亚谷丛书》说:“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广和楼)、月明楼。”这太平园、四宜园、月明楼早已了无踪迹,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子就数肉市街里的广和楼了。 广和楼旧照 当年的广和楼位于肉市街46号,其前身是明朝末年一位查(读zha一声)姓盐商的私家花园。到了清朝,花园改成茶楼,取名广和查楼。清《宸垣识略》里提到:“查楼在肉市,明代巨室查氏所建戏楼,本朝为广和戏园。”光绪年间,茶楼着了火,查家无心在经营,转手卖给京城“白薯王”王静斋。王老板重新修建后,改名为广和楼戏园。广和楼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后来也并称京城四大戏园。 早年的戏园子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戏台正对着的区域叫池子,戏台两侧叫作小池子,楼上两侧是包厢。戏台左右各有一个出入口,门上各悬一块横匾,一个写“出将”(上场门),一个写“入相”(下场门)。那时的座位都是长条桌、长条板凳。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池座的桌子与戏台垂直摆放。客人面对面坐着,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想看一眼台上的场面得把头转向舞台。早年,北京人把看戏叫作“听戏”,或许和这桌子有点关联。小池子里的客人要是赶上正闪在台柱子后面,那就是正儿八经地听戏去了。直到20世纪30年代,池座的木凳才改成横排,妇女也可以买票进园子听戏了。 包括广和楼在内的许多戏园子通常只收茶水钱,听戏不另买票。卖座的(服务生)给客人安排好座位,沏上茶,顺带收了茶钱。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换大约130小枚(铜板),2小枚换一大枚(也叫一个大子儿),8大枚最低消费就可以听上一回,10大枚您可在前排就座。一场下来,戏园子和戏班三七分账,戏园子三成,戏班七成。 1904年8月17日是光绪三十年的七夕节。广和楼上演的是《长生殿·鹊桥密誓》,扮演织女的是11岁的梅兰芳,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登台。后来,14岁的梅兰芳搭班儿喜连成(后来的富连成)在广和楼驻场演出。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富连成科班前后在广和楼演出了近二十年。广和楼陪伴着“连”字辈的马连良、“富”字辈的谭富英、“盛”字辈的裘盛戎们出了科,成了角儿,而富连成也造就了广和楼风光无限的黄金时代。 抗战期间,广和楼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重建,并于1955年国庆节重张,更名广和剧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广和剧场歇业,80年代曾用作放映电影、录像的场地,如今重修一新的广和楼默默地等待着再一次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年,广和楼的戏台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日月灯江海油风雷鼓板,天地间一番戏场”;下联为“尧舜生文武末莽操丑净,古今来许多角色”。把人生这点事儿说得明明白白,日月做灯,江海当油,风雷是鼓,人世间本就是一场大戏;尧舜扮“生”,文武扮“末”,王莽,曹操扮“净”“丑”,每个人不过是这场大戏的一个角色。珍惜当下,做好自己。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5:53 , Processed in 1.0903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