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玉皇阁夹道 童年的甜水谣与苦水歌

2025-3-8 13:49|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从维熙|来自: 燕舍谭

摘要: 1916年北京地图(局部) 暮春时节,出于怀旧之情,我去西城寻觅我刚到老北平时,曾经居住过的玉皇阁夹道。尽管“的哥”告诉我,这条小巷可能早就消失了,我也确信它不存在了,但升腾于心中的觅故情怀,依然让我没有 ...

1916年北京地图(局部)

     暮春时节,出于怀旧之情,我去西城寻觅我刚到老北平时,曾经居住过的玉皇阁夹道。尽管“的哥”告诉我,这条小巷可能早就消失了,我也确信它不存在了,但升腾于心中的觅故情怀,依然让我没有在中途下车。

  到了平安里,我沿着平安里大街徒步西行。不但玉皇阁夹道无处寻觅,就连与夹道相邻的翠花横街也荡然无存了。那儿曾是小吃一条街,我刚从家乡到北平的时候,还是个娃儿,姥姥和姥爷带我出来的时候,常常在这儿给我买“棉花糖”吃,那一团团的糖花,有点像是天上的云絮。当我把那甜甜的糖花送进嘴里时,也就一两秒钟的光景,那云絮就化为乌有了。这是我心灵深处,唯一一曲童年的甜水谣。

  但留在我心灵深处更多的是苦水歌。记得,当年小巷报晓的不是大公鸡的晨歌,而是拉粪便的大车,那吱吱啦啦干涩缺油的车轮之声,在黎明时分十分刺耳。难怪当时老北平流传着这样一首歌:

  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

      多少的声音都跟着它起

      前门儿叫卖菜

      后门儿叫卖米

      这是雕刻在我童年心中永恒的记忆。记得有一次,粪车到玉皇阁夹道淘粪,两个坏小子偷偷拔掉了粪车筒上的木塞,那臭气熏天的屎尿,便从洞眼流了出来,让夹道内的住户,家家都关上院门和窗子。粪车走了。警察来了。坏小子没有逮住,便让夹道里的家家户户出来清理屎尿。记得,我和姥姥拿着铲子和扫帚清理那些东西时,鼻孔塞进棉花球——尽管这样,还被恶臭熏得晕头涨脑。

      今天,这儿已然叫富国小区了,不用说夹道已无踪迹,连那片残破的房舍也景物皆非——代替它的是高耸的楼群和宽敞的街道。我询问小区一位手里磨着硬木核桃的散步老者,他说我迟到了14年;1996年这儿进行拆迁,到21世纪初已经大道笔直、高楼林立了。与我交谈的老者,见我神色恍惚,询问我说:“你是来觅故的吧?”我告诉他我童年生活在这儿。他说他小时候家在翠花横街,与我只有百十米远。

      老乡见老乡,彼此便口无遮拦了。我问:“你还记得老北平那首报晓的歌儿吗?”

      老者很开放,竟然放声唱了起来:“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他唱一句,我唱一句,没有唱完这首老北平的晨歌,我俩便都笑了起来。他说他可不是拉粪车的,他过去是摇煤球的。少年时代拉着板车,走街串巷给住户送煤球。我说:“说不定你还给我们家送过煤球呢!”

       老者拉起我的手说:“2002年,我们这些拆迁户,都搬到新楼里来了,你是不是到我家坐坐,我们好好叙叙旧,在我家喝上两盅?”我谢过这位老者的美意,告诉他我想找一下玉皇阁佛楼的旧址。

      当年,它就在夹道的最南端,人们虔诚地称呼它佛楼,实际上是个只有上下两层的残破阁楼,上边供着有一尊朱唇大耳的玉皇佛像。

      一提佛像,老人来了兴致。他说:“你在那儿进过香?”我告诉他,在我小学快毕业时,姥姥曾带我去那儿烧香叩头,目的是为了我能考上一个名牌中学。他说:“我也在那儿拜过玉皇爷;不是为上学,而是能把拉煤球的板车,换成一辆电驴子,结果没能如愿。到了新中国成立才如愿以偿,不过那不是开车送煤球了——我开公交车,一直开到退休。”

      见老人如此坦诚,我也竹筒倒豆子,对他口无遮拦地说起了自己:“名牌中学我倒是进去了,可是因为我厌恶数、理、化,进了当年有名的北平二中后,小代数得过零分,初一便当了降班生。”

       老人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呢?” “我离开北平,到通县读初中去了。”

      我俩边说边走,停步于一座高高的写字楼前。他告诉我当年玉皇阁佛楼就在这儿。面对车水马龙的街道,面对着这座金碧辉煌的写字楼,觅故寻梦之行虽然感到失落,但对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跨越,却由衷地感到惊愕。忆旧是人类共有的本能,如果失去了这个生命基因,人的生命会空如一张白纸;但如果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可能变成一具时代的木乃伊。

      老人见我沉默失语,便拉我坐在楼边的石阶上。他问我新中国成立后是干什么的,我告诉他我在北京日报是个“码字的”。他把手里的木核桃磨得咯咯作响,两只眼睛直视着我说:“我看你可不像是排字工人。老弟,你来圆梦寻故,我可是陪你大半天了,你说话可要对得起你的老邻居。”我说:“记者和编辑不也是‘码字’的吗?”“再后来呢?”

      我不愿意对一个阳光老人,倾吐我的“苦难经”,便从石阶上站起来说:“不能让老街坊白当半天导游,咱们找个老式餐馆,一块去品味一下北平小吃吧!”

     他应了声“好”,便带我从大街拐进一个小巷。我俩喝二锅头、吃炸酱面之余,不忘提及玉皇阁。他说:“九天之上的玉皇大佛,一定会保佑今天又来朝圣的两个北京老头儿的——因为我俩在童年时都给他磕过响头——哈……哈……哈……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3-31 17:32 , Processed in 1.12745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