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的定陵自1957年发掘建立博物馆以来,几乎是来十三陵旅游必到的景点。因开放开发较早,近65年来,整修增设游客设施对游人越来越方便,但也失掉了一些原始风貌。今天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去还原它本来的风貌。十三陵的老照片以主神路、长陵居多,其余各陵偶有零星散照流出,年代较早且拍摄比较全面的,当属1931年关野贞拍摄的明十三陵照片。也是这套照片,比较全面的体现了那时定陵的原始面貌。然后是建国初期,文化整理委员会拍摄的普查照片。紧接着1957-1959年间,定陵发掘及建立博物馆初期,拍摄了大量照片。1970年前后,安.帕卢丹女士前后数次对十三陵的系统研究与拍摄。那么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将收集到的一些定陵的老照片排列一下,大家欣赏。 莫理循拍摄的定陵1890年前后 阿尔伯特.肯恩拍摄的定陵远景1910年左右。应该是十三陵最早的一批彩色照片 阿尔伯特.肯恩拍摄的定陵门前1910年左右 以下照片为关野贞拍摄于1931年,比较全面的拍摄了定陵各主体建筑 定陵远眺 定陵三座神道桥拍摄神道碑重门处,如今桥栏板用旧料恢复,今貌可见容易被忽略的十三陵定陵神路 定陵重门 定陵裬恩门,虽已残毁,但主体尚可,拍照没几年便被焚毁 裬恩殿墙体,可知乾隆拆大改小后,也改变了结构,原制定陵裬恩殿有后门通往后寝院,而照片中的墙并未留有后门。这墙也没有出现在建国初文整会的照片里。应该是建国前就被拆砖了。 裬恩殿丹陛石,陵宫内没有了日常维护,草木繁盛,几乎掩盖了大部分建筑 裬恩殿角螭,可见大殿栏杆相对完整 裬恩殿柱头 裬恩殿旁的琉璃花门 棂星门立柱 定陵石五供,可见码放顺序有别与今天的状态。定陵建博物馆前五供被掀翻在地,恢复时,将烛台紧邻香炉码放了。关于五供码放可见前文明十三陵石五供码放次序探讨 定陵明楼 明楼券洞 定陵圣号碑 如今想拍圣号碑净照已经不能了。景区开放不得已的栏杆,遮挡风景,但也是无奈之举 关于定陵马道两侧的白石门楼,最早在胡汉生先生《明十三陵》书里见到的示意图,一直对这个门楼的样式有着无限遐想。直到后来在永陵、定陵见到石门楼的残件。和一张不太清晰的老照片。对应现存文物建筑实物,基本还原了它的样子 树木繁茂,只露出了明楼南侧的门口 放大看影影绰绰 基本应该是田义墓这种门楼的样式了 20世纪50年代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建设时期影像(摘自日下旧文) 以下为1952年前后文整会拍摄的定陵旧照 定陵神宫监遗址远眺定陵明楼 定陵重门内 定陵重门 裬恩殿遗址,可见殿墙已不存 随墙琉璃花门 定陵明楼(未发掘前) 定陵宝城 定陵宝城墙体崩塌情况(因定陵宝城墙体砌筑并非普通的糙砖灰砌,而是使用了丝缝工艺,仅次于磨砖对缝,这种墙体虽然美观,但表层砖与墙体连接强度稍差,很容易水浸崩塌,所以今天仍能够在定陵的宝城后边,见到崩塌后灰砌修补的痕迹) 定陵宝城表层砖崩塌后 大面积崩塌处 定陵发掘后,修建的地宫参观入口 特殊时期的定陵 以下为安.帕卢丹女士拍摄的定陵旧影 安.帕卢丹女士与十三陵特区时任主管文物的李德美副主任在昭陵防城上的合影。她于70-90年代多次来到十三陵,拍摄了这一时期各个陵寝的大量照片,对于我们研究那一时期的明十三陵状态,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著有《Ming Tombs》一书,非常全面的描述了明十三陵的体系,我遇到外国游客也常想他们推荐这本书 帕卢丹著作 裬恩殿台基 裬恩殿栏板还未修复 堆放的石栏板,待归安 定陵裬恩殿栏板待修复的状态 70年代定陵游人如织,棂星门前,裬恩殿上是经典留影机位。 那时来定陵游玩的,基本都会在这里留影 棂星门 定陵明楼石五供前留影的军人 定陵防城前,当时的修复理念还不完善,方城砖台用抹灰修复的坑洼 马道排水螭首 隧道门 那时参观还是从正面进入。其实照理还是应该这个顺序参观。初到定陵,从左道进入左配殿,再倒向出来,总有点逻辑混乱 金刚墙 这一时期的说明牌,总觉得非常有特色,比现在的好看 这块用工的说明板印象非常深刻,老照片里总能见到。如果留到现在,也是件文物了 以下彩色照片同为帕卢丹拍摄,时间已经进入80-90年代 都是名人啊 看服装好像又回到了70年代的照片。原谅我排序稍乱。帕卢丹女士的照片太多了 图片好了,定陵的照片大致如此,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应该亲身来体验。历史终究已经过去,沉痛的事儿,记住教训就好。在此就不赘述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9:43 , Processed in 1.29337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